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应该如何学习?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3-02-18

大学是一个开放的空间,对于刚进来的新生都充满了好奇,从高中的封闭式管理到大学的开放式自主学习,很多人都不能适应下来。答主也曾经历过这样一段迷茫,向你介绍一下我的经验。

首先,是学业,大学是一个自主学习的阶段,需要我们自己去分配自己的时间,所以有很多人会管不住自己,找不到学习的状态,但是,在大学,学习还是很重要的,它不仅是让你学一些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让你逐渐培养起一种解决问题的能力。

说完了学习,就应该说说规划了,在一个即将步入社会的阶段,该是你应该想想以后想做什么,能做什么,怎样去做,在多大的年龄该有什么的时候了,可能大多数人不知道,因为在这个阶段我们并不是特别了解自己,所以我们可以出去体验,去尝试做一些事情,找找真正的自己。

总结来说,大学的学习要自律、有目标,这是很难做到的,希望你能养成学习的习惯,迎来美好的未来。

第2个回答  2022-10-14

首先大学最重要的是让你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你要是选择混个毕业证的话那很容易期末考试前两天背背重点看看练习题就能及格,但是要想学好的话就不一样了,最重要的就是一定要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可以是学科可以是爱好,然后投身于此,再多学习相关知识,做一个不让自己失望的大学生就可以了。但求心安是最重要的自己觉得满意就没问题了,祝你有个好的大学生活。然后就是平常上课注意听讲别随大流,最重要的是找到自我目标而不是和跟随其他人那样无意义的往前,找到自己的爱好,平常上课就记记笔记别玩手机让手机养成一个思考的习惯就已经很棒了。加油!

第3个回答  2022-07-27

大学生和高中生的学习是有很大不同的,在高中最后会有高考,但大学的考试其实是合格性考试,而不是选拔性考试。而且在大学老师也很少会监督你,大都要靠自己的自觉性去学习。还是一个黄金定律,课前预习-课上认真听讲-课后复习。上课还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学校的老师一般都对重点的把握比较好,期末考试一般也只会在自己讲的内容上出。课后也是要认真完成相应的作业,抄作业不大可取,特别是到期末考的时候就会很捉急。学习也不要一直死学,制定好学习计划,在学的时候认真学,在玩的时候认真玩,效率一定要提高。

第4个回答  2013-10-20
oO璞璞□苏苏19级2008-11-29大学是人生的关键阶段。这是因为,进入大学是你终于放下高考的重担,第一次开始追逐自己的理想、兴趣。这是你离开家庭生活,第一次独立参与团体和社会生活。这是你不再单纯地学习或背诵书本上的理论知识,第一次有机会在学习理论的同时亲身实践。这是你第一次不再由父母安排生活和学习中的一切,而是有足够的自由处置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各类问题,支配所有属于自己的时间。
大学是人生的关键阶段。这是因为,这是你一生中最后一次有机会系统性地接受教育。这是你最后一次能够全心建立你的知识基础。这可能是你最后一次可以将大段时间用于学习的人生阶段,也可能是最后一次可以拥有较高的可塑性、集中精力充实自我的成长历程。这也许是你最后一次能在相对宽容的,可以置身其中学习为人处世之道的理想环境。
大学是人生的关键阶段。在这个阶段里,所有大学生都应当认真把握每一个“第一次”,让它们成为未来人生道路的基石;在这个阶段里,所有大学生也要珍惜每一个“最后一次”,不要让自己在不远的将来追悔莫及。在大学四年里,大家应该努力为自己编织生活梦想,明确奋斗方向,奠定事业基础。
大学四年每个人都只有一次,大学四年应这样度过……
自修之道:从举一反三到无师自通
我回答说:“如果我们将学过的东西忘得一干二净时,最后剩下来的东西就是教育的本质了。
我当时说的这句话来自教育家B. F. Skinner的名言。所谓“剩下来的东西”,其实就是自学的能力,也就是举一反三或无师自通的能力。大学不是“职业培训班”,而是一个让学生适应社会,适应不同工作岗位的平台。在大学期间,学习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还是要学习独立思考的方法,培养举一反三的能力,只有这样,大学毕业生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未来世界。我认识的不少在中国读完大学来美国念研究生的朋友。他们认为来美国后,不论是学习,工作还是生活他们最缺乏的是独立思考的能力因为在国内时他们很少独立思考和独立决策。
上中学时,老师会一次又一次重复每一课里的关键内容。但进了大学以后,老师只会充当引路人的角色,学生必须自主地学习、探索和实践。走上工作岗位后,自学能力就显得更为重要了。微软公司曾做过一个统计:在每一名微软员工所掌握的知识内容里,只有大约10%是员工在过去的学习和工作中积累得到的,其他知识都是在加入微软后重新学习的。这一数据充分表明,一个缺乏自学能力的人是难以在微软这样的现代企业中立足的。
自学能力必须在大学期间开始培养。许多同学总是抱怨老师教得不好,懂得不多,学校的课程安排也不合理。我通常会劝这些学生说:“与其诅咒黑暗,不如点亮蜡烛”。 大学生不应该只会跟在老师的身后亦步亦趋,而应当主动走在老师的前面。例如,大学老师在一个课时里通常要涵盖课本中几十页的信息内容,仅仅通过课堂听讲是无法把所有知识学通、学透的。最好的学习方法是在老师讲课之前就把课本中的相关问题琢磨清楚,然后在课堂上对照老师的讲解弥补自己在理解和认识上的不足之处。
事实上,很多问题都有不同的思路或观察角度。在学习知识或解决问题时,不要总是死守一种思维模式,不要让自己成为课本或经验的奴隶。只有在学习中敢于创新,善于从全新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学生潜在的思考能力、创造能力和学习能力才能被真正激发出来。
礼记·学记》上讲:“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也就是说,大学生应当充分利用学校里的人才资源,从各种渠道吸收知识和方法。如果遇到好的老师,你可以主动向他们请教,或者请他们推荐一些课外的参考读物。除了资深的教授以外,大学中的青年教师、博士生、硕士生乃至自己的同班同学都是最好的知识来源和学习伙伴。每个人对问题的理解和认识都不尽相同,只有互帮互学,大家才能共同进步。
有些同学曾告诉我说,他们很羡慕我在读书时能有一位获得过图灵奖的大师传道授业。其实,虽然我非常推崇我的老师,但他在大学期间并没有教给我多少专业知识。他只是给我指明了大方向,让我分享他的经验,给我提供研究的资源,并教我做人的方法。他没有时间也没有必要指导我学习具体的专业知识。我在大学期间积累的专业知识都是通过自学获得的。刚入门时,我曾多次红着脸向我的师兄请教最基本的知识内容,开会讨论时我曾问过不少肤浅的问题,课余时间我还主动与同学探讨、切磋。“三人行必有我师”,大学生的周围到处是良师益友。只要珍惜这些难得的机会,大胆发问,经常切磋,我们就能学到最有用的知识和方法。
大学生应该充分利用图书馆和互联网,培养独立学习和研究的本领,为适应今后的工作或进一步的深造做准备。首先,除了学习老师规定的课程以外,大学生一定要学会查找书籍和文献,以便接触更广泛的知识和研究成果。例如,当我们在一门课上发现了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就应当积极去图书馆查阅相关文献,了解这个课题的来龙去脉和目前的研究动态。熟练和充分地使用图书馆资源,这是大学生特别是那些有志于科学研究的大学生的必备技能之一。读书时,应尽量多读一些英文原版教材。有些原版教材写得深入浅出,附有大量实例,比中文教材还适于自学。其次,在书本之外,互联网也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大学生们可以借助搜索引擎在网上查找各类信息。“开复学生网”开通半年以来,我发现很多同学其实并没有很好地掌握互联网的搜索技巧,有时他们提出的问题只要在搜索引擎中简单检索一下,就能轻易找到答案。还有些同学很容易相信网上的谣言,而不会利用搜索引擎自己查考、求证。除了搜索引擎以外,网上还有许多网站和社区也是很好的学习园地。
自学时,不要因为达到了学校的要求就沾沾自喜,也不要认为自己在大学里功课好就足够了。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人才已经变成了一个国际化的概念。当你对自己的成绩感到满意时,我建议你开始自学一些国际一流大学的课程。例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开放式课程已经在网上无偿发布出来,大家不妨去看看MIT的网上课程,做做MIT的网上试题。当你可以自如地掌握MIT课程时,你就可以更加自信地面对国际化的挑战了。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5个回答  2022-07-18

首先我觉得大学学习应该要分主次,划重点。一般的公共课只要平时认真上课,或者考前突击一下都是没问题的。但是专业课需要好好听课,必要时还要自己在网上学习,以弥补老师没有讲到的点,我们在课本和课堂上学到的东西都有延迟性,而我们课后的自学能够很大程度上弥补。平时的作业也应当自己完成,这这个过程中不断锻炼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