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姑河的自然地理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2

概述
美姑河发源于大凉山南麓,自北向南流经美姑县境内的洪溪、维其沟、觉洛至巴普后折向西南流,于牛牛坝纳入年渣老河,至美姑大桥汇入乌坡河后折向东流,至柳洪改向东南,经雷波县的莫红、老木沟等地后汇入金沙江。干流全长170公里,落差2983米,集水面积3183平方公里,河口多年平均流量59.4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径流量18.7亿立方米。
美姑河从维其沟至河口,河道长120公里,落差1615米(高程2024米~409米),河道平均比降13.5 ‰ ,水能资源蕴藏量64万千瓦,拟定开发容量53.6万千瓦,占全省的0.47%,是凉山州重要水电开发基地,也是四川省不可多得的中型水电开发基地之一。 维其沟至美姑大桥段,河道长65公里,沿河河谷地形束放相间、水流平缓,平均比降9.7‰,有修建调节水库的地形地质条件。
美姑大桥至河口段,河道长55公里,平均比降18 ‰,河流穿行于高山峡谷之中,水流湍急,跌水连续不断,其中尤以尔其至柳洪13公里河段,比降高达30.5 ‰,构成了引水开发的有利条件。 美姑河 的径流主要由降雨形成,也有一定的高山融雪补给。降雨的年内分布是:4月降雨开始增多,5~10月降雨约占全年87%,10月以后直至翌年3月,降水逐渐减少。径流随降雨和气温的变化而变化:4~5月由降雨及融雪补给,6~10月主要由降雨形成,11月后渐以地下水补给为主。
据美姑水文站1959年6月~1993年5月共34个水文年资料统计,多年平均流量为33.7立方米/秒,折合年径流量10.6亿立方米,年径流深661毫米,年径流模为21.0L(s·km)。美姑站的年径流具有年际变化较小的特点。该站丰水期6~10月占全年径流的78.6%,11月至翌年5月仅占全年的21.4%。最小水流量多发生于3、4月,历年实测最小流量4.02立方米/秒,发生于1963年。 美姑河 洪水由暴雨形成,洪峰形状尖瘦,洪水过程陡涨陡落,涨洪历时一般4~6h,最短仅2~3h,峰顶历时20min左右。年最大洪水多为单峰过程,一般1~2d,连续洪水历时约4~5h。
据美姑水文站1959~1993年35年资料统计:年最大流量最早出现在5月(1978年5月26日),最晚发生于9月(1982年9月19日),历年中年最大洪水发生于5月1次、6月11次、7月14次、8月4次、9月5次。以6、7两月最多,约占总次数的71.4%。实测年最大流量系列的最大值为1410立方米/秒(1987年7月20日),最小值为326立方米/秒(1961年8月2日和1978年5月26日),两者与多年平均值683立方米/秒相比分别为2.03及0.48倍。 美姑河流域 地质构造复杂,褶皱、断裂发育。岩层含灰岩、砂岩及易被风化侵蚀的沿线岩和粉砂岩。美姑大桥以上属高原丘陵山区。流域内除河源有部分森林外,其余地区植被覆盖较差,土壤裸露,水土流失严重。汛期雨季时,地表径流对表土的冲蚀、河谷两岸的塌方及泥石流为河流泥沙的主要来源。据美姑水文站悬移质测验资料统计,多年平均输沙模数达1180吨/平方公里。
据美姑水文站资料统计,多年平均年输沙量190万吨,多年平均含沙量1.80千克/立方米,实测最大含沙量331千克/立方米(1983年5月30日)。输沙量年际变化较大,最大年输沙量499万吨(1983年),最小年输沙量76万吨(1978年)。输沙量年内分配极不均匀,绝大部分集中在汛期(5~9月),多年汛期平均输沙量占全年输沙量的97.4%。
美姑河悬移质最大粒径1.26毫米,平均粒径为0.075毫米。悬移质矿物成份主要由粘土组成,其次为石英、长石。 美姑河流域 属川西高原气候区。具有“冬寒、春干、夏凉、秋润”的山区气候特点。由于域内地势高差悬殊,立体气候特性也较明显。上游分水岭处为亚寒带高寒山区,积雪时间长。随着高程降低气温渐升,至金沙江汇口处为亚热带气候,干热少雨。流域内年降雨量大致由西北向东南递减。
据美姑气象站历年资料统计,多年平均气温11.4 ℃ ,极端最高气温32.3 ℃ (1979年6月3日),极端最低气温-10.7 ℃(1975年12月14日)。多年平均年降雨量817.00毫米。最大一日降雨量为66.9毫米,发生于1974年7月27日。多年平均年蒸发量1736.3毫米(20cm蒸发皿观测值)。多年平均相对湿度73%。多年平均风速1.8米/秒,最大风速20米/秒,相对风向ESE(1988年11月)。最大积雪深20cm(1961年2月15日)。 美姑河流域 位于云贵高原与川西南山地过渡带,东北部与四川盆地毗邻,属大凉山系,最高峰为东北部大风山,海拔4042米,最低处为美姑河与金沙江汇合口,海拔440米。一般高程2000米左右。山脉走向与构造线展布大体一致,呈南北和北东向延伸。测区内地势陡峻,高低悬殊,深切“V”型谷多见。根据成因类型,形态特征结合我国山岳分类标准,本区地貌分为:剥蚀构造地形、侵蚀构造地形、构造溶蚀地形和侵蚀堆积地形。
美姑河流域自震旦纪以来的沉积盖层较齐全。测区除石炭系外,各系地层均有分布,其中以古生界地层分布最为广泛。
美姑河流域大地构造位于“扬子准地台”西部,地处四川西南部“川滇南北构造带”与四川盆地“新华夏系沉降带”的交接地带。测区挟持于刹水坝——马颈子断裂与普雄河断裂之间,属凉山拗褶带的东亚区。主要构造线受南北构造控制,兼有北东向、北西向、北北西向及北北东向构造。
美姑河流域挟持于西部则木河——西昌——冕宁强地地震带和东部马边——盐津——大关强地震带之间,区内据有历史地震记载以来,并无强震发生(M>6级),属外围西部及东部两强震带的影响波及区。
美姑河流域受岩性、水文地质条件及构造的影响,不良的物理地质现象较发育。主要类型有泥石流、滑坡、崩塌等。
美姑河流域旱、雨季分明,气候的水平和垂直分带明显。这种降雨集中,气候分带和本区固有的深谷地形,对地下水的交替循环有明显的影响。金沙江是测区地下水排泄的最低基准面。区内分布有松散岩类孔隙水、基岩裂隙水、碎屑岩裂隙水及碳酸盐类裂隙溶洞水四大类。
美姑河流域天然建筑材料主要分布在沿河较开阔地段及山间盆地之间。储量较为丰富,混凝土粗骨料、块石料及土料,均可就地取材。 美姑河以其优美的姿态形似一条巨龙,蜿蜒在崇山峻岭间,流经之处,庄稼茂盛,树木成林,它以甘甜的乳汁培育着世世代代安居在河畔的彝族人民,也为后世留下了许许多多美丽动人的传说故事。听老人们说,美姑河以前没有统一的名字,按流经之处地名而取名,所以美姑河就有十多个名字,而每个地方的美姑河的名字都有着一段动人的故事。在龙门乡的哈古村,美姑河被称之为哈古依达。“哈古”是地名,“依达”指大河沟。河流把当地的村庄围成一个大半圆,相当于给居住在这里的村民打下了一道水墙。一方面给当地村民饮水、灌溉带来极大的方便,另一方面,为村民的安全起到了天然的防御作用,从来没有一个强盗从哈古村盗走过任何一样东西。相传,有一次,彝族英雄支格阿龙的妈妈路过哈古依达时,因为无法过河,沿河寻找路径时迷了路,后因过度饥饿,昏倒在河畔,幸被当地一牧人发现,纯朴善良的村民把她救了回家,并杀猪宰羊款待一番后,帮她顺利渡过了美姑河。支格阿龙得知后,骑着飞马来到了哈古依达,为了感激村民的救母之恩,放出飞马把狭窄的河谷踏平。从此,给当地村民过河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至今,支格阿龙飞马的脚印还深深地烙在哈古依达一大石头上,哈古依达一段河谷宽达五十至一百多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