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个回答 2022-06-22
阿城写了三篇文章,分别是《棋王》、《树王》、《孩子王》。
《树王》写的不是一棵树,而是一个壮实的当地人肖疙瘩, 肖疙瘩为人热情,几乎没发过脾气。 知青们到了这个地方,要砍树、烧山、种有用的树,其中有一棵树非常的大,遮天蔽日,村民直说这棵树不能砍,之前有人试着砍过身体马上都出了问题。为了破除封建迷信,爱国小将李立一马当先执意要砍, 肖疙瘩阴沉着脸 的站在树前:“要砍就从我胸口这里砍,这树长的好好的,为什么非得砍它!”一看树砍不了,村支书上前对肖疙瘩一顿批评教育,树终于还是砍了, 树砍 了四天,肖疙瘩在树边坐了四天 。树倒后,肖疙瘩一个人回了家,从此后身体一天不如一天,慢慢的死了。
《树王》发挥了阿城一贯的文章特点,还是写知青们的事,文中有对砍树这件事的反思:“ 为什么要用有用的树去替换有用的树?” 肖疙瘩是个悲剧性的角色,不懂什么大道理,只是本能的知道,树也是老天爷栽种的,无缘无故的砍它是没道理的。在那样的时代,肖疙瘩还是被淹没了,哎,可悲,可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