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岁孩子被骂出抑郁症!“哭穷”教育的危害,远比你想象的大得多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24

“女孩要富养,男孩要穷养”的观念害了多少人?

养男孩和养女孩的确有区别,但所谓的“穷养”和“富养”并不只是物质上的,还有精神上的。比起,物质的富养,精神的富足,才更能给孩子安全感。

刚开学,朋友小憩带着12岁的孩子却跑遍了杭州的儿童医院!起初以为是孩子不适应入学,渐渐地才觉得孩子的精神有些蹊跷。

老师向她反应,孩子上课不听指挥,注意力不集中,不和同学交往,经常喊名不应答,这才引起了她的注意。

去了两家儿童医院,最终得出的结论如出一辙:孩子患了交流应激障碍症,也就是抑郁症!医生建议:减压,多让孩子接触大自然,多和他交流。同时,需要去心理科找专业的医生做语言训练。

小憩抱头痛哭:“我怎么也没想到这种事会降临到我的头上……”

回想起暑假期间,孩子的日常,她总是自责以说:“都是我害了他!”神兽归笼,本是件开心的事,但对于小憩来说,却是晴天霹雳。

青春期的孩子本就叛逆,暑假期间又没有报补习班,两个多月都是在家里度过。前些天她还抱怨,现在一看到孩子就头疼。

每次自己心情不好也会向他抱怨、发火,有时候,甚至觉得孩子是个累赘。但每次发火过后,却又忍不住心疼。

就这样,从嫌弃到内疚,令人始料未及的是孩子在这个过程中把自己的悲观情绪、对生活的抱怨,全部转嫁到了孩子身上。

12岁的孩子自制力本来就不强,让他脆弱的心灵雪上加霜。

“哭穷”不止是向孩子诉说生活的不易,更多的还是抱怨物质的拮据、思想的颓废、生活的苦闷。成年人都承受不了的困难,父母又怎能忍心让一个孩子去分担?

近日,轰动全网的北大学子吴谢宇弑母案一审公开宣判,庭审记录着他作案的全过程。

但对于吴谢宇来说,弑母是“帮母亲解脱”!

老师、同学对 吴谢宇的评价也非常高,称他是学霸、学神!为何如此优秀的孩子,会走上弑母这种大逆不道的路呢?

据悉, 吴谢宇父亲得重病去世后,留下他和母亲相依为命。母亲的日子过得苦啊,就经常找他诉说,他就像母亲倾诉情绪的“垃圾桶”,直到再也承受不了然后彻底爆发,导致悲剧发生……

抱怨、“哭穷”会伤害孩子的心理,专家提示:哭穷教育对孩子是弊大于利的。

“哭穷”教育到底会对孩子造成哪些危害呢?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犯罪心理学家马皑表示:“他会自卑,会认为自己由于贫穷而不敢和别人交往和交流,格局上就会变小。甚至会出现过激、抑郁、偏执、压抑等系列心理变化,其结果是影响他的人格。”

只可惜,在传统观念里,父母没有意识,总以为日常碎碎念是与孩子的正常交流,却忽略了年龄因素。

教育家李玫瑾曾说过:“孩子的问题往往是成年人造就的,孩子的每种心理或行为问题,一定和父母的行为有关,和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关。”

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就是流行病,以至于许多年后,每每想起,还会隐隐作痛。

其实,做父母是一门活到老学到老的艺术,初为人父母,只有掌握孩子的生长规律,才能跟上孩子的步伐,一起成长。

因材施教,不只是嘴上说说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