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理解独处不等于孤独?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8
我独处了有五年了,工作的同事不能算朋友,因为没有一起出去玩。

我发现我根本不需要朋友,一个人也可以玩的很开心。这违反了心理学的“人必须有交际”。

或许是因为接触了心理学,觉得社交就那么回事,恋爱就那么回事,婚姻就那么回事。知道了过程,就没动力的去 探索 了。

我的QQ里在初中的现实朋友就已经破百了,小时候比较爱玩,后来我才发现是人们需要我,一直都是我主导大家出去玩。

所以,我孤僻不是因为我不会交朋友,而是我玩腻了。

不需要女朋友是因为我之前研究心理学为了实践,做了一段时间男女代追。随着成功时间的缩短,哦,我不是想说这个,追只是一个阶段,还有复合的,提升感情的。嗯,就是我体验过很多回恋爱了,虽然是别人的。交女朋友可能就只有性比较向往吧,毕竟我还是个雏儿。至于婚姻,那就是人的坟墓,就不说了。

独处是否是孤独,得看你对朋友的渴求,如果你觉得一个人挺好,那就不是孤独。

我因为上班经常加班业余时间很少,同时我想要提升自己的英语水平,所以我只能利用周末的时间,很长一个时期我都保持周末独处,这样来保持安静的学习,你问我这时期经常周末一个人会不会觉得孤独,我会告诉你真的一点也不,我自动的选择了独处,而且享受独处带来的安静环境让自己得以好好提升自己的英语能力,我内心很充实满足,孤独从何而来?

曾经也有另外一个时期,我几乎每个周末都有约会,同学朋友三五成群在周末出去 旅游 ,逛街,人群中很热闹,然而周围的朋友都是成双成对,只有我是单身,我处在人群中却觉得很孤独; 再后来一个时期,我已婚,身边即使没有朋友陪伴也有家人陪伴,这时候我想辞职创业,没有一个人支持,大家觉得创业太折腾,不稳定,我竟找不到一个志同道合认为我的决定正确的人,我觉得内心深感孤独。

孤独是一种心理状态,独处是一种生活态度。

就像旅行,有的人喜欢结伴旅行,有的人喜欢独自旅行。喜欢结伴旅行的人不是说朋友很多,喜欢独自旅行的人也不是说没有朋友。每个人对生命理解的不同,享受的过程就不尽相同。

生活是一场修行。每个人在这条路上前行,选择怎样的方式生活以后就有怎样的人生。

生活给了我们繁华也附加了我们孤独。

独处是高级的品味人生;而孤独是病态的独处。

在独处中享受生活带来的快乐,在独处中品尝生活给予的酸甜苦辣,在独处中寻找属于自己的净土,抛开世间的喧嚣,慢慢品味岁月静好。生活已让我们疲惫不堪,在独处的空间里为自己的心灵来次洗涤,让一切的烦恼如点燃的香烟一缕缕的飘散。

孤独会让我们失去很多美好的东西,失去对亲人的爱,失去对生活的热爱,甚至会失去对生的渴望。孤独的人往往都很自卑,排斥外界的一切,不愿和人相处,做任何事情没有信心,把自己封闭在一个狭小的世界里。孤独是一种病态,有人说孤独的人心里住着一个魔鬼,如果你走不出来,最终会被吞噬。

无可否认生活是多面性的,无论经历过什么都要积极的面对。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欺欺人,这就是所谓的"妥协"。短暂的"享受妥协"没有问题,但不要做一个真正对生活妥协的人。

杨绛先生说"人间不会有单纯的快乐快,快乐总是夹杂着烦恼和忧虑,人间也没有永远"。

有智慧的人独处是对痛苦的思考,有思想才有财富,痛苦会使人更加坚强。

有人说孤独不是被迫的选择,孤独是理想者追求"如我所是"的生活方式。

生活是个调色板,涂抹什么颜色掌握在自己手里,愿你在明媚的阳光下为自己涂出美丽的色彩。

独处是主动作为和自我选择的生活方式,孤独是感觉受到外界排斥而自我孤立的生活状态。

独处时,通常是出于一种独处的需要,专注于个人当下放慢生活节奏,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生活琐事进行自我调整,以更好地投入工作生活之中,是一种主动施为。有家人有朋友,有良好的 社会 支持系统,不是不愿与人相处,只是选择暂时远离人群,来一次与自己内心的亲密接触。

孤独,是内心感觉被遗弃而选择离群索居而无所安放的状态。孤独是一种主观自觉与他人或 社会 隔离与疏远的感觉和体验,而非客观状态,在喧闹的人群中依然感到孤独。孤独是一个人生存空间和生存状态的自我封闭,孤独的人会脱离 社会 群体而生活在一种消极的状态之中。孤独是是内心缺少可以依托的港湾,无处安放的茫然若失,天下之大竟无所立身的无法排解的大寂寞。

孤独也有很多现实因素所致,在快节奏的城市里生活,很容易产生孤独的感觉。城市的繁华归城市,因为没有朋友、没有熟人,却要独自面对许多问题,承受许多压力,无法从他人那里得到帮助,也无法同他人进行必要的交流联络,于是孤独在慢慢蔓延。

独处是自己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自己一个人在家看看书,看看电影听听歌也不觉得孤独。独处其实并不可怕,有时甚至是一件有趣的事。我们以最私密的方式倾听自己内心最真实的声音。这些声音因为各种的缘由在平日或许不能说或许不敢说,但在此时都可以与自己分享与自己讨论。但如果思想的包袱太重,理性的宽容度太小,这种倾诉将会变得让人坐立不安、心烦意乱,而独处也会变成一种难熬的时光。但即使独处的感觉好与不好,它也是对每个人都有必要的。盲目去忽视自己的感受不会让感受消失,反而让其在社交或日常生活中冷不丁地跳脱出来,让人措手不及却又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如此失常,其实那是被逃避或者被忽视得感受的一种发声。当你开始逃避独处,一次聚会还未结束你已经想念下一次的社交聚会,因为你想用喧闹的聚会去逃避你与自己内心之间的沉默。而你不愿意面对的并非独处,不愿面对的是因无法与自己相处而产生的孤独感。孤独是心灵的一份栖居,是心灵的事。所以孤独不在于你找到何种角落,真正的孤独,哪怕你是在人群当中,你都是一个激流当中的浮沫,你都是一片沙漠中的托钵僧!大家有没有看到过沙漠中的托钵僧,浩瀚的沙海当中孤独的一个行者。所以孤独跟什么特定的角落没有关系,而且孤独也许在很多时候表现为沉默,但是孤独跟沉默没有必然关系,我们不能够给真正的自得其乐的孤独者下一个定义,因为孤独者是思想的流浪者,精神的流浪者。埃里希·弗罗姆有一种理论,他认为人类会下意识放弃自己的自由意志是因为人类害怕孤独,但独立与孤独并不等同,他认为有一种更好的方式会让人独立承担起个人命运的同时又不会感到孤独。

孤独是一种内心体验。当孤独成为一种性格时,要改变是比较困难的;若一个人的孤独是由环境等客观原因造成且你试着多次改变都无效时,那么就把孤独作为一种享受去体验吧!

孤独是人生的三道茶,第一道苦若野菜,第二道涩如青果,第三道甜似蜜饯。又如长空孤雁、雪里梅花,让人感受到环境的凄冷幽静,也让人欣赏到生命的潇洒美丽。孤独无处不在,只要考察一番人类的生活变会发觉,每个人都是独行侠,都是独往独来。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观念的更新,生活方式的多样化,这种孤独更加明显。可以说孤独是现代人的特征之一,正如意大利著名影星索非亚·罗兰所说:“在茫茫无限的宇宙中,地球是孤独的,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难免不感染上孤独症。”叔本华对人类的本质就有着非常深刻的体察,他认为人的本质是孤独的,是无法实现真正的沟通与理解的。

俗语“相识满天下,知己能几人?”“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便说明沟通的艰难。

既然人都是孤独的来,孤独的去,那么,我们便无须把这种孤独转嫁到别人身上或归咎于环境,而应将它提升至“虽然孤独却不孤单”的境界。惟有真正彻悟孤独的意义,才能在孤独中开拓出没有孤独的境地。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曲高和寡,中外皆然。然而这种孤独却散发着理性的光辉,它表明那些杰出人物为了坚持真理,不向邪恶势力屈服的崇高品质和顽强精神,没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着,“万水千山只等闲”的从容,“粉身碎骨”全不怕的勇气,是难将孤独一饮而尽的。

自然,这种孤独不是行为乖张者的落落寡和,不是高人隐士的遗失独立,也不是悲观厌世者的自我封闭。它是“世人皆醉吾独醒,举世皆浊吾独清”,“我以我血荐轩辕”的注脚,孤独的外表下隐蔽着一颗积极入世的心,这就是他们耐得住孤独的原因。原来,只要有理想引路,事业作伴,孤独时也不寂寞,反之,在热闹后只剩下空虚寂寞才是最可怕的孤独。上帝是公平的,他让你得中有失,失中有得,绝不会让天下的风光由你占尽。只是在日益浮躁的 社会 里,又有几人耐得住孤独寂寞呢?

只有在孤独中守住真理与人格,找到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这才是孤独的极致,人生的胜境,生命因此而美丽, 社会 因此而进步。

独处也可以内心丰盈。

静静听听雨落屋檐,柴火劈里啪啦,房间外风声狂啸,月亮从窗棂升起。心里柔和安静。

当然,如果你感受过早晚高峰地铁里的手足无措,泱泱商场人山人海里的孤立无援,那些嘈杂喧嚣时刻内心里无法停歇的孤独和寂寞...

你就当然地知道,独处反而并不等于孤独。

孤独感是一种封闭心理的反映,是感到自身和外界隔绝或受到外界排斥所产生出来的孤伶苦闷的 情感 。

一般而言,短暂的或偶然的孤独不会造成心理行为紊乱,但长期或严重的孤独感可引发某些情绪障碍,降低人的心理 健康 水平。孤独感还会增加与他人和 社会 的隔膜与疏离,而隔膜与疏离又会强化人的孤独感,久之势必导致疏离的个人体格失常。

这是一句励志的话,看到这句话有很多感触。

我个人的看法是,前半句是相对于事业而言,后半句是相对于感情而言。

每个成功的人背后总有些失意的日子,很多人在那段时间里面颓废,觉得自己一败涂地。但是也是在这段时间里面,有些人想到了以后,明确了自己的目标,规划好要走的道路,为以后的拼搏做好了铺垫。所以,这段时间是对自身的一个重大考验,跨过去的人相对而言更有毅力去拼杀出自己的天下。所以说,这段时间是最不堪回首的,也是最值得自豪的日子,故称无为之时最有为。

对于后半句,我不由得想到感情方面,这也许是我自己有感而发。当你自己一个人独处的时候,心理面有那么一个想念的人儿,也许不是那么孤单吧,至少不会感到空虚无所依。如果那个人儿还在的话。当然,也可以理解为心有抱负,独处的时候还有理想,还有梦,所以不孤单,这种理解有点抽象,但也未尝不可。

我的个人理解就是这样,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见解。

独处的人心里没有躁动和烦躁,能和自己愉悦的相处!是一种精神上的独立与享受!孤独的人,有一种压抑想要倾述的欲望,可是没有人能理解他,那是因为他也不了解自己是谁,他把自己当成了情绪和心情,所以他不能上岸,成为那个如是如实的观者,观自在菩萨!能独处的人,也是一种内在精神上的圆满,是一种无求的状态。所以古代的圣人和君子都喜欢独处,因为他们不需要世俗的 娱乐 和感官刺激,依然能取悦自己,所以人们常说,悦己者容!

独处并不是孤独,孤独也不一定在独处。

曾经看到这样的一句话:

孤独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独。

看到这句话特别有感受。

年过40越发地感觉到人生的挑战和各种的困难。越发地感觉到很多事情不由自己,很多事情也身不由己。

可于人言二三事,更多的东西是在自己心里慢慢的沉寂,不愿意向更多的人提起。也不愿意向身边的人提起。这种内在的孤独感便油然而生。

所以孤独的时候。年轻人喜欢走入人群去狂欢,中年人更愿意选择独处。

点上一支香烟,泡上一杯茶,坐在那里享受这种孤独,接受这种孤独,悦纳这种孤独。

并且,在孤独中不断的强大。

这大概就是一个中年人的孤独与独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