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讲话用文言文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21

1. 古代人说话真的用文言文吗

古人说的是文言文,还记得史记上的记的陈胜说的那句话吗?“嗟呼,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这里是引用陈胜做平民时的原话.越是古老的时候平民说的话越是难懂,《木兰辞》是南北朝时期的民歌,《三国》和《水浒》就是明时的白话文,就跟现在的语言差不多了.其实,现在所说的文言文,是远古时期人们说话,成文当然与口语稍有不同,但差别应该不大.后来,在文章中沿用下来,而口语变化较大.到唐宋时代,文言与白话的差别就比较大了.后来在一些文学作品中就用了当时的白话.白话文的普遍使用是在近现代.其实现在还有一此地方方言中残留古人说话的影子,以厦门话为例,“吃了没有?”,厦门话只说“食未?”.“有没有?”只需说“有无?”如果问得详细些:“到底是有还是没有?”厦门话则说“到底有抑无?”。

2. 古代人说话说的是文言文吗

古人和我们说话完全不一样,古人要是复活我们肯定听不懂他们说什么,现在的南方方言更接近古代口语,保留了一小部分古音方法,所以南方方言很难听懂,比如吴语、粤语。当然古代也有方言之分的。

古代也有官话,就是相当于现在的普通话的一种共通语,是做官的人便于行政交流必须学习的语言,所以叫官话,一般百姓如果活动范围广也要使用官话,便于交流。当然官话我们也听不懂。

具体到书面语,你所说的文言文是古代统一的书面语,是古代读书人统一使用的书面文字,你说的史官有可能是说民间很多人不会读书写字,有文化的人根据他们口语的意思记录下来。提醒一下,古代史官写史不是民间采集,只是从古籍中选材料,你说的从事民间语言采集的人可能是诗官,就是统治者派往民间收集民间诗歌的官员,《诗经》就是靠这些诗官做成的,他们写下的基本还是民间的本色语言,但不排除做了文学加工的可能。

总之,简单的说,官话写下来就是文言文。古代也有不用官话写的作品,比如《海上花列传》是用吴语写成。

3. 古人讲话用文言文吗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而丝绸价格昂贵、竹简笨重且记录的字数有限,为能在“一卷”竹简上记下更多事情,就需将不重要的字删掉。后来当“纸”大规模使用时,统治阶级的来往“公文”使用习惯已经定型,会用“文言文”已经演变成读书识字的象征。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且不使用标点,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

白话文又称语体文、俗语,指的是以现代汉语口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它是相对于文言文而说的。清末开始的文体改革可以分为“新文体”、“白话文”和“大众语”三个阶段。

所以,是先有文言文再有白话文的。

讲的话和文言文有点区别。

4. 古人说话也是用文言文的吗

古人先秦用文言,唐代以后用白话文,白话文在唐代形成。所谓白话文,就如同今天简体字,官方有官话,繁琐难懂,民间发明了白话,简单明了,当然在文采上,被官员认为是低俗的,没文化的。白话文的出现以传奇为标志,看看唐代的柳毅传,它已经没有诗词押韵了。文言在清灭亡以前一直都在官方流行,奏折中题奏中,布告中,有严格的文言格式。官员私下里当然也用白话文交流了。文言文在社会的发展中,越来越不适应快节奏,所以故作高深迂腐不化的学究才用,人民群众是肯定不用了。现代的白话文和古代的白话文略微有所不同,明清小说四大名著就是古代白话文的,看起来还有不少文言词汇。而今天的白话文,就是普通话,文言词汇最少了。

以上来自百度知道

5. 古人说话都是用的文言文吗

当然不是,古代人一般说的话还是很通俗易懂的,读一读古代的白话小说《儒林外史》《红楼梦》,除去一些方言,基本上还是很好理解的。

当然文人士大夫在交流的时候和一般的下层百姓说话方式肯定会有区别,比如林如海、贾雨村,他们说话时是半文不白的,引经据典,和婆子丫鬟很不一样。

另外,古代的语言也在一直发展变化之中,上古时代非常通俗的口语,到了近代就变成了不易理解的“文言文”,这是很常见的现象,比如诗经中的民风。

白话文就是当时的口语,文言文则是书面语,但在不同的时代是不一样的。春秋战国时期是没有文言文和白话文的区别的,像《论语》就是用当时的口语写成的,但在 们看来却是文言文,在他们看来就是大白话。

直到后来才开始有了书面语和口语的分化,但是古代的口语和现在的口语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 们的表述方式是不一样,举个离 们时代近点的例子,像《红楼梦》就是用当时的白话文写的,可是依旧和 们现在讲的有很大区别

6. 古人说话是用文言文的吗

古人说话不用文言文。“语”和“文”是不同的两个概念。“语”,指口语,说话当然只有用口语了;“文”是指用文字记录的书面语了,写文章才用文言文。五四时期,随着白话文的出现,人们就把学习用中国传统书面语(文言)写作的文章的课程叫“国文”,而把学习用白话写作的记录口语的文章的课程称为“国语”。现在的“语文”这门课程中,有文言,有白话,所以称为“语文”课。

顺便说一下,因为口语变化太快,白话文可以方便一时的活人,但对于传播文化是非常不利的(你现在去读文革时期的作品,当时的流行术语太多,你现在读就非常困难),所以,古圣先贤用一套脱离口语的工具——文言来记录,只需要人们经过一段时间的专门学习就可以掌握,所以,文言是一套可以突破时空限制来传播文明的好工具,可惜,现在都被无知的后人给糟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