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凯恩斯对失业根源的解释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1-02-26
凯恩斯认为:决定一个经济社会总就业水平的是有效需求,即商品的总供给价格与总需求价格达到均衡时的总需求。但它们一致时并不保证实现充分就业。均衡的国民收入也并不等于充分就业时的国民收入。当实际的有效需求小于充分就业的总需求时将存在紧缩的缺口,从而出现失业;反之会发生通货膨胀。一般情况下,实际总需求是小于充分就业时的总需求,失业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
凯恩斯的失业理论
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大量的工厂倒闭,商店关门,各地到bai处是失业人员,人们对古典经济学所提出的失业理论产生怀疑,此时凯恩斯提出了他的失业理论。
他认为,失业除了摩擦性失业和自愿失业外,还有一种失业情况,那就是非自愿失业,即劳动者愿意接受现行的条件,比如现行的工资水平、工作环境,仍然找不到工作的情况。这种失业在所有失业中排在首位,消除了非自愿失业,就能实现充分就业,但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避免的存在非自愿失业的。
凯恩斯认为,有效需求不足是导致失业的根源。有效需求是指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达到均衡的需求。当总需求增大时,就业量就增加,失业人员就下降;总需求减少时,就业量减少,失业人员就增加。有效需求不足主要是有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效率递减和流动偏好三条心里规律作用而产生的,市场自发的调节机制结果是使国民经济经常处于低于充分就业的状态,是不能克服三大心里规律作用的。
凯恩斯否认了传统的自由放任主义,提出了国家干预。他认为,如果国家不出面干预,资本主义经济就将经常处于有效需求不足的状态,资源无法得到充分的利用,非自愿失业就无法得到改善。因此,政府应从总需要出发,增加社会总需求,减少失业人员,在充分就业基础上达到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均衡。
凯恩斯的失业理论主要分析了失业原因,并提出了解决办法。但他并没有从资本主义制度根源上加以分析讨论失业的根本原因,他的有效需求理论分离了总需求与总供给,认为只有总需求才是失业的决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