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承影剑的文言文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5-18
1. 伍子胥者,楚人也,名员。员父曰伍尚。其先曰伍举,以直谏事楚庄王,有显,故其后世有名于楚。楚平王有太子名曰建,使伍奢为太傅,费无忌为少傅。无忌不忠于太子建。恐一旦平王卒而太子立,杀已,乃因谗太子建,平王稍益疏建,使建守城父,备边兵。顷之,无忌又日夜言太子短于王曰:“自太子居城父,将兵,外交诸候,且欲入为乱矣。”平王乃召其太傅伍奢考问之。伍奢知无忌谗太子于平王,因曰:“王独奈何以谗贼小臣疏骨肉之亲乎?”无忌曰:“王今不制,其事成矣,王且见禽。”于是平王怒,囚伍奢。 无忌言于平王曰:“伍奢有二子,皆贤,不诛且为楚忧。可以其父质而召之。”王使使谓伍奢曰:“能致汝二子则生,不能则死。”伍尚欲往,员曰:“楚之召我兄弟,非欲以生我父也,恐有脱者后生患,故以父为质,诈召二子,二子到,则父子俱死。何益父之死?往而令仇不得报耳。不如奔他国,借力以削父之耻。俱灭,无为也。”伍尚曰:“我知往终不能全父命。然恨父召我以求生而不往,后不能雪耻,终为天下笑耳。”谓员:“可去矣!汝能报杀父之仇,我将归死。”伍尚至楚,楚并杀奢与尚也。 伍胥奔吴,到昭关,昭关欲执之,伍胥遂独身步走,几不得脱。追者在后,至江,江上有一渔父乘船,知伍胥之急,乃渡伍胥。伍胥未至吴而疾,止中道,乞食,至于吴,吴王阖庐乃伍员以为行人,而与谋国事。九年,吴王阖庐(击楚),五战,遂至郢。伍子胥求昭王(楚平王已死,其子楚昭王在位),既不得,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然后已。 太史公曰:“怨毒之于人甚矣哉!王者尚不能行之于臣下,况同列乎!向令伍子胥从奢俱死,何异蝼蚁。弃小义,雪大耻,名垂于后世,悲夫!方子胥窘于江上,道乞食。志岂尝须臾忘郢邪?故隐忍就功名,非烈丈夫孰能致此哉?”
2. 有洪姓女者,年十九,丽质天成,婷婷玉立,楚楚动人,绝色也。其家无男,父母欲招赘。适有一青年家贫愿入赘,遂许之。洪女不乐。缘其与南村一王姓青年相恋,约以婚嫁。不及言于父母,故家人莫知。期年,婚约将至,洪女两相为难,遂服药而死。家人葬之荒岗。 王家有铺临于路,常夜看之。一夜,月明星稀,清风徐徐。王独卧难眠,忽见洪女入,女且近而曰:“吾为君生,亦为君死,今约束已无,特来会汝。”王知其已死,惧,斥其勿近。女遂止,仅远诉相思之苦而已。鸡叫方去。后夜夜如此。王不胜其苦,诉于父,父弗信,曰:“朗朗乾坤,清清世界。何来鬼焉?”遂夜宿于铺,闭门息灯,酣然而睡。半夜,洪女果至,其且语且近。王父恍惚间若闻女人音,借月光而视,见一人素服散发语于旁, 惊惧而晕。醒时已晓。 王父暗访洪女葬处,午时至岗,掘坟、曝尸而去。怪遂绝。洪家数日后方知,竟不复葬。 齐子曰:洪女痴情,比于尾生(古代的情圣)。然人鬼殊途,婚约可除矣。其钟爱于王,判粗愚之甚矣。愿有情人生时无阻而双,生离死别之悲无复也。
3. 韩世忠,字良臣,延安人。年十八,以敢勇应募乡州。四年,以建康、镇江、淮东宣抚使驻镇江。是岁,金人与刘豫合兵,分道入侵。帝手札命世忠饬守备,图进取,辞旨恳切。世忠受诏,感泣曰:“主忧如此,臣子何以生为!”遂自镇江济师,俾统制解元守高邮,候金步卒;亲提骑兵驻大仪,当敌骑,伐木为栅,自断归路。 会遣魏良臣使金,世忠撤炊爨,绐良臣有诏移屯守江,良臣疾驰去。世忠度良臣已出境,即上马令军中曰:“眡吾鞭所向。”于是引军次大仪,勒五阵,设伏二十余所,约闻鼓即起击。良臣至金军中,金人问王师动息搭冲老,具以所见对。聂儿孛堇闻世忠退,喜甚,引兵至江口,距大仪五里;别将挞孛也拥铁骑过五阵东。世忠传小麾鸣鼓,伏兵四起,旗色与金人旗杂出,金军乱,我军迭进。背嵬军各持长斧,上揕人胸,下斫马足。敌被甲陷泥淖,世忠麾劲骑四面蹂躏,人马俱毙,遂擒挞孛也等二百余人。 所遣董旼亦击金人于天长县之鵶口,擒女真四十余人。解元至高邮,遇敌,设水军夹河阵,日合战十三,相拒未决。世忠遣成闵将骑士往援,复大战,俘生女真及千户等。世忠复亲追至淮,金人惊溃,相蹈藉,溺死甚众。 捷闻,群臣入贺,帝曰:“世忠忠勇,朕知其必能成功。”沈与求曰:“自建炎以来,将士未尝与金人迎敌一战,今世忠连捷以挫其锋,厥功不细。”帝曰:“第忧赏之。”于是部将董旼、陈桷、解元、呼延通等皆峻擢有差。论者以此举为中兴武功第一。 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二十三》
4. 李揆字端卿,祖籍陇西成纪人,而家于郑州,代为冠族。 少聪敏好学,善属文。开元末,举进士,献书阙下,诏中书试文章,擢拜右拾遗。 乾元初,兼礼部侍郎。揆尝以主司取士,多不考实,徒峻其堤防,索其书策,深昧求贤之意也。 其试进士文章,曰:“大国选士,但务得才,经籍在此,请恣寻检。”由是数月之间,美声上闻,自此颇承恩遇,遂蒙大用。 时京师多盗贼,有通衢杀人置沟中者,李辅国方恣横,上请选羽林骑士五百人以备巡检。揆上疏曰:“昔西汉以南北军相摄,故周勃因南军入北军,遂安刘氏。 皇朝置南北衙,文武区分,以相伺察。今以羽林代金吾警夜,忽有非常之变,将何以制之?”遂制罢羽林之请。 揆在相位,决事献替,虽甚博辨,性锐于名利,深为物议所非。又其兄皆自有时名,滞于冗官,竟不引进。 同列吕諲,地望虽悬,政事在揆之右,罢相,自宾客为荆南节度,声问甚美。惧其重入,遂密令直省至諲管内抅求諲过失。 諲密疏自陈,乃贬揆莱州长史同正员,揆既黜官,数日,其兄皆改授为司门员外郎。后累年,揆量移歙州刺史。 初,揆秉政,侍中苗晋卿累荐元载为重官。 揆自恃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