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孩子排队掉队怎么办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4-11
著名的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利在《童年的秘密》一书中提到:儿童在0-4岁这一时期是对秩序最敏感的时期,因为他需要一个有秩序的环境来帮助他认识事物、熟悉环境。
一旦孩子所熟悉的环境消失或遭到破坏,就会令他无所适从,孩子会遭受异常的痛苦、焦虑和恐惧,会出现大人口中所谓的“任性”、“无理取闹”、“强迫症”等症状。
在2-4岁期间,孩子的秩序敏感期表现得尤其明显。会因为秩序的破坏而不依不饶地哭闹、发脾气,会喂了维护秩序而说“不”,执拗地要求恢复秩序,甚至要求一切都按秩序重新来过。
处在秩序敏感期的孩子,通常会出现如下偏执到近乎苛刻的表现:
1、孩子表现在对物品摆放位置和顺序的执著。
朋友的儿子丞丞现在三岁多,最近热衷于给物品排队,连阳台上的盆栽都必须整齐地排列成排,决不允许某一盆掉队或者出位。
家里面有很多玩具车,丞丞最喜欢的事是给玩具车排队,整齐有序地排成一列、两列或者三列,专注而且乐此不疲,有时候还邀请朋友一起玩,如果朋友把车头和车尾排列反了,或者稍微有一点没排列整齐,就会立刻遭到丞丞的反对,通常丞丞会等不及朋友改正,就一边炸毛,一边把玩具车排列整齐。
朋友感叹:完全不能一起愉快地玩耍了。心好累,我也想原地爆炸好不好!
2、孩子表现在对生活习惯和事情发生顺序的执著。
苗苗两岁多了,她奶奶抱怨苗苗最近要求极高,什么事都要按她的规矩来,否则就开始哭闹任性耍脾气。比如洗手时一定要自己开关水龙头,有一次,苗苗刚洗完手,爸爸顺手就关了水龙头,苗苗就开始又蹦又跳地哭闹,哭得涕泗横流、满脸通红,直到重新打开水龙头,诱哄着她关掉水龙头,这场让人哭笑不得的闹剧才算收场。
苗苗在晚上刷牙的时候,一定要求爸爸先给漱口杯装水,然后妈妈帮她刷牙。如果顺序错了,又会开始一场哭闹。
3、孩子表现在对物品所有权的执著。
在Leo两岁多的时候,爸爸拿妈妈的平板用一下,Leo大声喊道:“那是妈妈的平板,不能拿!”,爸爸说用完就还给妈妈,Leo急得跳脚大哭,爸爸无奈,只得还给妈妈,Leo还不忘继续教育爸爸:“那是妈妈的平板,你不能拿。”
孩子出现如上类似的行为,并非是没事找事、任性、脾气大、爱哭闹,而是秩序敏感期在 “作祟”。
家长如果没有正确应对孩子的秩序敏感期,导致孩子的秩序感不能得到满足,会对孩子造成无法磨灭的负面影响:
①当孩子处于他认为的正确秩序环境中,他就会感到强烈的安全感,反之,就会出现焦虑、对抗的混乱情绪。
②家长通过权威去强行破坏孩子的秩序感,孩子的内心被否定,从而变得缺乏主见、懦弱自卑。
③孩子的秩序感遭到破坏,会形成错误的认知,造成思维混乱,对孩子的智力发展影响极大。
④规则意识和秩序感无法建立,无法养成好的习惯,也谈不上遵守规则。
孩子进入秩序敏感期,家长的正确做法是这样的:
①耐心地观察和倾听孩子的心声,理解、尊重、包容和接纳孩子的情绪,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切忌蛮横镇压。
②花时间满足孩子合理的“执拗”,无法满足时可以变通(比如转移注意力、拥抱等),必要的安抚技巧一定要具备。
③家长需有自律意识,维持良性有序的时间和空间环境。
事实上,聪明的家长,从来不会因为孩子在敏感期出现的各种小烦恼而苦恼,而是善于利用孩子的敏感期。
秩序敏感期是十分关键的时期,家长需好好把握,如果能抓住这个黄金时期,进行正确的引导,改掉以前的坏习惯,利用孩子的秩序感培养好的习惯和各种能力,久而久之,习惯养成自然,智力和专注力也会得到显著提升,这才是真正的让孩子赢在起跑线。
在秩序敏感期,我们可以具体培养孩子的如下能力和习惯:
一、培养和提升逻辑思维能力
好的逻辑思维能力,表现在有条理,会分析,思路清晰,遇事有解决方法。
重点在于,逻辑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在孩子的一生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孩子的学习力和工作能力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逻辑思维能力如此重要,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和锻炼得到提升的。
而且,在锻炼逻辑思维能力的同时,对语言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般在3-4岁时,孩子开始喜欢问“为什么”,这个时候开始进入逻辑思维敏感期,家长需要有耐心地解释这一因果逻辑,遇到自己不懂的千万不要敷衍,可以告诉孩子自己查阅资料找到答案后再告诉他。
从3岁开始,可以尝试引导和陪伴孩子玩“逻辑狗”,一来可以锻炼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二来可以检测孩子认知的薄弱项并进行强化。在德国,“逻辑狗”一直号称是畅销50年的经典逻辑启蒙教材,一般用作幼儿园和小学的课堂教具。近些年,中国也有部分幼儿园也开始兴起“逻辑狗”教材。
日常中,家长还可以多陪孩子玩数字类游戏、走迷宫、下棋、搭积木、玩魔方等,让孩子在玩乐中培养出好的逻辑思维能力,提升智力,为孩子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保护和培养专注力
专注力,又称注意力,指一个人专心于某一事物、或活动时的心理状态。
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乌申斯基说道:保持良好的注意力,是大脑进行感知、记忆、思维等认识活动的基本条件。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注意力是打开我们心灵的门户,而且是唯一的门户。门开得越大,我们学到的东西就越多。而一旦注意力涣散了或无法集中,心灵的门户就关闭了,一切有用的知识信息都无法进入。
可见,专注力决定了知识的吸收能力。家长一定要注意对专注力进行保护和培养:
①孩子进入秩序敏感期,会要求所处的环境是有序的,这样有助于专注力的养成。家长也要做到自律,为孩子提供有序的环境。
②当孩子专注于一件感兴趣的事情之时,我们做到安静地陪伴,
不做打扰,保护孩子的专注力
。比如孩子专注地给物品排队时,我们只需要做到不打扰就好,不要一会儿让孩子喝水,一会儿又诱惑孩子玩其他的。
三、培养整洁有序的习惯
如果家里的孩子还没有养成自己收纳整理的习惯,比如玩具、绘本、生活用品等物品随用随丢,以至于家里乱糟糟,家人总是跟在身后收拾,浪费时间且浪费精力。
在这个阶段培养孩子自己整理收纳物品的习惯,具有很高的效率,尤其是在4岁之前。因为在这个阶段,孩子本身就有“强迫症”,受不了杂乱无章的环境,也喜欢给物品归位。
家长可以为孩子准备一些收纳箱、置物架、绘本架等,陪着孩子一起进行分类存放,让孩子充分了解物品的归类和归位。当孩子使用后,会很乐意将物品放回原位。
四、培养合理的作息规律
很多家长都苦恼于孩子做事拖沓,睡觉、吃饭、起床、出门都要一遍遍催促,家长着急上火,孩子却无动于衷,完全没有自律性。
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在秩序敏感期内培养孩子合理作息,让孩子养成自然的好习惯,家长不再费心,孩子也没有压力。
培养孩子的作息规律,和孩子一起建立作息的规则,我们可以像这样做:
①三餐的用餐时间固定,且饭前仪式(饭前洗手、摆碗筷)有固定的顺序。
②睡前仪式(睡前洗漱、讲睡前故事、上厕所、脱衣物等)有固定的时间和顺序,能有效地保证规律的睡眠时间。
③早上穿衣、起床、洗漱、吃早餐、整理上学所需物品也要有固定的时间和顺序,养成不迟到、不丢三落四的自然习惯。
④可以给孩子准备一个专属的小闹钟,教孩子认识时间。再准备一张作息时间表,写上各个时间段具体该干的事。同时设置一些奖励方案,逐渐培养孩子主动地遵守作息规律。
五、培养社会规则意识
遵守交通规则:靠右侧行驶,红灯停绿灯行,过马路要走人行道等。
培养安全意识:不要乱吃东西;不能随处打闹;手触碰电路插板的插孔会触电;往高处翻爬容易摔倒;往阳台外扔东西会砸到人;注意不要伤到眼睛等。
按先后顺序自觉排队意识:乘电梯时先出后进,乘公交车时前门上后门下,避免推挤。
公众场合:不能大声喧哗,不能随地乱丢垃圾,爱护公物,不能随意践踏花草等。
当然,规则必须人人遵守,首先是家长做好榜样。
在秩序敏感期进行各种规则和秩序的灌输,有利于孩子长成社会秩序的遵守者和维护者。
孙瑞雪老师说:秩序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意味深长。
我也要再次强调,秩序敏感期真的是非常、非常重要,家长一定要重视起来,尊重孩子的秩序感,把握好这个黄金时期。
父母是人,不是神。我们是“星星之家育儿记”,关注我们,学做不完美的智慧父母,懒人父母也可以科学、高效、轻松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