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6
     

    我一个月前已经买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和《解读》,拿到手之后,自己只是粗略地读了一遍,没有细细分析。上午听省基础教育教学教研室史彩娥教授生动形象的阐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有了较深的认识。

      边听她讲,我边勾画自认为突出的重点。今天晚上我再次将《纲要》细细品读一遍,虽仍有一些自己不能理解,但还是有了自己一点粗浅的认识东西。

      比如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要以学生发展为根本,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坚持科学性与实效性相结合。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及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科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性与实效性,切实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

      ——坚持发展、预防和危机干预相结合。要立足教育和发展,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挖掘他们的心理潜能,注重预防和解决发展过程中的心理行为问题,在应急和突发事件中及时进行危机干预。

        ——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和关注个别差异相结合。全体教师都要树立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注重教育方式方法,关注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

        ——坚持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相结合。要在教师的教育指导下,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关注自身心理健康,培养学生自主自助维护自身心理健康的意识和能力。

        以上四项基本原则中,尤其是第三条,提出全体教师都要树立心理健康教育意识,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这说明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全体教师的事儿,而不是一发现某个学生有心理问题就推给心理老师。

      同时,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与实施指出:要在中小学校长、班主任和其他学科教师等各类培训中增加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内容,建立分层分类的培训体系。

    以上足以说明国家对全体教师心理健康意识普及教育的重视性。

    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他们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充分开发他们的心理潜能,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可持续发展,为他们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奠定基础。

    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是:使学生学会学习和生活,正确认识自我,提高自主自助和自我教育能力,增强调控情绪、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心理辅导,及时给予必要的危机干预,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总目标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具体目标指明了从哪些方面操作。

      在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中指出:切实发挥心理辅导室在预防和解决学生心理行为问题中的重要作用。

    我个人认为,心理辅导室在预防方面是可以起到重要作用的。比如通过简单的心理测评进行初步的筛选高危人群。虽然在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中提出:谨慎使用心理测试量表或其他测试手段,不能强迫学生接受心理测试。但我认为在学生知情自愿的基础上进行,严格遵循保密原则,保护学生隐私的情况下,不失为一种简便高效的筛选高危人群的方式。

    再具体看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了解心理调节方法,认识心理异常现象,掌握心理保健常识和技能。其重点是认识自我、学会学习、人际交往、情绪调适、升学择业以及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内容。

      初中阶段的具体教育内容包括:帮助学生加强自我认识,客观地评价自己,认识青春期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适应中学阶段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要求,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发展学习能力,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积极与老师及父母进行沟通,把握与异性交往的尺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鼓励学生进行积极的情绪体验与表达,并对自己的情绪进行有效管理,正确处理厌学心理,抑制冲动行为;把握升学选择的方向,培养职业规划意识,树立早期职业发展目标;逐步适应生活和社会的各种变化,着重培养应对失败和挫折的能力。

    具体内容的落实需要全体教师都应自觉地在各学科教学中遵循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将适合学生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有机渗透到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要注重发挥教师人格魅力和为人师表的作用,建立起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要将心理健康教育与班主任工作、班团队活动、校园文体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有机结合,充分利用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多种途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同时,学校要为家长提供促进孩子发展的指导意见,协助他们共同解决孩子在发展过程中的心理行为问题。这里的“指导”与“协助”,点名了学校的引领作用与家长的主体作用。所以,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与家长共同实施的一项教育。

    《纲要》还指出:要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关心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从实际出发,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减轻教师的精神紧张和心理压力。要把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师教育和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方面,为教师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提供必要的条件,使他们学会心理调适,增强应对能力,有效地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

    这是很贴心的事,在我所接触的同事及其他兄弟学校当中,确实有老师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

    反复读《纲要》,深深地感受到,要想科学有效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坚持科学性与实效性相结合。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性与实效性,才能切实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