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与《等高》二诗为例比较李白杜甫诗风风格?

要1500字!
HOHO
令偶满意的话咱把积分都给你,虽然偶只有17个积分!

第1个回答  2013-11-21
“清”“丽”融合的诗歌范式的形成与确立

——李白、杜甫对谢朓诗风的接受

[摘要] 在谢朓诗风的接受史上,李白、杜甫的审美接受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李白称赞谢诗“清”的一面,对其“绮丽”的一面似不以为然,但他的诗作却实际上合理地接受了“绮丽”之美,为谢诗的更全面深入接受开启了大门;而杜甫,则既推许谢诗的“清”, 又完全接纳谢诗的“丽”,从更客观全面的艺术价值角度审视观照谢诗,其诗作全面接受了谢朓的诗风,为后人提供了“清”“丽”融合的诗歌范式。

[关键词] 李白;杜甫 ;谢朓诗风;清新;绮丽;诗歌范式

文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那些在文学史上成就卓著的诗人,他们的诗歌风格,总是会对后人产生深远的影响;而那些领一代风骚的诗坛骄子,也必然会自觉地对前代诗人的诗风有所接受。同一般读者单纯的审美消费的阅读不同的是,那些诗人读者,由于自己富有审美创造经验,又被赋予了审美创造使命,所以他们的审美感受会更深刻、更具有启发性。易言之,这些诗人读者本身也许并无专论,但因为有丰富的创作实践经验,在对前人诗作的审视借鉴中,便往往会得风气之先,在诗歌创作上比较全面地接受前代诗人,进而从某种程度上超越当下的诗歌理论和舆论,甚或成为新的诗歌范式的先声。现在我们来讨论李白、杜甫对谢朓诗风的接受,对他们阅读谢诗时的审美感受及在诗歌创作中对谢朓诗风的接受做一大概的观照,就基于此。另外,从谢朓诗风接受史来看,李白、杜甫以他们在文学史上的独特地位和影响,其审美接受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我们选取诗风这一重要侧面比较李白、杜甫对谢朓诗风接受的异同,期望能更清晰地凸现出谢诗接受史的发展流脉,这应该是很有意义的。

作为永明体的代表诗人,谢朓不仅在“竟陵八友”中最为突出,而且也是齐梁时期最为突出的诗人,对山水诗的发展有突出的贡献。他继承了谢灵运山水诗的细致、清新的特点,但又不同于谢灵运那种对山水景物作客观描摩的手法,而是通过山水景物的描写来抒发情感意趣,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地步。这就避免了大谢诗的晦涩、平板及情景割裂之弊,同时还摆脱了玄言的成分,形成了一种清新流丽的风格。如他的名作《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馀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喧鸟覆春州,杂英满芳甸。去矣方滞淫,怀哉罢欢宴。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有情知望乡,谁能鬓不变?

诗人以自然流畅的语言,将眼前层出不穷、清丽多姿的自然景观编织成一幅色彩鲜明而又和谐完美的图画,使读者感受到春天的色彩、春天的声音和春天的气息;而这明媚秀丽的景物又与诗人思乡的情思自然融合,显得深婉含蓄,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再如他的《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一诗,也写得非常出色。诗中以归流、归舟与旅思、孤游之间的相互映衬与生发,突出地表达了诗人倦于羁旅行役之思和幽居远害之想。其语言之清新,构思之含蓄、意境之浑融,无不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再如《游乐田》:

戚戚苦无悰,携手共行乐。寻云陟累榭,随山望菌阁。远树暧阡阡,生烟纷漠漠。鱼戏新荷动,鸟散馀花落。不对芳春酒,还望青山郭。

不仅情景相生,错落有致,充满诗情画意,令人心驰神往,而且在声调与语言的运用上也很有特色:语言清新晓畅而又富有思致,音韵铿锵而又富于变化,尤其是“戚戚”“阡阡”“漠漠”等叠音词的运用,更增强了形象性和音韵美。流动的声音之美同诗中充满动态美的山水景色相配合,使画面更加细腻秀美、清丽自然,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总之,如果用“清丽”一词来概括谢朓诗风,应该说是比较准确的。

面对谢朓其人其诗这个巨大的历史存在,李白、杜甫又是以怎样的态度对待呢?我们知道,一般而言,人们对待诗歌的阅读态度有两种,即读者的态度与学者的态度。一般的读者阅读诗歌,更多地是一种单纯的审美消费,他们会从阅读中获得一种审美的愉悦,并进而使情操得以陶冶,心灵得以净化,其态度一般说来是无功利的。而学者的阅读诗歌则不同,除了同一般读者一样获得一种审美的愉悦和享受外,他们又总是自觉地以比较全面客观甚至不无挑剔的态度来对待诗歌,以求得对诗歌有一个公正的评判。李白、杜甫读谢诗的态度自然更要复杂许多,因为他们即诗人,而且又都是伟大的诗人,他们在阅读谢诗的时候,审美消费与审美创造往往潜在地交融着。当然,二人还是略有区别。“青莲目无往古,独三四称服(谢朓),形之词咏”[1],李白是更倾向于读者态度的: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玄晖难再得,洒酒气填膺。(《秋夜板桥浦泛月独酌怀谢朓》)

明发新林浦,空吟谢朓诗。(《新林浦阻风寄友人》)

三山怀谢朓,水澹望长安。(《三山望金陵寄殷淑》)

解道澄江静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我吟谢朓诗上语,朔风飒飒吹风雨。(〈酬殷明佐见赠王云裘歌〉)

从上边所引诗句中,我们看到,李白对谢朓其人和谢朓其诗,自始至终沉浸于审美情感体验当中,爱其诗与爱其人融汇不分。作为一个天才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阅读谢诗时似乎总处于一种强烈的情感冲动之中。

杜甫则不同。作为一个饱受战乱之苦,一生大部分在忧伤和痛苦中度过的现实主义诗人,他身上具有更多的冷静气质和理性色彩,因此在审美阅读时能暂且剥离谢朓本人而只以其诗本身为认识对象,进行前审美阅读;又能进一步观照这种审美具体化,以这种审美阅读活动为认识对象进行反思性阅读,即后审美阅读:

近来海内为长句,汝与山东李白好。何刘沈谢力未工,才兼鲍照愁绝倒。(《苏端薛复筵简薛华醉歌》)

熟知二谢将能事,颇学阴何苦用心。(《解闷十二首》)

谢朓每篇堪讽咏,冯唐已老听吹嘘。(《寄岑嘉州》)

很明显,杜甫读谢诗是带有一定的探讨研究性质的,某种程度上要抑制对诗的情感反应和冲动,以免影响到对谢诗审美价值的客观认识和评论。而李白则差不多纯属感情用事,是无暇甚至也不屑细加揣摩的。

正因为李白、杜甫对谢诗的认识态度与方式有以上的不同,便导致对谢诗的文学价值的鉴别接受也有相异处。正如前文所提到的,谢朓的诗既吸收了谢灵运诗作那种细致观察与逼真描写的优点,又避免了它的晦涩平板,作品中有许多传神的刻画和新颖的意境。例如前文所引的《晚登三山还望京邑》,其中“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一联,实乃千古名句。作为“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足迹几乎遍及中国,写下无数描写祖国山水壮美的诗篇的李白,对谢朓诗歌的喜爱和推崇是很自然的。因此我们可以说,李白主要是根据自己在阅读鉴赏时的愉悦程度对谢诗进行文学价值判断,与其说他是在谈作品的艺术价值,还不如说是在谈自己的愉悦,或者说把自己的愉悦转移到谢朓诗上去了: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诺谓楚人重,诗传谢朓清。(《送储邕父之武昌》)

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圣代复元古,垂衣贵清真。(《古风》)

李白称赞谢诗“清”,而对其“绮丽”的一面似乎有些不以为然,故又拈出一“真”字阐发补足“清”意。在李白的诗中,讲到“清真”“天真”“全真”的地方不胜枚举。有着儒道兼取思想倾向的李白,是把“真”与道家的“自然”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谓“真”也就是道家所说的人的天然素朴的本性。所以清真者,清新自然之谓也,也即所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之意。不过,李白一方面说“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这当指南北朝时期在文学创作中愈趋愈极的文学语言文字化和诗文辞赋骈丽化的倾向,对当时文人创作或铺列锦绣、雕绘满眼,或力求古奥、故为诘屈的现象,李白曾直斥为“雕虫丧天真”),而另一方面又说“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对诗风既清新又绮丽的谢朓大加推崇,似乎已微露自相矛盾之处。而李白赞清斥丽的更深的自相矛盾之处,则体现在他自己的诗歌创作上。实在讲,他的诗作绮丽的诗句也并不少:
第2个回答  2013-11-21
http://www.studa.net/wenhuayanjiu/080819/16281085-2.html
这篇不错~自己看看~应该能用得上
第3个回答  2013-11-21
李白的创作风格和身世遭遇众所周知,李白是盛唐时期最为著名的诗人。研究李白的创作风格和身世遭遇有助于我们了解盛唐诗歌创作的基本面貌。李白的创作风格李白是盛唐文化孕育出来的天才诗人,盛唐诗歌的气来,情来,神来在李白的诗歌中发挥得淋漓尽致。他的诗歌创作,充满了发兴无端的澎湃激情和神奇想象,既有其实浩瀚的壮观奇景,又有标举风神情韵而自然天成的明丽意境,美不胜收。可以说:"李白的魅力,就是盛唐的魅力1。"评价李白的创作风格可以从他的绝句,乐府,歌行三种体裁来谈论:课本收录的《望天门山》是李白七绝佳作中的一首。这首诗写出了诗人在大自然怀抱和日常生活中获得的审美感悟及片刻情思,属兴到神会,一挥而就的自然天成之作。那刹那的感觉,无穷的韵味,所表现出的是自然的美和普遍的人性,人情,平易真切,极富生活情趣,有一?quot;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当然,仅仅凭借一首《望天门山》是不足以说明李白的七绝之妙的。李白的七绝,以山水诗歌和送别诗为多。在这些诗歌中,有一种与天地自然融为一体的气质,以其天真纯朴的童心,与山水冥合。无论写景言情,都有种一气流贯的俊秀和爽朗,如《望庐山瀑布》,《早发白帝城》,《山中问答》等2 。他的绝句境界清新,而内蕴飘逸潇洒的风神。仅仅谈到七绝的成就,简直就是在抹杀李白诗歌的成就。李白的五绝同样也是无人匹敌的。在盛唐诗人中,见长五绝和七绝的诗人只有李白一人3 。他的五言绝句,往往有一种明快的格调,以明白晓畅的语言,表现出无尽的情思韵味,做到既自然又含蓄,真实简练而内涵丰富,这就是绝句的最高境界,如《独坐敬亭山》《劳劳亭》等。我感到,绝句是李白感情世界的瞬间呈现,其开朗的性格,率真的情感,洒脱的气质,全都灵感一闪地反映出来,脱口即成绝唱。李白不仅绝句的成就卓越,而且乐府和歌行体的作品也有不俗的成绩。如乐府诗《蜀道难》,《行路难》等运用大胆的夸张和巧妙的比喻突出主观感受,以纵横恣肆的文笔形成了磅礴的气势,将他诗歌创作发兴无端,气势壮大的个性特色展现在了我们的面前。再如《将进酒》等,李白将自己的浪漫气质带入乐府,使古题乐府诗歌获得新的生命,虽然?quot;拟古",却处处有"我"在,呈现出他人无法模拟的个性,把乐府诗歌创作推向无与伦比的高峰。而李白的歌行创作成就比乐府高4 。如《梦游天姥吟留别》《梁园吟》等作品,以自身主观情感和意向为轴心展开篇章,飞腾想象,虚实相间,笔势大开大合,时而顺流而下,时而逆流而上,时而大跨度的跳跃,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一?quot;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将李白式的抒情表露无疑,好似暴风骤雨,骤起骤落,如水银泻般,仿佛从胸中直接奔涌而出。李白的歌行完全打破诗歌创作的一切固有格式,空无依傍,笔法多变,达到了随心所欲而变化莫测,摇曳多姿的境界。充分体现了盛唐诗歌气来,情来而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具有壮大奇伟的阳刚之美。综观李白诗歌的作品,我们不难看出:李白是个艺术个性非常鲜明的一位;在中国诗歌史上,他的作品艺术个性也是独一无二的。 同时,我们对他的创作风格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他的诗歌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主要表现为侧重抒写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很少对客观物象和具体事件做细致的描述。李白的抒情方式最具鲜明的特点是,它往往是喷发式的,一旦感情兴发,就毫无节制地奔涌而出,宛如天际的狂飙和喷溢的火山。与喷发感情表达方式相结合,他的诗歌想象变幻莫测,往往发想无端,奇之又奇。诗歌中的意象多为:大鹏,巨鱼,长鲸,大江大河,沧海雪山等壮美雄奇之物。这为其提供了更多更广阔的想象空间,制造了更多的浪漫。李白诗歌语言风格,具有清新明快的特点,明丽爽朗是其词语的基本色调5 。他那些脱口而出,不加修饰的诗,常呈现出透明纯净而又绚丽夺目的光彩,反映出其不肯苟同与世俗的高洁人格。李白的身世遭遇及对其创作风格的影响为什么李白的创作风格是如此的浪漫飘逸又奔放奇逸?这就使我们要看看李白的身世遭遇6:我觉得,李白的一生由两条主线所贯穿:一是他的仕途生涯,二是道教对他的影响7 。李白出身于一个富有的,有文化教养的家庭。使他"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他的少年时代生长于蜀中。蜀中是道教气氛浓郁的地方,环境对他的神仙道教信仰影响甚大。道教影响,几乎伴随他的一生。大约18岁左右,他学习纵横术。我认为,就是因为他青少年时代受到这些东西的影响,使他具有了狂傲飘逸洒脱的气质,使他诗中也具有那种浓烈,奔泻而出的感情和奔放的气势。开元十二年(724),李白开始游历生活,并多次希求荐用,屡遭失败。天宝元年,李白奉召入京,这时候是他一生中最为辉煌的时刻。但不久后,就被权贵们所诋毁,仕途再受打击,使他对朝廷充满不满与失望的情绪,但又关心国家大事,希望建功立业的心情并无减退。安史之乱起,李白以为报国时机已到,入永王幕,慷慨从军,后却被定为反叛罪,长流夜郎。在途中被赦免。到李光弼出征东南之时,他再次从军,无奈半道病还,后病逝。 我认为,李白将盛唐士人积极入世的人生哲学理想化了,同时又具有唐代诗人一般的"济苍生","安社穄"的儒家用世思想,因此,他过于理想化的人生设计必然导致失败。但是他始终向往这样的理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