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幼狮战斗机的前言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18

60年代,以色列购买了法国达索公司的“幻影”ⅢC战斗机,并接受了该公司的技术援助。1967年阿以战争中,以色列的“幻影”ⅢCJ起了重要作用,证明“幻影”飞机作战是有效的。
在这以前,法-以技术小组已对该机作过400余项修改,这个过程使以色列技术人员学到了很多知识。1967年阿以战争以后,法国为保持其中立地位,于1968年对以色列实行禁运政策,以色列空军得不到飞机补充,原已定购的50架“幻影”5也被撤消。为此,以色列当局决定依靠自己的航空工业制造“幻影”飞机的零部件,并继而以法国飞机为基础研制战斗机来满足空军的需求。经过以色列情报机构的努力,首先窃取了法国“幻影”5及其“阿塔”8C发动机的制造图纸。1969年就开始执行代号为“黑帘”的秘密发展计划。1969年9月,命名为“鹰”(Nesher)的原型机首次试飞,装的是“阿塔”发动机,外形与“幻影”5十分相象,但载的是以色列的军械和电子设备。完成试飞后,改名为“闪电”(Barak)。1972年交付以空军使用。该机装埃尔塔公司的电子火控系统、马丁-贝克公司JM.6弹射座椅、“谢夫里”空-空导弹和一门30毫米“德发”553机炮,对地攻击比“幻影”更有效,估计有40架参加了1973年的“十月战争”。根据实战经验和试飞结果,以色列对该机作了进一步的设计修改。在此期间,以色列已在1970年从美国提供的F-4E上获得了J79-GE-17发动机。曾设想能用美国J79发动机来提高以色列飞机的性能,于是在1971年9月就先把这种发动机装在“幻影”ⅢB上作了试验,“鹰”也被用作第二架试验机。由于J79发动机比“阿塔”发动机短60厘米,直径小28毫米,重量增加320公斤,而且由于温度也提高了。对冷却和热部件的隔热要求也就比较高,因此修改的工作量很大。利用“幻影”5的机体装通用电气公司J79发动机的改型实际上发展成了一种新飞机。后机身缩短,直径加大了,以与J79发动机相匹配。机身前部下表面加宽并改平。垂尾根部加了一个进气口,机身上加了4个小进气口,为加力燃烧室提供冷却空气。由于重量增加,加固了起落架,并采用行程更长的油-气减震支柱。
机内布置也发生了一些变化,重新设计了座舱,加装了许多以色列制造的电子设备,增加了机内油箱。为了担负防空和对地攻击任务,该机保留了“幻影”系列飞机作为标准装备的2门30毫米“德发”机炮,并能携带各种外挂武器,包括“谢夫里”空-空导弹和LUZ-1空-地导弹。这种飞机于1975年4月正式公开,取名“幼狮”-C1,估计1974年开始生产,共生产27架。“幼狮”基型于1973年6月首飞,随后于1974年转入小批量生产,仅生产27架,装备了两个中队。首架“幼狮”于1975年以色列独立日正式交付以色列空军,并进行了隆重的庆祝仪式。J79-GE-17最大推力52.8千牛,加力推力79.62千牛。基型也被成为“幼狮”C1,很快就改进为了“幼狮”C2型。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