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参加别人的婚礼,还要送红包

是从什么时候哟这个习俗的?为什么?谁发明的?

第1个回答  2008-05-16
□本报特约撰稿 吉耳

又过节了,婚礼又扎堆了,你又要开始“随份子”了。现在告诉你三个“秘密”:第一,不送人情红包的严重后果;第二,送人情红包要支出多少(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第三,收红包,能赚回多少钱

打算赚100万的婚礼
中秋,然后是国庆。走在大街上,婚礼的车队不时迎面而来。我认识的很多人都在这个“黄金时段”举行婚礼。而这意味着,又一轮送红包的场面等待我去应付。
先介绍我妻子大学时的一位女同学。她路经广州,特意带着她的未婚夫来和我们见面。饭吃得差不多了,话题也已经从叙旧过渡到对未来的计划上。我随意问起他们俩打算什么时候结婚,是否要“大办一场”。
“这是肯定的,能不能赚上100万就看这场婚礼了。”她的话让我和妻子惊呼起来。我们在几个月前就领到了结婚证,也办了婚礼,但还没有回家乡请亲友们吃一顿饭。在崇尚传统的中国人看来,这说明我们的婚姻仍然没有得到双方家庭和整个社会关系网络的确认。但是操办一场隆重而别致的婚礼,应该要花不少钱,怎么可能反而会赚钱呢?而且是赚100万?
女同学的计划很简单:她和丈夫在家乡沈阳举行的婚宴大约会邀请500位客人,每人至少会送来象征人情的红包2000元;这样算起来,岂不正是100万吗?当然还要扣除操办喜宴的成本,但这也就是几万块钱的事。
问题是,每人2000元的人情红包,标准是不是太高了点?
女同学对我们的疑惑有点嗤之以鼻。“关系好点的,2000元算什么?少于这个数,根本就不好意思坐下来吃饭。”
这样的话我可不敢随便回答,只得支吾几声。虽然我是第一次碰见有人对人情红包抱有这么高的期望值,但是举办婚礼不会亏,而且规模越大越赚钱,这我可早就知道了。
在这篇谈论人情红包的文章里,我会尝试着回答关于它的几个问题———我在经过一番思考后,决定使用“人情红包”这个词来表述我们所讨论的这个东西。因为无论你是在哪个场合使用它,重点都在于“人情”两个字。

关于红包的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人情红包真的很重要吗?
在中国,红包的意义可不能低估。首先,它是个人身处社会关系网络之中的一个确认。你当然可以选择不去参加别人的婚礼或其他宴席,如果你不担心这在别人眼里会成为你孤僻、无情或至少是吝啬的标志的话;你也可以两手空空地去喝别人的喜酒———我很怀疑这一点,正如怀疑你可以上音乐厅而不买门票。实际上,只要你需要维持你的社会关系,你就必须心甘情愿地付出这个代价。
其次,它在很多时候是衡量彼此关系深浅程度的一个尺度。在我所居住的广州,参加婚宴的“门票”基本价格是每人200元,若是夫妻两人同时出席,双人票则是300元。只要达到这个价格,你至少可以心安理得地在宴席上喝上一杯喜酒。但正如我所说的,这是“基本价格”,如果你把婚宴的主人认作你的好朋友,价格应该升到600元。而且不会意外,在某些城市这个价格还会继续升高。
或者你认为友谊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于是决定持“基本价格门票”入场参加一位好朋友的婚礼———我劝你放弃这种会给对方带来困扰与失望的做法。我有一个从17岁就认识的好朋友,以往每个假期我们都会聚在一起玩电子游戏,但自从我在婚礼结束的那个晚上拆开他送来的红包,看到里面只有一张面额为100元的红色钞票之后,我们便渐渐失去了联系。我不会否认,我在很长的时间里为一个问题而苦恼:原来这就是我们之间的友谊在他心目中的分量吗?
再次,它还是体现个人身份的一个标志。你与你的上司一起参加同事的婚礼,如果上司掏出的是和普通员工一样的200元,他一定会引起众人的腹诽与意味深长的眼神。我有一位说话直率的同事,就曾经在自己的婚礼前主动向上司申请600元的红包,与此同时,他给我们下达的指标是300元。结果他成功了。

作者: zqjzct 2007-10-8 14:19 回复此发言

--------------------------------------------------------------------------------

2 人情红包为什么非送不可
第二个问题:送人情红包要支出多少?
我找到一个很好的样本来回答这个问题,那就是我。我是一位28岁的已婚男性,生活在中国南方大型城市,拥有一份体面的工作和良好的社会关系(当然也算不上交友广阔),我在维持社会关系上的花费应该能够代表中国人的正常水平。根据我的记录,我和妻子过去一年内在人情红包上的花费如下:
2006年10月8日,朋友A在桂林结婚,400元;
10月20日,朋友B在珠海结婚,400元;
10月29日,我的表兄在南宁结婚,699元;
12月8日,朋友C在南宁结婚,1000元;
今年1月7日,朋友D在广州结婚,400元;
1月22日,朋友E在广州结婚,300元;
4月17日,朋友F在广州庆祝女儿百日,105元(以纸尿片形式出现);
4月30日,朋友G在南宁生下女儿,366元;
6月1日,朋友H在珠海结婚,300元;
8月10日,朋友I在东莞结婚,200元。
将这几个数字相加可得,我的家庭近一年在这上面的支出是4170元。当然,这不包括我最近拟支出约2000元。在我所居住的广州,2006年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9851元,我的家庭有我与妻子两名成员,也就是说,我们的人情支出占家庭可支配收入的10.5%。
你可以说这个比例并不能准确地反映真实情况,因为也许我的收入会比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也许我过于慷慨,也许我碰上了一个太多人结婚与生育的年头……但我后来向身边的朋友了解发现,这确实处于正常范围之内。
第三个问题:收人情红包能收入多少?
之前,我们都是从施与者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其实我们也有成为接受者的机会。当然,机会只有一次———举办婚礼(要知道,若干年后的儿女出生、满月、毕业、结婚等收取红包的机会都是来自你的婚礼)。
根据我的经验,举办婚礼确实是一项回报率比较高的买卖,它足够让你在收回投资之外,解决蜜月旅行的经费。但是在我看来,试图把买下一套房子的期望(100万)寄托在这上面,无疑是一件愚蠢的事。
更何况,单纯从经济学的角度说,领人情与获得贷款有着相同的本质:在今后的漫长岁月里,你迟早要把这笔钱逐一归还到曾经把它们交给你的人手中。它永远在人群之中流动,你可以暂时使用它,但是你也必须将祖母的教导铭记于心:别忘了那些借钱给你的人,等他们需要时,把钱还给他们。

送红包的技巧
关于这一点,最重要的是弄清楚你与对方的关系。
在6月1日朋友H的那一次婚礼之前,另一个朋友决定与其他几个人一起每人出资200元,给H送一个集体红包。但事后她觉得自己的选择是错误的,因为她和H是不错的朋友,集体红包无法显示他们之间的关系。于是她退出了统一行动,单独送上了300元。
在BBC广播电台的一个英文教学节目里,主持人把这种送集体红包的行为叫作Whip-round,他的解释是“把钱集中起来,以集体的名义为某人买件像样的礼物”,中国人的说法是“凑份子”。
对待感情一般的同事,凑份子是一个稳妥的办法,它既安全也省钱。但凑份子无疑也是一个“我们没有太深交情”的宣言。如果你想避免戴上这样的标签,那就必须向凑份子告别。
在我上面所列举的例子中,你可以看到有不少婚礼是在外地举行。当我在8月10日因事无法赶到东莞而人情红包又必须到达的时候,我托一位到场的朋友为我送上一个“基本价格”红包,与一句祝福。中国有一句俗话说“礼到心意到”,就是这个意思。
在我的婚礼上,一位老朋友送来了600元的人情红包。非常够意思,不是吗?可糟糕的是,她和她的丈夫决定不操办婚礼。在我身处的中国社会现实中,这意味着人际关系的某种微妙的平衡与默契被破坏了,这个事实让我和妻子在一段时间里忧心忡忡。直到知道这位朋友准备生孩子的那一刻,我才感到轻松:我终于可以利用这个机会了;我们之间又恢复了平衡,默契也得以保持。
你看,这就是中国奇妙的人情。
我们的生活按它的定律来运行。你无法轻易地将它视作虚伪或伪善,因为道德要遵守,仪式要进行,失去它与失去生活的准则事实上并无二致。
让我们回到开头的那位女同学那里吧。在与她告别之后不久,我和妻子向她发出邀请参加我们的婚礼,我们不约而同地想知道她会不会照她说的那样去做。令人遗憾的是,她恰好就在举行婚礼的前一天声称要去东南亚某国解决她的留学未尽事宜;更令人惊讶的是,在婚礼结束后的第三天,她又打来了电话,说问题解决了,她又回到了国内。
这让我和妻子一致决定,我们不会参加她的婚礼。当然,她也不会收到我们的红包。
第2个回答  2008-05-16
不要郁闷!上面有人提到,的确在原来这就是实实在在的礼节,而如今演化的已经超出了礼节的概念了!
大家的确要控制住这种局面,现在最倒霉的是已经什么都办过的人了,那时候别人给100就是大礼,现在1000不足为奇!可悲又可怜的人啊!面子!!!!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08-05-16
为了你婚礼的时候有别人参加,然后有别人送你红包
第4个回答  2008-05-16
这是咱们国家的一种习俗文化,从很早以前就有的!
出于礼出往来的风俗,你出的份子钱,到你结婚的时候,你的朋友也会给你随份子的~~~
第5个回答  2008-05-16
这叫出礼,你参加别人婚礼、生日都要出礼,这是最起码的礼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