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皇帝为何不把外戚宦官一网打尽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3-01-15
主要是能力问题,然后还有各皇帝对时代形势和个人的情感上的困惑。

东汉皇帝受制于外戚和宦官,并不是历来如此。比如东汉初帝——光武刘秀,他是马上征战得来的皇帝国,所以能力很强,不但外戚不敢专政,而他本身也对外戚控制得很严。而东汉二帝明帝,也因为就位时年龄较大,就不必把外戚和宦官看在心上,在这两位皇帝看来,外戚不过是皇帝的亲戚,宦官不过是皇家的侍仆、奴役,何必打杀?

你说的,东汉皇帝为何不把外戚和宦官一网打尽,指的是东汉第三任皇帝往后的诸帝了,他们首先是因为接班时年龄太小,比如
和帝年仅10岁
安帝13岁
顺帝n岁
冲帝2岁
质帝8岁
桓帝15岁
灵帝12岁
献帝9岁
当幼小的皇帝即位时
母后临朝。她照例要委任自己的父兄处理政事,让他们担任大将军兼录尚书事等要职,总揽全国的军政大权。
所以,就有了以下的特点:

一、皇帝从小长于深宫,就是在宦官堆中长大的,所以,他们天生对宦官有亲近之感;
二、父皇死后,他们幼龄就位,最大的对手是他们的兄弟、叔伯及叔伯兄弟,所以他们不信本家。
三、幼帝的祖母(高皇太后及家属)、母亲(太后及太后的亲属)为了小皇帝稳固帝位,也为了自己家族享受更多的特权和物质,就自然而然形成了外戚势力。——没有哪个皇帝不想让自己的母亲(太后)一家过得更好,所以就在各种意愿下让外祖父、舅舅、舅表兄弟们加官进爵,一赏再赏;同时,也没有几个明理的外戚能够在外孙或外甥是皇帝的情况下,不趁机大要特要,一再伸手的。当然,历史也多有虽身为外戚,却明哲保身,从不作威作福的名人存在。但是,东汉中后期,由于小皇帝小,许多人欺负,你作为皇帝的外祖父或岳父,你也不可能无动于衷的。《三国演义》里提到的董承和伏完,他们即使不想借外戚身份来炫耀,但也因为有皇帝有更大的威胁存在(曹操——既是外戚、又是文官集团中出现的巨大的威胁),而不得不结交力量,力图除曹。
四、第三种力量,三驾马车的第三种马——士大夫集团,他们在情感上忠于皇帝,在学说上是希望加强皇权的,但是他们一般因道学在身,所以都太正直而不可亲近,他们想匡正天下,想除后戚和近宦,但是皇帝因为小,却怕他们这一批张口社稷闭口前贤的老夫子。

所以,后汉的小皇帝,想除宦官,而不舍得,那此小太监是陪他们长大的亲邻。
想除后戚而不敢,因为那些亲友,不是外祖母一家的,就是岳父一家的,有太后和皇后在吹风。
而唯一正直可用的一批人,却满嘴仁义道德,又因宫闱之隔,不得相见,而这些文官也难保会为了私利而忘了正义,比如曹操就是一个,像袁绍也是,按说就是名门之后,应该很讲究为国除贼的,而他们在皇帝无力的情况下,他们竟然自己想当皇帝,那皇帝就更只能亲近后戚和宦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