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防水规范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10-20
地下室防水卷材经常漏水?是没有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吧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在造房子的时候,喜欢造个地下室,而地下室的建造,最重要的就是防水,而地下室防水卷材防水层施工的铺贴方法,按其与地下防水结构施工的先后顺序分为外防外贴法和外防内贴法两种。
1、外防外贴法

是将立面防水卷材直接铺设在防水结构的外墙外表面。

施工程序:浇筑垫层→砌永久性保护墙→砌300mm高临时保护墙→墙上粉刷水泥砂浆找平层→转角处铺贴附加防水层→铺贴底板防水层→浇筑底板和墙体混凝土→防水结构外墙水泥砂浆找平层→立面防水层施工→验收、保护层施工。
卷材防水层甩槎做法

2、外防内贴法

是在浇筑混凝土垫层后,将永久性保护墙全部砌好,将卷材铺贴在垫层和永久保护墙上。
3、铺贴附加层

大面积防水卷材施工前,对防水薄弱部位应加铺一层卷材。铺贴时应根据规范及设计要求将卷材裁成相应的形状进行铺贴

对所有的阴阳角部位、立面墙与平面交接处做附加层处理,附加层宽度一般为250mm。对凸出基层部位部分做250mm宽附加层。

水落口应设在排水沟的最低处,水落口杯与找平层接融处,应留宽20㎜、深20㎜的凹槽,槽内用SBS改性沥青弹性沥青密封膏嵌填严密。上面做2㎜厚的氯丁橡胶改性沥青防水涂膜附加层,并用化纤纺布胎体进行增强。
第2个回答  2020-10-20
地下室的排水系统本来就比较不好,而且地下室缺少采光和通风,所以很容易潮湿,所以地下室的防水工作是非常必要的一步,那么地下室防水规范是怎么样的呢?一起来看一下地下室防水做法步骤吧!

  一、地下室防水规范
  现批准《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 50108—2008,自2009年4月1日起实施。
  其中,第3.1.4/3. 2.1/3. 2.2/4.1.22/4. 1.26(1、2)/5.1.3条(款)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08—2001同时废止。
  3.1.4 地下工程迎水面主体结构应采用防水混凝土,并应根据防水等级的要求采取其他防水措施。
  3. 2.1 地下工程的防水等级应分为四级,各等级防水标准应符合表3.2.1的规定。
  4.1.22 防水混凝土拌合物在运输后如出现离析,必须进行二次搅拌。当坍落度损失后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时,应加入原水胶比的水泥浆或掺加同品种的减水剂进行搅拌,严禁直接加水。
  4.1.26 施工缝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水平施工缝浇筑混凝土前,应将其表面浮浆和杂物清除,然后铺设净桨或涂刷混凝土界面处理剂、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等材料,再铺30—50mm厚的1:1水泥砂浆,并应及时浇筑混凝土;
  2 垂直施工缝浇筑混凝土前,应将其表面清理干净,再涂刷混凝土界面处理剂或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
  并应及时浇筑混凝土;
  5. 1.3 变形缝处混凝土结构的厚度不应小于300mm。
  二、地下室防水做法步骤
  (1)外防外贴法施工
  外防外贴防水法,即在底板垫层上铺设卷材防水层,并在围护结构墙体施工完成后,再将立面卷材(防水层)直接铺贴在围护结构的外墙面,然后采取保护措施的施工方法。其优点是随时间的推移,围护结构墙体的混凝土将会逐渐干燥,能有效防止室内潮湿,但当基坑采取大开挖和板桩支护时,则需采取措施,以解决水平支撑部位影响防水层施工的问题。
  (2)外防内贴法施工
  外防内贴法是在底板垫层上先将永久性保护墙全部砌完,再将卷材(防水层)铺贴在永久性保护墙和底板垫层上,待防水层全部做完,最后浇筑围护结构混凝土。这是在施工环境条件受到限制,难以实施外防外贴法而不得不采用的一种施工方法。
  (3)离壁式衬砌防水施工
  该方案除在围护结构的混凝土墙体及其内表面采取防水措施外,为达到使用功能要求,再在主墙内侧增设1道离壁式内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