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阴阳观看待人生问题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3-19
古人云:“不读周易,不能为将相。”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的。易经中谈论得最多的是人生问题:如何做人,如何认识世界,达到人与万物和谐。 “易”字的上面是日,下面是月,合起来就是易,研究天象——日和月,即阴阳的问题。那么何为阴阳呢?古代先哲们认识到天地人万事万物中有一个共同特点:每个事物都含有两个相对的东西。例如白天与黑夜、太阳与月亮、天与地、明与暗、男与女、吉与凶、祸与福……等,这就是阴阳。随着人们认识的不断发展 ,不仅认识到万事万物含有阴与阳相对立的两个方面,而且也认识到阴与阳之间存在着互根、互动、相生、相克以及相互转化等等关系,从而形成了朴素的辩证观念——阴阳观。那么阴阳观有包括那些思想呢?阴阳观包括了整体与部分,运动与联系,对立与统一,变化与发展,循环与发展,矛盾的思想观点。阴阳观反映了内蕴于宇宙万物运动变化的客观规律,有一位学者以阴阳观并用口诀的形式概括地表述了世间万物所服从的规律:
阴阳和则生;阴阳离则灭; 阴阳错则变;阴阳平则佳;
一阴一阳之谓道”,世界是由阴阳构成的。我们的老祖宗早在几千年前就已经明白了这个道理。然而现实生活中的我们总将它忘得一干二净,往往只看到阳(积极)的一面或阴(消极)的一面,当遇到困难挫折时总是怨天尤人,总是报怨自己活得很累、很无聊、很迷茫、不幸福„„其实是我们自己给自己找麻烦,好多时候,不妨拜读易经,学学阴阳的思维观点,它会使我们的心灵豁然开朗。
老子曾在〈道德经〉说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句话告诉我们看待处理问题是要综合全面考略,既要看到其中阳性(积极)的一面,还要看到阴性(消极)的一面,还要看到阴阳相互转化的一面,使事物向彼此平衡的合和状态。现实中的种种不如意其实大部分原因都在我们自己身上,只是我们最容易忽略的往往是我们自己。只是因为我们太喜欢计较,太喜欢比较,太爱慕虚荣,太爱痴想„„这些使我们背上沉重的包袱,试想背着一个巨大的的包袱走在漫长的人生路上,怎么能不累呢?太多太多时节就是因为我们太过于计较,处处苛责别人,这些使我们心情沉重,限于苦恼郁闷中,难以从中走出来。
吾日三省吾身。生活中需要我们不断自我反省,成功时不骄傲,失败时不气馁,从而走向人生的巅峰。我们的生活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充满波折。我们的一生就像一条起伏蜿蜒的波形图,难免从高峰跌落低谷,然而有的人却倒下了,有的却爬起来继续攀爬,直达高峰。这一个个谷峰与低谷就是我们生活中的得失,成功与失败。人生路不是平坦的康庄大道,路上充满了成功的喜悦,失败的泪水。然而我们往往有着“忘却”的天分,成功时洋洋自得,却忘了站得越高摔得越疼,摔下来后,还要怨天尤人,从此一蹶不振。很少有人摔下来后,站起来后会自我反省、总结经验教训,然后继续向下个高峰攀爬,这一次到达高峰时,不会再犯像上一次的的错误,会继续保持在高峰,或向下一个高峰攀爬。同时在走向成功路上往往会没有耐心,朝三暮四,这些使我们气馁、松懈,感觉成功是那么遥远,可望不可即。最后却只好埋怨自己,甚至埋怨他人社会,这却又能怪谁呢?生活只有不断自我反省成功与失
败,总结经验,才能使自己的路走得平坦一些。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有一个盲人住在一栋楼里,每天晚上他都会到楼下花园去散步。奇怪的是,不论是上楼还是下楼,他虽然只能顺着墙摸索,却一定要按亮楼道里的灯。一天,一个邻居忍不住,好奇地问道:“你的眼睛看不见,为何还要开灯呢?”。盲人回答道:“开灯能给别人上下楼带来方便,也会给我带来方便。”邻居疑惑地问道:“开灯能给你带来什么方便呢?”。盲人答道:“开灯后,上下楼的人都会看得清楚些,就不会把我撞倒了,这不就给我方便了吗。”邻居这才恍然大悟。生活中我们往往只追求收获,却忘了收获的同时要付出,。有舍方才有得,没有付出哪来的收获。只有付出,并为之努力,才能得到收获。有时付出与收获是不等的,可能收获大于付出,也可能得不偿失,但总体归结起来,我们付出了,我们无悔。虽然收获与付出成反比,但这又怪得了谁?只能怪自己不够努力,没有考略周全,没有及时应变环境的改变,但这却给我们上了一节充满意义的课程,使我们不断走向成熟,走向成功,为将来更大的收获打下坚实的基石,从这一方面来讲,我们收获大于付出。别太计较得失,牢记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生活中,我们都是趋吉避凶,趋福避祸,却忘了“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格言。祸和福都是相对的,当人身处困厄之际应该想到希望,因为事物之间的关系是动态的,随着外在环境的变化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事物就有可能朝着有利的方向转化。福祸是相生相克的,福祸就像是天上掉下馅饼,接住馅饼就是大运气好福气,被馅饼砸伤或砸死就是晦气,是祸患。福与祸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如,家庭突遭打击,变故,陷入困境,这是祸,但如果能从容,镇静,在困境中拼搏,奋起,那么,这又不失为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当然,在困境中一蹶不振,丧失信心,甚至失去生活勇气,那么,这祸就只能是祸了。
老子曾言:“不敢为天下先”。现实生活中我们总是把它当作一种软弱、消极的态度,而这恰恰相反, “不敢为天下先”是指谦让、不争。谦让、不争反过来受人尊重,敬为万民之首,站在他人之前。老子说“木强则折”,强调“贵柔守慈”认为柔弱的东西才是最强的,他以自然界中的事物作类比论证,老子他本人最喜爱的物象也就是“水,风,婴儿”认为他们才是真正的强者的存在,才能长久常保。而柔弱的东西都不喜欢去逞强,不喜欢去争斗,因此他们才能天长地久。所以类比到人的身上,老子也强调“人须柔弱”需懂得不争,也就是懂得“不敢为天下先”! 不敢为天下先就是进退有节。如毛泽东的军事思想的一个重要理论就是“游击战”,毛泽东形象的比喻,什么是军事?打的赢就打,打不赢就跑,这就是军事。日中则移,月盈则亏,盛极而衰,就是劝诫我们要进退有节。进退有节,人们常常想起的是以退为进、急流勇退等词语。提起以退为进,我们不禁想起卧薪尝胆,忍辱负重,胯下之辱,退一步进两步这些先人们留下来的典故。最有代表性的,要数“退一步海阔天空”的故事吧。这种海阔天空表示让自己有更多的回旋余地。只有进退有节,才不会使人生陷入进退维谷之境。
人生在世,我们总是要与人打交道。在交往过程中有喜有忧。诚信待人,是沟通的前提,将心比心,只有互相尊重,才能更好与人沟通。与人相处,总会因为种种原因闹矛盾,闹矛盾不要紧,重要的是我们要如何解决矛盾?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就告诉我们人与人相处在不经意间就会发生许多矛盾,处理人际关系要谦虚、宽容、谨慎。有句俗话是这样说的:“难道一条疯狗咬了你一口,你还要回咬一口吗?”生活中我们总会被别人误解冤枉,难道
http://wenku.baidu.com/link?url=HiB-6N7wFIOQG0L-XkMTnHYbhfjQkAwmrW1dhxkX1Y4ukSu23fcVuuoCWpYHZcUKrYXv6N82QAQFeuKy4KRnjj5DOy76evPK9DWFhCfTxYS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