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最终都将活成自己讨厌的人,这是不是一件坏事?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0
首先应该谈的是,什么叫做活成了自己讨厌的人。在我看来,不是你活成了别人,而是说,那些你曾经很讨厌的东西,你曾经信誓旦旦地说“我以后一定不会变成这样的人”,但是当你进入了另一个人生阶段中,你发现,那些东西可以被接收了,也许不经意间,在别人看来你就是那个曾经你讨厌的人。

但这是一件坏事吗?

我认为不是的。至少,对于自己来说,这不是一件坏事。

在我看来,这个辩题的母话题是:“你是否满意现在的自己?”或者是“你是否讨厌现在的自己?”而我的答案,在19岁的这个时候,是明确的:我满意现在的我自己。因为我满意我自己,我觉得是所有我经历的东西成就了现在的我,所以所有的事情对于我而言都是好事。

有一个说法特别触动我:“你认为变成你讨厌的那个人是一件坏事,其实是因为年轻的你对未来的恐惧。”我也承认,是的,我害怕,我恐惧,我不知道未来的我会变成样子,会不会真的变成我讨厌的人的样子。虽然不知道以后会变成什么样子,但是回首短短的19年的人生经历,我依然讨厌着我从前讨厌的人。比如说,我小时候讨厌在公众场合吸烟的人,我现在依然讨厌。所以其实一些明确的价值判断的,明确的是非观的东西,我认为是不会因为你是否给自己找借口而变化的。所以罗振宇老师所说的:“成长就是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之间的那条沟,你摔倒了,那叫挫折,你爬起来了那叫成长。”但是主观世界不仅仅是你对善恶美丑是非荣辱的知道,而是一种认识、判断,如果那个是正确的,那是任环境如何变化都不会改变的(我希望自己不会改变)。如果那些我曾经认为是错的东西,未来有一天我去做了,那么可能我就不满意自己了,也就是说,变成这样的自己曾经讨厌的人,就是一件坏事。

还有一种讨厌的可能是,我曾经认为自己接受不了的事情,所以我讨厌它,但是我现在接受了,那我是不是就变成我讨厌的人呢,这是不是一件坏事呢?在这个角度来讲,我认为不是的。就像很多人所说的“长大了,你会更加认识自己,会更加包容别人”“我们想生活妥协是为了我们能得到我们想要的东西”“小时候的讨厌不是长大以后讨厌的标准”,也许这就是就是长大了,宽容、理解、妥协在我看来,这都是长大的近义词。成长的本质是改变,原来你狂热的,现在你不喜欢了,原来你所讨厌的,现在你可以接受了。我曾经接受不了我变得平凡,现在我接受了,也许有人说“你被生活的苟且浇灭了你梦想的火花,你只是在为你的无力感找一个心安理得的借口!只有坚持自我的人才会变得与众不同!”但是人总是要生活下去的啊。我还年轻,我也有梦想,我有想要颠覆的东西,我知道这个目标很难,我也不想沦为平庸,但是我希望无论最后我有没有实现现在的雄心壮志,我都能无怨无悔的说:“我改变了,但这不是一件坏事,我很满意此时此刻的我自己。”

最后一句鸡汤:“There is a Crack in Everything, That's How the Light Gets in 。”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