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对学生真正的严格?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2
        针对老师管理学生,多数老师和家长最耳熟能详的一句话就是“严师出高徒”。这也是一条几十年来一直被全社会奉为圭杲的一条黄金法则。以前我在管理学生的时候也非常严格,这个严格表现在哪里?就是学生犯错误之后我立刻在公开场合进行严厉地批评和指责,不留任何情面,也不给学生任何解释的机会。如:作业未完成、迟到、撒谎、书本未带等等,甚至当一些学生因考试成绩很差之后,我也用同样的方法对待过他们。我当时自认为自己是个非常严格的老师,家长和我的想法也一样,他们也认为我是一位非常严格、负责任的好老师,对他们孩子的成长有帮助。现在仔细地想想,其实前几年我所理解的严格,其实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严格,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严格?我觉得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第一:对学生的严格要因人而异,因事而异。

          对待学习和有关学生生命安全方面的事情必须要严格。比如:课堂纪律必须严格把握,要求每个学生必须严格遵守。尽量杜绝学生听课时交头接耳,东张西望等课堂纪律一片混乱的局面出现;对学生的作业质量要求要高,不允许学生胡乱应付。多数时候针对学生书写很差的作业,建议撕掉,让他重新去写。

        必须把学生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否则一旦出了安全事故,老师吃不了就兜着走。安全方面学生人人平等,要求每个学生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各项规章制度。如:不允许学生私自动用教室里所有的电子设备,如电脑、投影仪、复读机、电风扇、电灯等,以免发生触电事故。下课后要求学生按时回家,不允许在街上逗留;一旦临时有事放学时间推迟,必须提前告知家长。

          针对性格非常内向、胆小的学生不能太严格。(不能一概而论,特殊情况特殊对待。)记得我上学的时候,一直讨厌体育老师,因为遇到的体育老师各个表情严肃,对学生非常严格,所以每次上体育课,我就胆战心惊,上体育课就像是上刑场一样,耐心地充满了恐惧和不安。生怕一个广播操动作做不好被体育老师责骂,担心操场上跑得慢了被他讽刺挖苦……过于严厉的老师在我的心目中产生了永远难以消除的阴影。

   

        第二,严格的真正含义是管理学生时要有原则,有底线。当学生触犯一些班规或校规或国家法律的时候,比如:打架、无故旷课、经常迟到、撒谎、偷盗、经常不写作业、说脏话等行为的时候,老师就要有原则,针对这些错误,我们绝不能随便迁就他,更不能包庇他们,犯错之后要用适当方法予以惩罚。因为一旦包庇和迁就,就会错上加错,酿成更大的错误,也有可能发生更多非常严重的问题。

        第三,严格的另一个含义:对待犯错误学生要重方法,讲艺术,杜绝语言暴以及各种各样的体罚。去年学校发生过这样几件事:

          一天晚上我给学生辅导家庭作业的时候,三个六年级男生借故要去上厕所,从教室里出去了。后来被其他老师发现他们没有去卫生间,而是私自下楼去楼外的超市买零食,然后又在附近的小广场玩耍,大概过了半小时才回来。我批评了他们一顿后,一位同事把他们带到一个空教室,狠狠打了一顿才算了事。(其实那三个小男生平时胆子也不是太大,批评一下就可以了)

        另外一件事情:几个学生的数学作业出现了好多错误,数学老师让学生自己改正,过了一会交给老师,他再次批阅时发现错误一成不变,又让他们回去改错题,第三次批阅时,学生又出错,三番五次改错题,错题没有彻底改正,老师拿着一把软尺子,狠狠地打在学生的手上,而且一边骂,一边打。整个楼道充斥着老师打骂学生的声音。后来那位老师得意地告诉我:我批阅学生作业时,学生错一道题,就打一尺子,错几道,就打几下,学生的错题越来越少,考试成绩提高非常快,因为我对学生很严格,所以家长非常认可我的管理方式,也同意我体罚他们的孩子,说如果出了任何问题不用老师担负责任,由家长负责。我不同意他的观点。

        我非常喜欢在微信里读到的一段话:

        面对学生的错误,我们要冷静。冷静下来,我们才能看清楚事情的原委,才会有机智的头脑,才会科学巧妙地处理问题。冷静下来,才能产生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才会产生无声胜有声的教育效果。狂风暴雨般的劈头盖脸的教育不仅起不到教育效果,而且会让师生关系恶化。

      我不认同那种粗暴简单的惩罚方式的其他一个理由是:我们对待的是活生生的人,不是动物。学生犯错,非常正常,学生犯错也是一个成长中必经的过程。如果老师对待学生的错误,只是简单粗暴地责骂或体罚,是自己工作缺乏艺术和智慧的表现,一点儿不值得提倡,甚至推崇。上面提到的两位老师那样做不是真的严格,严格的同义词并不是体罚,也不是责骂。打骂孩子不是最终目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孩子有所怕,有所敬畏,让他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规则意识才是最重要的。

        史蒂芬·葛雷的故事很值得一看。这是一位在医学领域曾有过十分重要的发现和突破的科学家。当记者采访他,问他为什么会比一般的人更有创造力,究竟是什么妙法能使他能够超乎凡人?

        他的回答很让人意外,他说:“这和我幼年时,我母亲对我身上发生的事情的处理方法有关。有一次我想自己在冰箱里拿一瓶牛奶,可是瓶子太滑了,我没抓牢,瓶子掉在了地上,牛奶溅得满地都是,简直就是牛奶的海洋!

      我母亲看见了,但她并没有批评惩罚我,她只是说,哇!你制造的麻烦可真是棒极了!我还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一汪牛奶呢!哎,反正奶瓶已经摔碎了,那么在我们把它打扫干净之前,你想不想在牛奶中玩几分钟呢?

我听母亲这样说,简直高兴极了,立刻就在牛奶中玩起来。几分钟后,母亲对我说,你知道,今后无论什么时候,你都必须要把它打扫干净,并且要把每件东西按原样放好。那么你打算怎么收拾呢?我们可以用海绵、毛巾或者是拖把来打扫。你想用哪一种呢?我选择了海绵,我和妈妈一起把那满地的牛奶打扫干净了。

        科学家说到这里,连记者都很羡慕他有一位如此宽容、可爱的母亲。科学家接着说:“这还没完,等我们打扫完之后,我母亲说,刚才,你所做的用你的两只小手拿起大牛奶瓶子的试验已经失败了。现在我们到后院去,把瓶子装满水,看看你有没有办法把它拿起来,而不让它掉下去。我很快就发现只要用双手抓住顶部、靠近瓶嘴的地方,瓶子就不会从我的手里滑掉了!”

“这真是一堂很棒的课!”记者感叹道。

“是啊,从那以后,我知道我不必再害怕犯任何错误了。因为错误往往是学习新知识的良机。科学实验也是这样,即使实验失败了,我还是可以从中学到很多东西。”

      这位了不起妈妈教育孩子的故事值得每个老师学习和借鉴。

       

      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天空容纳每一片云彩,无论美丑,故而天空是广阔的。”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要允许学生犯错,学会适当宽容,学会等待,学会尊重,学会理解。当学生犯错之后,我们不要轻易挥动处罚的大棒,而是要思考寻找其行为背后的动机,并因势利导,因人而异,做到宽严相济,做到以德育德,以情育情,以行育行,让他们得到情感上的激发,在错误中反思成长,进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教育是一门慢的艺术,学生的变化是缓慢的,校园里发生的事情有时可能很复杂,学生的情况有时甚至会出现反弹,今天进步了,明天有可能又回复原型,历时越久教育越见成效。对孩子的教育必将费很多周折,想诸多的办法。但是我坚持并期待着,期待着所有的老师管理学生时的严格是名副其实、真正意义的严格。

          以上只是自己一点粗浅的认识和理解,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每一次转发都是爱的传递~~~

每一次传递都是成功的开始~~~

每一次成功都离不开你们的支持~~

作者简介:臧晓芸:女,49岁,水瓶座,一个热爱教育,关心学生成长,业余时间喜欢读读书、写写文字的教书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