问:有关昆明五华山的风水 ,传说 , 景点

有关昆明五华山的风水 ,传说 , 景点包括老昆明时的五华山布局

第1个回答  2013-06-04
据史载,镇守云南的沐英聘请江西著名堪舆家汪湛海设计、建造昆明城。汪湛海精心考察了昆明的地形、地貌、山川、湖泊,认为若在长虫山以南建造一座背靠长虫山面对滇池、形状似龟的龟城,必将造福百姓。我国明代著名堪舆大家汪湛海,后人称昆明城池建设总规划师、地理神师。现代昆明城的大体格局是在明朝洪武年间(1382年)建昆明城时定下来的。当时云南最高军事行政长官沐英请来了全国著名的阴阳家、江西人汪湛海赴滇考察山龙地脉,主持规划昆明城的建设,拟将昆明筑成“龟蛇相交,产生帝王之气”的城池。※※
※据史料载,汪先生到昆明后,先找出昆明城的来龙,即是昆明城所依仗的山脉走向,昆明城的来龙是长虫山,即蛇山,也是昆明的主山,源于五六百里外的会泽县西北,来龙可谓远矣,这正是风水学说上的上好龙脉。蛇山龙气走动,行徊曲折,伸缩起伏,从东北方面蜿蜒而来,行至昆明境内龙气益旺,到铁峰庵处便停顿起嶂,更含蓄旺气,于是九起九伏,向西绕南,至圆通山开玉屏(即现在的衲霞屏),徐吐五华秀气(五华山)。五华分五支而下,结于文庙地场。汪湛海找出来龙后,认为此为艮龙向乾,又掉头向离,此为地脉中极为难见的“紫微龙”也!遂将昆明城设计构筑为龟形,是以城在蛇山之麓,与蛇山之气脉相接,形成龟蛇相交之态,昆明城当为一大福地。※※
※ 昆明城的南门为龟头,北门为龟尾。大东门、小东门、大南门、小南门为龟的四足。汪先生还在五华山右脉一个瓜形高地定下罗针,说此地地气最为旺盛,所以后来就建了巡抚公署,主理云南政事。城将要建好时,汪湛海又特制三石,刻字于石,上曰“五百年前后云南胜江南”,“万事云南占先机”。石头埋于何处,已不得而知。龟是一只灵龟,尾掉而动,所以北门的内城门向北,廓之门则不朝北而朝东,是灵龟掉尾之意。大西门、小西门子门向东,小东门子门向西,外侧则都向南,这又是寄寓龟之四足起动之意。只有大东门的内外门朝向一致,是因东方属木,取木宜伸而不宜屈之义。※※藏风聚水随时欢迎您
※ 由于汪先生的规划,五华山成为昆明主脉,正义路作为贯穿南北的中轴线,五华山为中心点,现胜利堂(云贵总督府)、巡抚衙门、布政司、蕃台、臬台、粱稻署等衙门一律坐北朝南,一字排开。土地庙、城隍庙,圆通寺、武王庙等寺庙都按这个风水走向,脉络布局各功能旺地,昆明城池的格局由此形成。※※
※为什么昆明城一定要建造成外形似龟的龟城呢?汪湛海有他的一套理论,他认为:昆明北面的长虫山是昆明的主山,长虫即蛇,而此蛇为雄性,有雄就必须有雌与之相配,故昆明城必须建造成一座龟城,龟蛇相交,百姓才能生生不息、吉祥平安。于是,在汪湛海的精心设计下,新建的昆明砖城就成为了一座外形极像一只神龟的龟城了。它有6座城门,南门是龟头,北门是龟尾,大东门、小东门、大西门、小西门是龟的四脚。这龟还不是一只普通的乌龟,它是一只灵龟和神龟,它尾掉而足动,是灵龟掉尾之意。汪湛海建昆明城时,还叫工匠用石头雕凿一只形端体正、惟妙惟肖的神龟,并在其龟背上雕刻有一句谶语:“五百年前后,云南胜江南。”埋藏在南城门下。※藏风聚水随时欢迎您
  ※汪湛海设计建造的昆明城,不但是一座龟蛇相交的吉祥、平安之城 。何以要龟蛇交合?是水中之物,它象征水;蛇为山之名,它代表山,所谓龟蛇交合,其实就是有“藏风”之山,临“得水”之地。而汪湛海建筑的所谓龟城,只不过是将元代的昆明城往西北方向稍稍迁移,把原来在城外的五华山、螺峰山、祖遍山、翠湖都围入城内,形成一个城内、城外都有山有水的更加山水化的园林城市。一座城市有山有水、山环水绕、背山面水,“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管子》),处于陆地生态系统和水域生态系统交接重合的边缘地带,的确有助于城市防卫和居民的生产生活,还具有使居住者赏心悦目、心旷神怡的美学价值,这样的环境就是中国古代地理学家、山水诗人、山水画家向往和赞美的地方。《管氏地理指蒙》云:“水无山则气散而不附,山无水则气寒而不理。……山为实气,水为虚气。土逾高,其气逾厚;水逾深,其气逾大。”是的,山得水活,水得山媚,城得山水而钟灵毓秀。一座背山面水的山水城市,是防卫最牢固、生活最方便、风光最优美、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好地方;而中国古代的山水文化则是科学、哲学、美学的完美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