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小组特色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08

1. 文言文的特色是什么

一、言文分离。语言学研究认为,书面语是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二者相互影响又互相促进,关系非常密切。文言是在先秦口语的基础上形成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文言与后世的口语逐渐拉开了距离。从汉魏到明清,由于官方的推行和科举考试的需要,读书人刻意模仿“四书、五经”的语言写诗撰文,以古雅为尚。这样,作为书面语的文言就与人们口头实际用的语言距离越来越大了,造成了言文分离的现象。

二、历久不变。一直到“五四运动”以前,文言作为占统治地位的书面语言被人们代代相传、沿用下来,其语言成分基本未变。例如先秦时期的一些基本句式、常用虚词的用法等都在历代的文言中得到了保存,就连语言三要素中最活跃的词汇,在文言里也具有很强的稳定性:有些词的古义在口语中早已消失,可在文言文中却照旧使用。虽然后世人们在模仿中难免会掺入些许当时的口语,从而给文言带来某些细微的变化,但从总体看来,文言在词汇系统、语法系统方面还是基本保持了原先的面貌。

三、行文简练。我国古代的重要典籍大多是用文言写成的,其中许多不朽的作品历来以简约精练著称。可以说文言本身就包含着简练的因素:一是文言文中单音节词占优势,双音节词和多音节词比较少;二是文言文多省略,省去主语、宾语、谓语、介词的情况很常见。再加上历代名家多注重锤炼语言,讲求“微言大义”,所以就形成了文言文严密简洁的风格。

四、古奥难懂。由于年代的久远,与口语相脱离的文言越来越艰涩难懂了。佶屈聱牙的句子,生僻古奥的词语,还有许多陌生的名目典章制度……这一切,在初学者的眼中成了捉摸不透的“迷言”。所以,给古书作注,解决难懂的问题,历来是文人学者孜孜以求的工作之一。

2. 有什么好听的文言文的小组口号和名字

有什么好听的文言文的小组口号和名字?

好听的文言文口号:

1.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2.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4.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6.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好听的文言文名字:“追梦之途”,“厚积薄发”,“一鸣惊人”,“学而不厌”。

3. 哪些古文能体现小组合作学习思想

05 关注 教学 袁玉琴 如何采用 “ 小组合作学习探究 ” 模式进行文言文教学 摘 要:传统的文言文教学基本上是逐字逐词进行讲解,往往效率不高,还肢解了文章 。

运用 “ 小组合作学 习探究 ” 模式进行文言文教学,既解放了教师,又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快乐体验 。通过 “ 小组合作学习探究 ” 模 式学习文言文,先要让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然后分小组合作探究,在探究的基础上充分展示,让学生学得愉快 、牢固,让整个课堂处于激烈的竞争氛围之中 。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充分展示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 (2012 )05-0039-02 作者简介:袁玉琴 (1969 — ) ,女,湖北宜昌人,本科学历,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分乡初级中学教师 。研究 方向: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模式 。

(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分乡初级中学,湖北宜昌443105 ) ◆ 教学探索2012 年5 月 语文教学通讯 May.,2012 第682 卷 第5 期 Bulletin of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V ol.682 No.5 文言文学生怕学,老师也怕教 。而运用 “ 小组合 作学习探究 ” 模式进行文言文教学,可以说既解放了 教师,又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了快乐 。

“ 小组合作探究 ” 模式将学生分为四人一组,将 学生根据学习能力的高低命名为金星 、银星 、红星 、紫星 。金星是学习能力最强的组员,能够担负组织协 调和领头示范的任务,是小组长 。

紫星则是学习困 难,需要帮助的学生 。金星帮助紫星,银星帮助红星 。

组内合作 、组间竞争 。在学习过程中他们以自主合作 探究为主,发言展示是他们取胜的法宝 。

根据他们在 课堂上的表现分出胜负,金星发言四次记一分,银星 发言三次记一分,红星发言两次记一分,紫星发言一 次记一分 。其目的是为了充分发挥差生的学习积极 性和组内的团结互助精神 。

一 、铺垫引入,定向导学 此环节主要是老师巧妙设计导入语,迅速把学 生的思维拉入课堂,让学生制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有时是检测预习导入,要求学生以小组互助的方式 互相检测预习情况 。

二 、朗读指导,读出情韵 诵读是解读文言文的敲门砖 。此环节的第一步是 自读 。

要求学生利用工具书读准字音,完成后小组内 成员互换课本检查,并纠错 。第二步是听读 。

听录音 读,或者听老师示范读,也可以是学生试读,要求学生 读准 、读顺 、读出情韵,根据这三项标准进行评价 。第 三步是互读,小组成员合作朗读,紫星读给金星听,红 星读给银星听,纠错后再反过来读一遍,其目的是充 分发挥优生的示范引领作用,最后小组四人齐读一 遍,为小组竞读做准备 。

第四步是竞读,相邻的两个小 组进行 PK ,PK 胜利的小组可以得双倍分,再由优胜 组二次 PK ,其他小组则是评委,评出小组朗读的冠亚 季军,也同时评出点评最准确 、最精彩的小组给予奖 励 。在这个环节,小组间的竞争十分激烈,学生的积极 性高,课堂气氛热火朝天 。

第五步是齐读,通过一系列 朗读步骤的训练,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朗读积极性,全班学生都跃跃欲试,在此紧要处让学生齐读课文,大都能够读得声情并茂 。“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 ,通过 反复朗读 、吟咏,部分学生可以熟读成诵,对文章的理 解会更加深刻,学生的阅读能力也会随之提高 。

三 、准确译文,积累字词 此环节分三步进行:组员根据注解译文,划出不 能准确解释的字词句;小组合作探究;质疑问难,全 班交流 。小组竞争机制的确立,意味着每个小组的成员。

4. 哪些古文能体现小组合作学习思想

05关注教学袁玉琴如何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模式进行文言文教学摘要:传统的文言文教学基本上是逐字逐词进行讲解,往往效率不高,还肢解了文章。

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模式进行文言文教学,既解放了教师,又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快乐体验。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模式学习文言文,先要让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然后分小组合作探究,在探究的基础上充分展示,让学生学得愉快、牢固,让整个课堂处于激烈的竞争氛围之中。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充分展示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6097(2012)05-0039-02作者简介:袁玉琴(1969—),女,湖北宜昌人,本科学历,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分乡初级中学教师。研究方向: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模式。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分乡初级中学,湖北宜昌443105)◆教学探索2012年5月语文教学通讯May.,2012第682卷第5期BulletinofChineselanguageteachingVol.682No.5文言文学生怕学,老师也怕教。而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模式进行文言文教学,可以说既解放了教师,又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了快乐。

“小组合作探究”模式将学生分为四人一组,将学生根据学习能力的高低命名为金星、银星、红星、紫星。金星是学习能力最强的组员,能够担负组织协调和领头示范的任务,是小组长。

紫星则是学习困难,需要帮助的学生。金星帮助紫星,银星帮助红星。

组内合作、组间竞争。在学习过程中他们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发言展示是他们取胜的法宝。

根据他们在课堂上的表现分出胜负,金星发言四次记一分,银星发言三次记一分,红星发言两次记一分,紫星发言一次记一分。其目的是为了充分发挥差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组内的团结互助精神。

一、铺垫引入,定向导学此环节主要是老师巧妙设计导入语,迅速把学生的思维拉入课堂,让学生制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有时是检测预习导入,要求学生以小组互助的方式互相检测预习情况。

二、朗读指导,读出情韵诵读是解读文言文的敲门砖。此环节的第一步是自读。

要求学生利用工具书读准字音,完成后小组内成员互换课本检查,并纠错。第二步是听读。

听录音读,或者听老师示范读,也可以是学生试读,要求学生读准、读顺、读出情韵,根据这三项标准进行评价。第三步是互读,小组成员合作朗读,紫星读给金星听,红星读给银星听,纠错后再反过来读一遍,其目的是充分发挥优生的示范引领作用,最后小组四人齐读一遍,为小组竞读做准备。

第四步是竞读,相邻的两个小组进行PK,PK胜利的小组可以得双倍分,再由优胜组二次PK,其他小组则是评委,评出小组朗读的冠亚季军,也同时评出点评最准确、最精彩的小组给予奖励。在这个环节,小组间的竞争十分激烈,学生的积极性高,课堂气氛热火朝天。

第五步是齐读,通过一系列朗读步骤的训练,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朗读积极性,全班学生都跃跃欲试,在此紧要处让学生齐读课文,大都能够读得声情并茂。“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通过反复朗读、吟咏,部分学生可以熟读成诵,对文章的理解会更加深刻,学生的阅读能力也会随之提高。

三、准确译文,积累字词此环节分三步进行:组员根据注解译文,划出不能准确解释的字词句;小组合作探究;质疑问难,全班交流。小组竞争机制的确立,意味着每个小组的成员。

5. 文言文的特点

文言文是以古汉语口语为基础的书面语,在远古时代文言文与口语的差异微乎其微。

现今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随着历史变迁,口语的演变,文言文和口语的差别逐渐扩大,"文言文"成了读书人的专用。

文言文是相对现今新文化运动之后白话文来讲的,古代并无文言文这一说法。其特征是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等多种文体。

经过历代文人修饰越显浮华,唐代起文学大家韩愈等发起"古文运动",主张回归通俗古文。

现代书籍中的文言文,为了便于阅读理解,一般都会对其标注标点符号。

6. 文言文有哪些特点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第一个“文”,是美好的意思。“言”,是写、表述、记载等的意思。“文言”,即书面语言,“文言”是相对于“口头语言”而言,“口头语言”也叫“白话”。 最后一个“文”,是作品、文章等的意思,表示的是文种。

一、言文分离。语言学研究认为,书面语是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二者相互影响又互相促进,关系非常密切。文言是在先秦口语的基础上形成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文言与后世的口语逐渐拉开了距离。从汉魏到明清,由于官方的推行和科举考试的需要,读书人刻意模仿“四书、五经”的语言写诗撰文,以古雅为尚。这样,作为书面语的文言就与人们口头实际用的语言距离越来越大了,造成了言文分离的现象。

二、历久不变。一直到“五四运动”以前,文言作为占统治地位的书面语言被人们代代相传、沿用下来,其语言成分基本未变。例如先秦时期的一些基本句式、常用虚词的用法等都在历代的文言中得到了保存,就连语言三要素中最活跃的词汇,在文言里也具有很强的稳定性:有些词的古义在口语中早已消失,可在文言文中却照旧使用。虽然后世人们在模仿中难免会掺入些许当时的口语,从而给文言带来某些细微的变化,但从总体看来,文言在词汇系统、语法系统方面还是基本保持了原先的面貌。

三、行文简练。我国古代的重要典籍大多是用文言写成的,其中许多不朽的作品历来以简约精练著称。可以说文言本身就包含着简练的因素:一是文言文中单音节词占优势,双音节词和多音节词比较少;二是文言文多省略,省去主语、宾语、谓语、介词的情况很常见。再加上历代名家多注重锤炼语言,讲求“微言大义”,所以就形成了文言文严密简洁的风格。

四、古奥难懂。由于年代的久远,与口语相脱离的文言越来越艰涩难懂了。佶屈聱牙的句子,生僻古奥的词语,还有许多陌生的名目典章制度……这一切,在初学者的眼中成了捉摸不透的“迷言”。所以,给古书作注,解决难懂的问题,历来是文人学者孜孜以求的工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