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装历史发展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7-02

唐装的历史发展可以追溯到初唐时期,当时的汉服以襦裙为主,保留了自东汉以来的传统上衣下裳形式。妇女服饰由分两截的上衣和裙子组成,上衣通常是右衽交领或对襟,下面则是宽大的裙子。到了中晚唐,服饰风格开始复古,女性服装变得宽衣大袖,呈现出飘逸的仙子气息,这种风格影响了后来的华夏女装理念,强调宽松随体和肥大,反映了当时的礼教规范。


中晚唐女装尤其华丽,如礼服般繁复。女性会穿抹胸,与裙子结合,形成一体,没有腰带,宽松自然,是向古代礼仪服饰的过渡。穿着多层广袖上衣,再围上拖地的“唐裙”,外面再套上宽大的上衣,虽然繁琐,却富有层次感和稳重感。这种风格影响了日本的宫廷和服“十二单”,后者在日本被称为“唐衣”,保留了唐朝的样式,但融入了日本特色。


“唐装”这一称谓起源于海外,源于海外华人对中国的称呼“唐人”。随着唐代声誉的海外传播,中式服装被称为“唐装”。20世纪初,粤、港、澳地区的服装区分,唐装与西装并行,而2001年上海APEC会议上的“唐装”选择,更是展示了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以及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


尽管唐装的源起时间较近,但它的实用性和文化内涵使其在现代社会中重新流行起来,如搭配西裤、皮鞋或风衣,与高领衫相配,成为了一种兼具传统与现代的时尚选择。


扩展资料

唐装是中国的一种服饰,字面意思是唐人的服装,即华人的服装。现多指类似满族马褂而吸收西式裁剪的服装。真正的“唐装”是以汉服为主,特征是交领、右衽、系带、无扣。而现今常称为“唐装”的服装是从清朝时期的满族服饰马褂发展而来,特点是立领、对襟、盘扣,并吸收了一些西式裁剪的特点,如在肩膀部接袖等。唐代服装和现在的“唐装”式样截然不同且毫无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