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如何诠释责任与诚信二者的关系?

请文明的,用书面语表达..

第1个回答  2012-12-02
诚信是公民道德的一个基本规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明礼诚信作为道德规范之一,起着基础和决定性的作用。所谓诚信,诚,即真诚、诚实;信,即守承诺、讲信用。诚信的基本含义是守诺、践约、无欺。
一个诚信的人必然是一个具有责任意识的人,一个诚信的社会也必然是一个敢于负责的社会,一个诚信的政府,当然是把责任放在第一位的政府。当代中国社会正在不断地转型,社会思潮异彩纷呈,各种道德信仰和价值正通过信息社会相互激荡,强烈地影响着社会生活,同时也影响着社会的道德风尚。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灿烂文明史的国家,中国的传统道德不仅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的社会心里,也正在以普世的名义向外域传播。诚信作为道德体系的基础和法律原则的帝王条款,他的直接指向是道德规范的顶端,即责任和责任意识。所以,诚信与责任是道德体系中起点与终点、基础与目标之间的关系。诚信的基础性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诚信是立人之本意识
人无诚信则无以立足,行事则无所通达。可以说,诚实守信是我们每一个公民做人立世的根本道德。在中国古代社会,人们往往把无诚信之徒斥之为“非人”而加以鄙视和谴责。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并把“言必信,行必果”作为规范弟子言行的基本要求。人们常说“诚则灵”,“精诚所致,金石为开”。这说明诚信道德是做人处世的基本要求,是处理人际关系的精神纽带,是行事通达的重要凭证。
(二)诚信是齐家之要意识
家无诚信不和睦。就公民的家庭关系而言,无论是父母、夫妻、子女,还是兄弟、姐妹之间,只有诚实无欺、信守诺言,才能和睦相处、团结合作、互相爱护、互相关心。中国传统道德认为,夫妻关系是家庭关系的基石,若使家庭关系和睦稳定,夫妻就要恪守诚信。古人云:“夫妇之道不可以不久也,故受之以恒”;“父子为亲矣,不诚则疏”,讲的均是诚信乃齐家之要。重温传统家庭诚信美德,对于现代家庭和睦稳定,不无借鉴意义,应该辩证“扬弃”,与时俱进,发扬光大。
(三) 诚信是兴业之宝意识
业无诚信不兴旺。中华传统美德认为,诚信是从事各行各业者之道德准则,也是各行各业兴旺发达的道德保证,可谓无价之宝。不讲成信,事业就会萎缩衰败。无数事实证明:“祸莫大于无信”。恩格斯早就高瞻远瞩地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愈发展,它就愈不能采用作为它早期阶段的特征的那些琐细的哄骗和欺诈手段。这些狡猾手腕在大市场上已经不合算了,那里时间就是金钱,那里商业道德必然发展到一定的水平。”其实,西方早就有个说法,叫做“诚信是最好的竞争手段”。从一定意义上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是一种法制经济,也是一种道德经济,因而需要诚实守信。
(四)诚信是交友之道意识
人无诚信则无友。我们每一个公民在结交朋友时,都会把诚实守信作为基本价值之一。因为诚信是交友之基石。孔子的弟子子夏提出:“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可见诚信是人与人之间交往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也是社会安定和发展的基础。《吕氏春秋》说:“交友不信,则离散忧愁,不能相亲”。是从反面把诚信提升到一个很高的层次来认识,突出了诚信在交友中的重要性。
(五)诚信是为政之德意识
国无诚信不稳定,世无诚信不安宁。古人认为,能否立信,能否取信与民,是关系到国家兴衰、天下是否太平的大问题。晋文公说:“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庇也”。荀子从国家强弱的角度,强调了诚信在政治生活中的重要性。他说:“政令信者强,政令不信者弱。”“故用国者,义立而王,信立而霸,权谋立而亡”。所以,作为公民中的领导者必须视诚信为为官之官德,为治国之珍宝,立诚信,取信于民。
当然,在当下社会转型期,诚如《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社会的一些领域和一些地方道德失范,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见利忘义、损公肥私行为时有发生,不讲信用、欺骗欺诈成为社会公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现象严重存在。正因为如此,当三聚氰胺成为杯中之毒,当救命之药成为夺命之药,当安身立命之屋瞬间轰然倒地,当上大学也可以顶替,当学术也可以造假,当谎言也可以欺世等等之时,诚信与责任俨然成了社会的稀缺资源。
60年的中国,是个正在崛起的大国,成就让世人惊讶和瞻目。我们建国60年的道德流变也表明诚信与责任对社会的重要作用。60年中,我们经历了夫妻反目、父子相残、整个社会诚信崩溃、亲朋好友以告密为生存之道的十年浩劫,我们也经历了拨乱反正,思想、被压抑的人性和被摧毁的道德得以解放,被扭曲的诚信意识与责任意识再一次被发扬光大的大好时机。因此在当下,如何进一步提升公民的诚信意识,进而增加公民的责任意识,就显得至关重要。
第一,要深入开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教育,不断培育和提升公民诚信意识和责任意识。培育和提升公民的诚信意识,离不开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的理解与把握。因为诚信和责任是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和传统美德的积淀与升华。在安庆的历史上也留下了无数关于美德的佳话,比如张氏宰相让墙六尺的胸怀足以让道德的光芒在安庆这片土地上熠熠生辉。
第二,要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吸取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阶段,在创造了辉煌业绩的同时,也迸发出了惊天地、泣鬼神的精神力量,形成了各具特点的精神财富,这也是升华诚信道德和责任意识的重要源泉。另外,一个民族的道德建设,离不开世界文明的大道。当前,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我们要充分利用这种机会和有利条件学习和借鉴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国家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广泛吸收世界各民族的优长,不断升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加强公民的诚信道德建设。
第三,要充分发挥国民教育、大众媒体、文学艺术、体育活动的作用,从学校教育和社会舆论的角度为培育和提升公民的诚信和责任意识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氛围。学校教材和各类文艺作品都要热情讴歌人民群众的良好道德风貌,唱响社会主义文化主旋律,以自己独特的形式和艺术魅力弘扬时代精神,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高全民的道德素质,陶冶人们的道德情操,塑造人们的美好心灵。安庆人可以利用举办大型文化艺术活动的形式,进一步宣传、推动公民诚意识和责任意识的发展。黄梅戏艺术节就是提升城市形象,促进公民道德建设的一个最佳平台,安庆要利用浓郁的人文气息,多多创办一些文化活动,体育活动,以活动为载体,以创建文明城市以要求,让安庆自然而然的生发出社会和谐、市民明礼、政府与人民互信的美好局面。
安庆,国家文化名城,这里人杰地灵,这里具有优良的道德文化传统。宜城不仅适宜建城,更是因为这里淳良的民风,深厚的文蕴,以及诚信待天下的纯正良心。前段时间,安庆小龙山和巨石山更名之争,更加突显了安庆人的社会责任意识,我们抛开名称变更本身的对与错,而公民参与对安庆文化的思考与关注才是最有价值的所在。而这样的责任意识离不开政府的清明与诚信。一座城市的人民积极为公共事务建言献策,那是公民责任意识的彰显,一座城市如让人噤若寒蝉,则是公民责任意识的凋零。而安庆则树起了政府与市民彼此诚信的光辉典范。
一座文明的座市,必然要做到物质文明,经济文明和政治文明,而前提是——必须有一个以诚信为主流价值的市民社会,有一个敢于负责于民的清明政府。安庆,已经做到,而且会做得更好!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