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习俗对我们有什么作用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9-27
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民俗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布和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民俗一旦形成,就成为规范人们的行为、语言和心理的一种基本力量,同时也是民众习得、传承和积累文化创造成果的一种重要方式。有人类生活,就有民俗的存在。民俗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制度和规范。
“民俗”作为科学术语诞生于1846年。当时英国博物学家汤姆斯在《文学俱乐部》上发表短文,提议以folk(民众、民间)和lore(知识、学问)合成新词folklore,意为民众的知识,以民俗一词代替“民间古俗”,由此被学界广泛应用至今。②这一新词既指民间风俗现象,又指研究这种现象的学问。由于“民”和“俗”有各自的意义,所以学术界有很有争议。“民”被认为是农民,是古人,是社会群体,是全民和民众。俗在汤姆斯的定义里是大众古俗,随着时间的推移,“俗”由古代扩及现代,由精神现象扩大到物质制度现象,“俗”包括了民间文学、民间艺术、民间信仰、风俗习惯、民间工艺、民间器物、民间医药等方面。当“民俗”被合成为一个词的时候,由于语义和理论的差异,民俗定义的表达千差万别。将民俗的概念归纳起来主要有四种,分别为“文化遗留物说”、“精神文化说”、“民间文学说”、“传统文化说”。随着研究的日益深入,上述狭义的民俗观已被打破。广义理解的民俗既包括农村民俗,也包括城镇和都市民俗;既包括古代民俗传统,也包括新产生的民俗现象;既包括口语传承的民间文学,也包括以物质形式、行为和心理等方式传承的物质、精神及社会组织等民俗。“民俗”一词在我国现代学术界的使用也不统一。有的拘泥于外国的“人民
智慧”、“人民知识”的含义,有的则使用民俗的本意,就是指民间的风俗。民俗学者张紫晨认为“民间的风俗”意义最为明确。首先“民俗”突出了“民”字,表明其风俗现象是属于民的,既为民间创造,又为民间所通行和传习。其次,民俗的另一方面正在于它的习。习也就是传承习惯。凡一种事象成为民俗,那它必要为人们所共同传承,在群众生活中被人们反复遵照,重复出现。所以任何民俗都是“人相习,代相传”的东西。没有沿袭和传承就没有民俗。从这两方面来看,所谓民俗,乃是创造于民间又传承于民间的具有世代相传性的传承性事象,它以有规律的活动约束人们的行为和意识。民俗的传承主要靠种因素:心理信仰、传习力量和习惯势力。它们成为民俗约束力的基础。
②民俗事象纷繁复杂,从社会基础的经济活动,到相应的社会关系,再到上层建筑的各种制度和意识形态,大都附有一定的民俗行为及有关的心理活动。总体分为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语言民俗。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民俗的主体是人,传承是民俗的重要标志。民俗是民众的一种生活方式,它使民众不仅生活在物质世界,而且也生活在精神世界。
③综合来说,民俗是民众创造、享用的生活文化和传承的文化传统。它通过行为模仿和口头演述等方式得以延续,是具有民间公共知识的特殊属性和地方文化身份的独特功能的民间知识。民俗是一种民间传承文化,它的主体部分形成于过去,属于民族的传统文化。但它的根脉一直延伸到当今社会的各个领域,伴随着一个国家和民族民众的生活继续向前发展和变化。
传统是世代相传的习俗,几千年文化的结晶和精髓
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区别于其他民族或国家,是宝贵的文化财富
传统习俗或文化博大精深,对于我们的生活具有深远的影响,不可丢弃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