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悲剧:80年代月赚30亿美元,扼杀微软,失败后隐藏了什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6-30
王安的悲剧:80年代月赚30亿美元,曾有机会扼杀微软,失败后隐藏了什么
在20世纪80年代,王安公司每月收入高达30亿美元,曾经有机会扼杀微软,但最终却以失败告终。这个华人在美国的科技奇迹,究竟隐藏了什么样的故事呢?
王安,1920年出生于上海,16岁以第一名成绩考入上海交通大学电机系。在淞沪会战期间,他流亡到西南大后方,与其他同学一起为国民党设计无线电设备。1945年,他被派往美国学习技术。
在美国,王安选择了哈佛大学的研究生课程,学习更先进的技术。他发明了磁芯内存,这是一个划时代的发明,完美地解决了电脑存储的问题。磁芯内存很快成为了新电脑的标配,王安也因此获得了部分使用专利。
1960年代,王安公司横空出世,他开始与IBM这样的巨头竞争。尽管面临巨头的压力,王安依然坚持自己的公司能与IBM抗衡。他意识到个人电脑将成为新的风口,但王安却误判了方向,他认为发展个人电脑没有前途,将公司战略定位发展与个人电脑不相容的高价位机器。
然而,王安公司并没有自己的软件团队。他错过了个人电脑大行其道的风口。遭到市场痛击的王安,终于放弃了自己一生引以为傲的用电晶体制作的洛赛台式机,开始转战个人电脑。
王安犯的第二个错误是让儿子王烈接任公司。王烈虽然技术扎实,但他缺乏御人于心的手段和使企业起死回生的管理能力。王烈接手后,粗糙的管理迫使大批电脑精英纷纷离职。王安公司市值大跌,一年亏损4亿美元。
弥留之际的王安换掉了他的儿子,启用了素有"企业修理工"之称的爱德华米勒掌管企业,但最终王安公司还是在1992年彻底破产。
王安无疑是最有可能登顶世界首富的人物,但最后却倒在了进击的路上。他刚愎自用,不自量力,非要以卵击石,没有摸准市场脉搏,走错了路。同时,他囿于中国人的家族观念,不能大胆选用卓越经理人来掌舵,导致大量科技人才流失,这是王安公司被后浪拍死在沙滩上的最大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