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还有多久中考?

2022 8月31日初二,还有多久中考?

第1个回答  2022-09-24
由于各地区的中考时间不同,以河南省为例,2022年河南省中考时间是6月22日-24日,距离中考时间还有75天。
考前要积极休息,不打疲劳战,给自己一个好心情;
以一个积极的心态对待考试,考前给予自己积极的暗示来缓解压力,比如给自己说:"我是全市最棒的学生","我一定能考上","没问题,我是最优秀的!""我来这里就是为了考高分的!"
饮食上在中考前不要大鱼大肉,也不要过度节食,多吃清素的东西,另外注意饮食卫生;
珍惜发卷之后,开考之前的五分钟,仔细检查试卷是否有问题,如有问题举手向老师提出换卷子,放松心情,保持冷静;
认真审题,仔细答题,先易后难。不要觉得试题简单而不认真思考就轻易下笔,也不要觉得试题难而慌乱;
学会利用精神胜利法,对于很难的题,没思路的不要紧张,要这样想:我难人难,我不畏难;我易人易,我不大意;
中考做完卷子后要认真检查,但发现错误一定要仔细演算,有把握的再改。
第2个回答  2022-09-24
还剩300天左右。
中考时间为6月20—21日。中考文化课考试于6月20——21日进行。6月20日上午9:00至11:00,语文;下午14:00至16:00,数学;下午16:50至18:10,道德与法治、历史 (合卷)。21日上午9:00至11:00,物理、化学(合卷);下午14:00至16:00,英语。

中考准备

到了中考前一天晚上,与平时一样的时间睡觉,切记不要过早睡觉,睡不着,反而影响情绪。如果这时按时睡觉也睡不着,顺其自然,只要有良好的心态,即使少睡几个小时,也不会对第二天的考试有多大影响。

早、中、晚三餐的时间要与平时时间一样,吃的东西也要和平时一样为好。没有必要在这一天加强营养,只要食欲好就行。但要注意饮食卫生,不吃不洁净的食物,不吃或少吃冷饮。
第3个回答  2022-09-25
初二还有多久中考?初二一桶考试前还有很长一段时间,因为每一个地方的学制是不一样的,有的初中是三年,有的地方除了是四年,所以说这个时间不好确定,要看你当地的是什么样的学制才能去推断你中考的时间。
一,现在是初中二年级,到中考的时间,如果你是初中三年制的话,那就是还有一年时间六初三这一年要好好的努力,好好的努力,好好的学习,好好的加很关键,为你考上一个理想的高中,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现在是初二,如果是四年制的话,到中考还有两年的时间,还有初三和初四,所以现在努力还很来得及,还有两年的时间,好好的科普,努力学习,为你将来考上一个好的,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两年其实一晃而过,必须要努力,加油。
三,初二无论有多久,中考最好中的目的还是考一个理想的高中,考上一个好的高中,对你将来以后考大学是事半功倍的作用,所以中考一定要好好的准备,无论时间长短,自己要努力,就会有一个理想的高中在等着你。
四,初二对于中考,无论是一年也好,还是两年也好,时间都是过的很快,这一利用这一年或者两年的时间,好好的努力,好好的加油,只有有刻苦努力,只要把你所学的知识点全部掌握了,你才能考上理想的高中,你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努力刻苦学习,只有刻苦努力的学习,才能好好的迎接中考。
总之,初二离中考的时间也就是一年或者是两年,这要看你自己的学制,看你当地的学制,无论时间长短,只要你努力刻苦的去学习,就会有一个好的高中在等着你,加油,祝你成功!
第4个回答  2022-09-23
相信很多家长都听说过这么一句话:“四五年级是道坎儿。”

很多孩子在初中暴露出的问题都和这个阶段埋下的隐患有关。

四五年级是孩子情感、情绪的突发期

孩子一般在10岁左右自我意识开始崛起,他们强烈需要父母的的尊重,需要父母把他们当作大孩子。

但很多父母不了解孩子这一心理,仍把孩子当小孩子看待,因此这一时期的孩子,常常因为得不到父母的尊重和理解,而故意与父母作对。

家长不要认为孩子故意与你作对,只是单纯的不听话行为,其实背后隐藏着孩子渴望你理解、渴望你尊重的深层原因。

自我意识正处在形成期,他们对事物有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且总是固执地认为自己才是对的。

但由于生活和社会经验的不足,孩子的观点和看法往往是不全面的,或是错误的,因此,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也会让孩子的情绪、情感发生很大的变化。

孩子会出现“烦死了”、“好烦呀”之类的话语,而且这类话语的数量会一直上升。

孩子的烦恼并不仅仅是针对玩具、衣服、发型,或者是课外读物,他们需要的是父母的理解和尊重。

当孩子真正得到理解和尊重之后,他的一切消极、叛逆的情绪都会消失。

正处于情感的突变期,他们容易生气、发火,但他们也容易感动。与送给他们昂贵的礼物相比,父母的理解和尊重更能让他们感动。

四五年级是孩子厌学情绪的高发期

四、五年级是孩子厌学情绪的高发期,很多孩子开始讨厌学习,讨厌写作业,甚至对父母常说的“要好好学习”等话也会表现出强烈的反感。

这与孩子的自我意识形成和思维能力的发展有关。

孩子的思维能力迅速发展,他们开始有了自己的独立思维,他们开始思考:我为什么要学习?学习不好能怎样呢?

由于自我意识刚刚出现,这时候的孩子固执地认为,自己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

这时,父母的唠叨和命令不仅会令孩子感到厌烦,而且会给他们一种错误的信息:学习是一件很艰苦的事情,他在为父母而学习。

在这种错误信息的感染下,孩子就会产生厌学情绪。

而且,到了四、五年级,学习难度不断加大,很多孩子都会感觉到对学习力不从心。

如果父母还总是不理解孩子,甚至是斥责、打骂孩子,那孩子只能是厌恶学习,从而产生很强烈的厌学绪。

四五年级是孩子学习成绩定型的关键期

多年的调查发现,四、五年级是孩子学习成绩定型的一个关键期——

那些成绩好的孩子中,大部分学习成绩会一直保持“好”的记录;而那些成绩不好的孩子中,大部分孩子的学习成绩也很难变得出色。

在孩子读三年级之前,家长可以多问快乐、少问学习,但到了四、五年级,家长就应该多关心孩子的学习状况了。

这种关注并不意味着家长要更多催促、督促孩子学习,每天都要对孩子提及学习的事情。

而是说,在四、五年级这个学习成绩即将定型期,家长要拿出一定的精力,让孩子体验学习的兴趣、帮孩子建立起学习的信心。

四五年级孩子各种习惯的定型期

国外一位研究行为学的专家做了这样一项调查:

专家分别对小学四年级到高中三年级的数千名孩子进行测试,这次测试的内容包括知识测试、能力测试和习惯测试。

测试的结果令这位专家很惊奇,因为他发现,从小学四年级到高中三年级,孩子的知识得分和能力得分一直都在呈上升趋势,但他们的习惯得分却没有太大改变。

专家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孩子习惯培养的关键期是在小学的中低年级,而四或五年级是一个“分水岭”。

从习惯养成的特点来看,四、五年级是强化好习惯和改正坏习惯的关键时期,过了这个关键期,这些坏习惯将不会轻易改掉。

从孩子意志力的发展特点来看,尽管这时的孩子意志力发展还只是初步的,并且是不稳定的,但在这个时候,孩子的意志力发展开始由弱到强,由他律到自律过度。

孩子会通过克制自己,主动培养一些好习惯和改正一些坏习惯。因此好习惯的培养和坏习惯的改正都不是很困难的事情。
第5个回答  2022-09-25
初中毕业考试简称“中考”,是检验初中毕业生是否达到初中毕业水平的考试。
它是初中毕业证发放的必要条件,中国将这几科考试科目规定为国家课程的学科,全部列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范围。
中考在高考之后进行,具体时间各地自行确定。
多数是六月中下旬或七月上旬
北京市:6月24日-27日
天津市:6月19日-20日
上海市:7月11日-12日
重庆市:6月12日-14日
河南省:6月22日-24日
安徽省:6月14日-17日
云南省:6月16日-18日(文化考试)
6月19日-20日(信息技术考试)
贵州省:6月25日-27日
陕西省:6月18日-20日
江西省:6月17日-19日
山西省:6月20日-22日
吉林省:6月27日-30日
宁夏回族自治区6月28日-30日
海南省:6月25日-27日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6月19日-21日
福建省:6月25日-27日
青海省:6月21日-23日
西藏自治区6月24日-27日
“根据考生志愿,依据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的考试招生办法,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统一招生平台、统一填报志愿、统一录取、统一注册学籍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是检测初中在校生是否达到初中学业水平的水平性考试和建立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的高中选拔性考试。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主要衡量学生达到国家规定学习要求的程度,考试成绩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基本依据。已经实行初中毕业、高中招生“两考合一”的统一规范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把《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所设定的全部科目纳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范围,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每门课程,确保初中教育的基本质量。
也就是说,以往的“中考”是一考定输赢,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则是全科开考、学完即考,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建立有利于高中学校优质、多样、特色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考试评价、多元录取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