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那么多人,都如此热心的给你介绍对象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2
小伙伴们,你有没有发现,自大学毕业以来,无论是许久未见的朋友、长辈,或是爷爷奶奶那个辈分的人,已经把 “你有没有对象啊?” 当成他们与你打招呼的一种常见方式。

当你羞涩的说“还没有”,你的朋友多会上赶着说:“我要是认识条件不错的,就给你物色一个。”

父母及他们同事、叔婶会说:“还没有啊,要抓紧了,像你这么大,我都结婚了。”

要不就是,“大学里怎么不抓紧找,工作了就没时间谈朋友了,叔叔阿姨要是看到有适合的小伙子、好姑娘,就给你介绍。”

爷爷奶奶,就算是把你耳朵磨出茧子也不罢休:“我像你怎么大,你爸爸都可以打酱油了。你再不找对象就嫁不出去。我看隔壁老王家的孙子不错,哪天把他叫到家里吃顿饭,让你们认识下。”

你身边的人对你“有没有对象”这件事,总是过分关心。就像关心房价一样,即使不买也要问问价。

我有此感,是因为上周的父母与朋友聚餐叫我去蹭饭,我刚把凳子坐稳,我父亲的一个朋友上来当啷就问。

“有对象了没?没有的话,叔叔给你物色物色,有没有喜欢的类型,和我说。”我当时被这么直白的介绍对象,弄得挺尴尬的。

晚上我在逗弄兔子,我妈坐在沙发上说:“那个谁,和你说要给你介绍对象的事了么,听说条件不错,有车有房,工作稳定…”

我直接打断她话头:“有车有房,和我毛线关系。我不喜欢他,他有啥也没有。”

“没见过就知道不喜欢了!”

“我都说了,我的事你就别操心了。”

我爸过年时,在饭桌上醉得一脸红光,借着酒劲有点小骄傲的说:“不少人都托关系找我,要给我姑娘介绍对象,都被我挡回去了。人家说了,不用说别的,我们都认准你这个老丈人了。”

我一脸鄙夷:“咦,要是你姑娘,拿不出手,谁还上赶着和你攀亲戚。”

这件事,让我不禁想,什么那么多人如此热心的给人介绍对象?

通常处于两点,首先,双方到了普遍认可的试婚年龄,自己潜意识里,就有种帮人推销的使命感。

其次,介绍人对介绍的双方都给予认可,就像我们觉得是好的东西,就爱和别人分享一样。这是人的一种原始心理,在增进感情的同时,希望对方也能认可自己的价值观。

不过说句后话,相亲,我心里其实是挺抵制的,虽然不能把话说死,但大多数相亲都较为功利。

相亲让我看起来活得更廉价,像被放到超市的货架上明码标价去贱卖的大白菜。在看清产地,价格、和品相后,感觉还不错的,就可能被人挑入购物筐里,再同时被挑拣出的几个白菜萝卜中择优。

好像只要硬件条件过关,就可以忽视软实力。互不讨厌的就可先收入囊中,再骑驴找马,功利的只为“找个对象”而找对象一样。

像这样没有感情基础,只互相看中物质条件的结合,就是耍流氓!我虽然没把自己养得多贵,但也不想便宜了别人。

都说女孩越大越难找对象,这话有一定道理。倒不是她们挑三拣四、眼光越来越刁,只是越来越不好“骗”了。

听从小的玩伴小芳说,给她介绍对象的人,从来就没断过。

自从读研后,她父母明里暗里的点拨,在加上身边朋友们都有了男友,小芳也有了点危机感,从此在相亲之路上一条路走到黑。

给她介绍对象的“红娘”里,数她的导师最上心。这位甚是热心的导师,乃一大龄未婚女博士一枚,40岁开外的单身主义者,除了爱旅行外,最大的爱好就是给自己学生介绍对象。

她前前后后的,给小芳介绍了几个男孩都没成,最后放出话说:“这人我觉得条件还不错,如果你再不好好把握,就是人生loser。”

那阵子,小芳真是烦恼不已,又碍着导师面子不肯说穿,硬着头皮的去相亲几次未果。

和我发微信抱怨说,真后悔松口让我导师给我介绍对象。她导师介绍的那些人,有的她都未必见过面,就些是网友,良莠不齐的根本不托底。

在此我不禁怀疑起她导师的用心,如果说导师单纯是热心给别人介绍对象,那就不会因没谈成而打击小芳。

一般大龄未婚的高学历女中年,大多个性强、不轻易将就,没有负担太多的家庭责任,多少都会有点优越感,喜欢把自己的意识强加给别人。

像这种大龄未婚高知们,当给别人介绍对象,成为一种癖好时,并不是因为多热心,可能在潜意识里是一种幌子,来弥补自己的精神缺失,喜欢在别人身上找回存在感。

小伙伴们,如果在相亲双方都不了解的情况下,千万别轻易答应自己领导或老师,给你介绍对象。

找对象这事,不确定的因素太多,要是两人不欢而散,介绍人就会觉得被啪啪打脸,可能弄得不愉快。对象没谈成,又与领导、导师闹掰,多尴尬啊!

早在前几年,我也干过给人介绍对象的行当。不过现在,我基本上不会自讨没趣了。

我高中时,就给家教介绍过对象,当时属于皇上急,太监更急。

当年研究生毕业的小柏已经28了,却从来没谈过恋爱。在这个僧多粥少,男女比例严重失调的师范,按她的话说:在师大,不管多磕碜的男生,都有个挺漂亮的女朋友。

小柏姐,也常和我说:“小苏苏,你要是有合适人,要给我介绍哦,不过比我小的,我不接受。”

我拍着胸脯说,放心放心。

后来,我一听说,我爸一同事,我也见过面,条件不错,工作稳定,有房有车,父母都托底。我就上心的给小柏姐介绍。反正,只是见一面,成不成要靠缘分。

没想到我这个18线红娘,还真介绍成了一对,一开始总把我叫出去当电灯泡,两个人谈了将近两年恋爱,忽然就分手了,男方以闪电的速度和初恋结婚了。

眼瞅小柏姐已经30了,她急我更急,我感觉好像是我牵的这个不靠谱的红线,白白耽误她2年正好的时候。

之后我就把给小柏姐,介绍对象这事提上了日程。托亲戚打听有没有年纪相仿的优质男。都说“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男人满大街都是。”可是真要是找合适的,还真不容易。

后来连我老妈参与到,给小柏姐介绍对象的事上,并且她比我还上心。陆续介绍了几个,也不合适。

直到一年过年,我妈和我提起,我有个远亲舅舅离婚了,前妻带着孩子移民海外,现在是事业有成的黄金单身汉一枚。

我妈忽然拍着大腿说:“嗨,我怎么忘了,可以把你小柏姐,介绍给你舅舅啊。”

我们娘俩一拍即合,我随即打电话给小柏姐,借着拜年,把我离异的舅舅介绍给她的事说了。我看她半推半就,不是十分乐意。

现在想来还挺讽刺的,我的一片好心,却伤害了她的自尊心。一个未婚的高知女,被人觉得嫁不出去,只能和离异男凑合下,给人当后妈了。

从那次起,我就感觉小柏姐有些刻意躲着我,和我疏远了,打电话、聊微信的时候,好像又怕我问起“现在有没有对象”似的。

像我这种“热心”给人搭线的红娘们,通常是抱着怕对方嫁不出去的同情心态,以泛滥的圣母心,替人家瞎操心 。

再有种是“老司机”心态,他们基本上都有稳定的婚恋状态,总以“过来人”的高姿态去现身说法的告诉你“干得好,不如嫁得好”。 这样的优越感让他们告诉对方,我是有人要的,听我准的没错。

还有一种介绍对象叫受人之托,可能是受当事人,或他们父母朋友之托。这样的人基本上给人以靠谱的感觉,或者爱交际认识的人多,他们的“成事”效率让人放心。

结婚只是一种生活方式,不一定适合所有人。不必太注重世俗眼光,非得为合群而随大流。

对于抗拒相亲的小伙伴,他们不是单身主义者,就是对相亲有些偏见,比如说紫苏君;要不就是,心里装了个不可能的人。

小伙伴们,如果要找对象,我希望你是因为喜欢和欣赏而在一起;而不是因看中物质条件,或是孤独寂寞冷,只想找个人陪伴罢了;再或者怕家里催婚,随便找个人将就了。

你没那么挑,其他事情都能凑合,只有恋爱和结婚,我希望你千万别糊弄。不要以为没付出过感情,就不会受伤。你要知道,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