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谷县新兴镇雒家坪村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3-09-07
甘谷县新兴镇雒家坪村,位于甘谷县新兴镇20公里外,人口六千余人,主要种植小麦、玉米 、油菜、土豆等,兼有牛、猪、鸡养殖和苹果、梨等种植。
村里庙会
南霁云封神
睢阳保卫战是安史之乱期间最为惨烈的战役之一,以张巡、南霁云、雷万春等为首的数千精兵,被困孤城,捕雀掘鼠,吃草根,扒树皮,顽强拒守,宁死不屈,城破后,张巡、南霁云、雷万春等三十六将全部遇难。安史之乱平定后,唐肃宗感其勇壮,追封南霁云为开府仪同三司,赠扬州大都督,置像凌烟阁。唐肃宗诏封南霁云为睢阳太守,特进左金吾卫将军,画像续入凌烟阁。宋太宗于淳化二年(公元991年)敕封南霁云为秦州慧音山昭佑嘉泽二龙神君。清嘉庆帝敕封南霁云为秦州慧音山昭佑绥沣嘉泽二龙大王。
五月庙会
“二龙大王”南霁云的总庙会在天水秦州慧音山,甘谷总庙会在新兴镇雒家坪村,全马路有47村,庙47处。主要集中在大像山镇、新兴镇、安远镇一带。二龙大王经千余年崇拜,在天水一带形成一整套完整的祭祀程序。据不完全统计,天水市五县二区范围内有南霁云、张巡、雷万春等庙守达二百余处,逢朔望及节会,香火鼎盛。
每年的“二龙王”五月会,“二爷”都会从甘谷总庙坐车(因路程太远所以用车拉)去天水总庙“取龙水”然后回到甘谷县城总庙,届时县城街道两旁的大小铺面家家放炮相迎,每店都会或多或少的捐些香火钱,出了甘谷县城,“二爷”便开始从镇47个村镇依次传递,(当地人称之谓“打教”。)从第一个村子开始村村“下传”,大村停留三天,小村停留一天,三天的称之谓“全教”,一天的称“半教”,传递一般上午十时许开始,村民们带着锣鼓,唢喇,鞭炮,打着彩旗,拿着香火去接“二爷”,接头后,所有村民由村里老人带头,全体村民面朝“二龙王”神像,跪地烧香化黄纸磕头供奉后,十几个年轻的小伙子们抬起去自己的村子,队列的最前面是鞭炮,其次是拿旗的孩子们,紧跟着的是锣鼓,唢喇,接着是“司公”(主持仪式的礼仪在当地的称谓)然后是端着香盘的村里老人,排行倒数第二的是手拿“二爷”令旗的指挥员,最后才是“二龙王”神像,其余的村民则紧跟在“二爷”的两边。只因“二爷”是武将所以喜欢人抬着“他”跑,故此大伙都是抬着跑,虽然个个满面汗水但心中却喜悦无比,不论到哪村都是如此的隆重热闹,村里几乎每村都有安放神像的庙宇。到村后将龙王爷安放于庙宇后,开始摆放供品,村民集体烧香。第二天开始打教,“司公”带领大家又唱又跳,好不热闹,其间也有很多还愿,捐助与乞富求安的村民,等所有的教打完后又送往下村,依次往下!每年等所有的村会结束后二龙王于七月底返回总庙,整个五月会历时将近三个月,场面空前盛大,逐渐形成庙会!为当地一年中颇为隆重的祭祀活动。
编辑本段村里秧歌
农村的村头庄尾,用秧歌这种最原始的方式向人们送去了新春的问候和美好的祝福,把和谐的旋律和丰收的喜庆送到了千家万户,送到人们的心坎上。
秧歌队热情高涨,群众参与积极,自发购服装、置道具,与往年不同的是,在保持传统节日的舞龙,舞狮,摆船的基础上,大胆挖掘创新,今年推出了“文艺秧歌”、“说唱秧歌”、“武术秧歌”等新节目,由西庄组织的百人社火队,表演的舞龙、耍狮等10多个精彩节目,吸引大批城乡群众争相观看。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WxkTjI4Xz7dPnnokhRKS4-ysGVZ9_bF39vdo-kDVfD5ksiwrp7malkEX4K3CTjOX-QsbqUbyzdEdQUkwQEyV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