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寒心!有3亿人,已不配活在这个社会?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8
2020年8月17日,黑龙江哈尔滨,一位老人去乘公交车,因为没有智能手机,扫描不了健康码,遭到公交车的拒载。公交司机对他说:“扫健康码是公司规定,你不扫码我不敢开车。”乘客们对他说:“下去吧,不要影响大家上班。”随后闻讯赶来的警察,将老人带离了公交车:“没有健康码无法乘车,这是政府规定。”这次拒载事件,司机和警察有错吗?没有,他在按规定办事。大家都没有错,但是老年人好可怜。

当今这个社会,是一个智能手机社会。出门坐车要扫码,出门买菜要扫码,出门住宿要扫码,医院看病要扫码,银行办卡要扫码,吃饭点餐要扫码,远出买票要扫码,政府办事要扫码,如果没有智能手机,或者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真的是寸步难行。2020年4月28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了《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民规模为9.0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4.5%。也就是说,中国还有5亿人不上网。这5亿人里面,除去儿童和特殊群体(如残疾人)外,还有3亿准老年人和老年人不会上网。这3亿准老年人和老年人,就这样被遗弃在了智能社会之外。越来越便捷越来越高效的社会,其实是一个对老人越来越不友好的社会。

有的人会说,互联网时代,老人不会用智能手机,子女可以教老人学呀。但你有没有想过老年人学习新的知识有多困难,毕竟人上了年纪脑力就退化了。而且,话说回来,就算老年人的脑子还好使,但他们没有兴趣学习智能手机,或者不想花心思学习智能手机,是不是就不配出门坐车了?是不是就不配去医院看病了?是不是就不配去餐馆吃饭了?是不是就不配出入任何场所了?他们不过是不会用智能手机而已,难道就不配活在这个社会了吗?他们也年轻过,也为中国流过血汗,也为中国奉献过青春,凭什么老了不会使用智能手机,就应该被社会遗弃,就应该从公共场所消失?这个社会,搞得好像不用智能手机就是一种罪。可世上有哪条法律规定:每个人进步的方向必须是一致的?

这个社会是讨好年轻人的,这个社会也是围绕年轻人运转的,智能手机的出现,给年轻人带来了不可斗量的红利,但与此同时,也造就了一条护城河,把老年人拦在了城外。这些老人就活该被拦在门外吗?不应该,这不是一个文明社会应该做的事情。什么是文明?《中国青年报》有段话说得特好:“文明就是一代人为另一代人考虑,只有掌握话语权的这一代人,为曾经呵护他们但如今失去话语权的上一代人考虑,文明才能绵延不断生生不息。文明就是多数人为少数人考虑,只有当处于强势地位的多数人,不断为处于弱势地位的少数人考虑,文明才能宽广浩瀚强健有力。”真正的文明,不是抛弃那些跟不上时代脚步的人,而是保障他们可以选择“慢”的权利。真正的文明,也不是少数必须服从多数,而是多数要照顾少数。

时代进步得太快了,我们应该等等老年人。作家周大新曾说:“在这个世界上,如果单从年龄层面上说,其实只存在三种人,即已经变老的人,即将变老的人,和终将变老的人。”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老的那一天,对老年人多一些善待,其实就是善待我们自己。这一代老年人不懂网络,这一代老年人不懂滴滴,这一代老年人不懂美团,这一代老年人不懂钉钉,可是等我们老了,我们也可能不懂6G,我们也可能不懂VR,我们也可能不懂AI,我们也可能不懂区块链,我们也可能不懂量子力学,如果时代每向前推进一步,就必须舍弃掉一部分赶不上的人,那谁又知道十年后二十年后,我们不会是被抛下的下一批?

当我们谈论老年人有没有权利不使用智能手机时,我们谈论的,既是现在的他们,也是未来的我们。特别喜欢一句话:“不要太责备孩子,毕竟我们也是这么过来的。不要无视老人,毕竟我们最终也会成为他们。”我们应该善待老人,善待老人就是善待未来的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