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认为:要跟老师搞好关系,孩子才能得到老师的重视,其实错了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5

每个家长都希望老师能够多关照自己的孩子,特别是班主任,许多事情都跟班主任有关,比如,孩子的座位编排、班干部的任命、优秀学生的评比、在校学习、生活情况、思想表现等等,在所有老师中,班主任对学生的情况最了解,所以,家长对班主任特别上心:电话号码是肯定要存的;微信一定要加的;逢年过节要问候的;甚至有送礼情况的发生……所有这些都是为了孩子啊,可怜天下父母心。

其实,家长这么做的原因,班主任、老师心知肚明,也能理解,这些做法或许有些作用,但是,作用不大,为什么这样说呢?

其一、 你这样做,其他家长也会这样做啊,你要班主任、老师怎么能够只看重你的孩子?

其二、 现在教育部门、学校对家长请吃、送礼等情况管控得非常严格,是红线,任何老师都不能触碰的,处罚非常严厉,你请吃、送礼是害班主任的,不但得不到关照,甚至是反作用;

其三、 有责任心的、正直的班主任也不会收受这些好处的,损害了老师形象不说,反而被家长瞧不起,很多家长对个别收受好处的老师非常反感,网络上喷老师的就很多。所以,为了彼此都好,上不得台面的事情还是少做一些。

那么,如何让班主任看重自己的孩子呢?作为老班主任,我对家长提一些建议,希望能够帮助到你们:

一、认真学习、努力拼搏的孩子才能得到老师的青睐。 在学校里,老师特别喜欢认真学习的孩子,会把更多的眼光和注意力对准这些学生,也会真心关照他们,给他们更多的鼓励和帮助:学生进步了,老师就有成就感,也会受到学校的奖励和表彰,能够得到领导的重视,以后评优、评先、晋级都是以学生成绩为依据的,所以,这些学生的成绩关系到老师的前途,老师能不关照学习好的学生吗?

二、聪明、懂事、有礼貌的孩子人人都疼。 老师也是人,对好学生自然关爱有加,看在眼里,喜在心里,也乐于帮助他们;而对调皮、不服管教的孩子特别头疼,恨铁不成钢,批评教育是免不了的,如果这些学生的家长不够通情达理,也不配合老师管教,甚至对老师的管教动不动闹到校长那里去,让老师不敢管,也不想管,那么,这些学生真的没有多大的前途,走上 社会 就容易吃亏。所以,真正明理的家长,也知道自己孩子的情况,巴不得老师能够管教好自己的孩子。

三、勤学好问的孩子容易得到老师的指点。 在学校里,学生碰到不懂的问题,或者遇到困难、麻烦,一定要多找班主任,多跟老师打交道,老师都会乐于指点和帮助,你进步了,老师就高兴了。多跟老师接触,至少也混个脸熟,关系好了,好处就多了,就跟 社会 上的人脉一样。而很多学生不喜欢跟老师打交道,躲着老师,表现得默默无闻,容易让老师忽略,甚至老师都不知道你叫什么名字,这样的孩子就难以得到老师的看重了。

四、品学兼优的孩子都是老师的宝。 如果你的孩子足够优秀,就会成为所有老师的宝贝。现在升学的压力让老师苦不堪言,各项指标逼得老师加班加点,领导、老师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那些品学兼优的孩子身上,就怕你出现了什么问题,成绩一退步,领导找老师喝茶,老师主动地、迫不及待地找学生询问:思想有压力了?生活不习惯了?被人欺负了?……比家长更心急,一定要找出退步的原因,跟学生一起探讨,一起解决问题,只有你下次进步了,老师才能如释重负。

五、家校的沟通和配合让你的孩子出人头地。 孩子是善变的,处在成长过程中的孩子麻烦不断,特别是叛逆期的孩子,不服管教,所以,家长要经常跟老师沟通,了解情况,共同配合,这样,才能帮助孩子 健康 成长。而有些家长,借口没空,或者也怕麻烦,怕花钱:跟老师沟通要请吃饭吗?要送礼吗?送少了,老师会生气吗?而送多了,心疼啊(其实,是你自己想多了),所以,干脆不跟老师联系了,甚至不知道自己孩子的班主任、各个科任老师是谁,这样的家长,真的是不负责任的家长,好像你的孩子不是自己的,是老师的。你说,对这样的家长,老师能高兴吗?

所以,孩子能不能得到班主任和老师的看重,跟家长无关,跟学生在校的表现关系重大。 孩子都是父母的心头肉,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学校能够得到老师的关照,希望他(她)能够学业有成,我是老师,也是家长,家长的心情和想法,我感同身受。但是,很多家长不明就里,心急如焚,看到别人发红包也发红包,看到别人送礼也送礼,搞攀比,结果搞得教学环境乌烟瘴气,教师队伍不够纯洁,这些跟家长也有莫大的关系,所以,还给教学一个良好的环境,净化校园风气人人有责,只有环境优良,空气清新,老师安心教学,学生努力读书,我们的孩子才有前途,我们的教育才有希望,我们的国家才能富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