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绘本搭起亲子沟通的桥梁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8
      前几天,有个妈妈跟我说,她儿子平时很自信,觉得自己哪哪都好。但是有一个问题让她很头疼,就是每当他跟别人起冲突时,犯了错误从来不愿意跟对方道歉,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谁劝也不听,还用挑衅的目光告诉所有人,我就是不说对不起你能把我怎么样?除此之外,我还见过相反的情况,有的小朋友犯错了,就怕别人觉得自己不好,眼神中总带着控诉:一幅“你让我道歉,是不是因为你不爱我了?”的样子。

        我们发现,在和孩子在沟通过程中,也会出现怎么说都行不通的时候,这是因为,一旦成人要处理问题,势必要站在孩子的对立面,让孩子产生压力或者敌对的感觉,这时候,我们就需要借助一些媒介的力量,来转化我们的对立关系,协助我们做好亲子沟通。有一本绘本叫做《我是个小孩子,我不想说对不起》,这本绘本既让小朋友看到自己的问题,也能引起大人的思考和反思。让读绘本的双方,都学会站在对方的角度上考虑问题,完美的避免了亲子之间因处理问题产生的敌对关系。

接下来呢,我们就来聊一下,怎样运用亲子阅读,这种简单有效的方式与孩子之间搭建起沟通的桥梁。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巧用绘本培养孩子的同理心

      在亲子关系中,具备一定的同理心,是十分重要的,它会让我们拥有一个稳定健康和谐的亲子关系。

      但是,由于孩子缺少生活经验,我们直接跟孩子说要学会为别人考虑,设身处地的去感受和体谅别人他们往往无法理解。这时,我们就可以通过绘本,来培养孩子的同理心。

      比如:绘本《南瓜汤》就是让孩子学会理解他人想法的故事。绘本讲述了猫、松鼠和鸭子三个好朋友住在树林的小屋中,每个人各司其职,天天煮出好喝的南瓜汤。可是有一天鸭子执意要抢松鼠负责搅拌汤的工作,大家争执不休,结果鸭子负气离家出走。松鼠和猫在担心与思念鸭子之余,也能够理解鸭子的感受和想法,最终决定原谅及容忍鸭子。

      我们在陪伴孩子阅读之后,可以模拟问题情境说故事,也可以一起讨论故事情节,把孩子带入到故事的角色中去体会角色的感受和想法,帮助“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学会换位思考,还可以把实际生活的出现的问题,通过角色扮演游戏创编新的故事情节,让孩子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另外,当我们在沟通中与孩子发生冲突时,如果孩子不想按我们的想法做,或他们并没有按照约定好的事情去做,与其责备孩子,说一些空洞的大道理,不如用绘本故事,引导孩子学会思考和理解,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绘本《一只脾气暴躁的熊》可以帮助孩子引发思考,到底该如何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想问题。故事讲的是:几只动物到山洞玩,把洞里睡觉的熊吵醒了,熊发怒了。为了让他开心,大家做了很多努力,但是熊都把他们赶出了山洞。后来,绵羊送熊一个枕头,熊能安心睡觉,才开心了起来。读完绘本,我们引导孩子思考,为什么只有绵羊让熊开心起来了?这样通过总结故事内容,孩子就能体会到要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那么,在遇到问题时,如果需要孩子换位思考,我们就可以让孩子回忆一下绘本内容,问问他们那只暴躁的熊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呢?

        这些绘本,除了可以培养孩子的同理心,也会给到我们家长一些教育启示,在我们眼中,孩子发起脾气来,是不是也像那只脾气暴躁的熊?不管我们怎么讲道理,怎么哄都哄不好。我们是否像小绵羊一样,站在了孩子的角度去真正尝试去理解孩子的内在需要呢?

二,巧用绘本培养孩子的倾听能力

      在我们和孩子沟通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你说你的,我做我的这样的情况,有时候孩子好像听不懂,或者根本不知道我们在说什么,可见想让亲子沟通变得有效并高效,倾听能力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不仅要教孩子倾听,我们也需要去倾听他们。

        有时候我们以为和孩子的沟通很容易,但由于孩子的社会经验,语言表达和认知等的限制,他们并不能很清楚的表达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所以在他们表达不准确时,不要急于评判批评,而是需要我们耐心的倾听,对他们情绪表示认同。当他们不知道如何表达时,我们可以询问或进行适当的引导。假如我们不尝试去寻找孩子内在真实的声音,而是直接根据自己的判断,给孩子讲道理教育他们要学会坚持,他们只会感到自己不被理解。一个没有被倾听的孩子,是无法学会倾听别人的。

        绘本《听说小猪变地瓜了》是绘本大师宫西达的一个幽默诙谐的有趣故事,通过故事,孩子们可以了解到,听别人说话的重要性。绘本讲述了一只小猪在草地上大哭,小老鼠问小猪怎么了,小猪说大野狼要拿烤地瓜和他交换饭团,小猪答应了,可大野狼不但没把烤地瓜给小猪,还把饭团一口吃掉了。好心的小老鼠说:“这样啊,那我去找人来帮忙!”说完就飞快地跑走了,从此开始了一段让人啼笑皆非的“传话”旅程。这个过程既荒唐又可笑,但也告诉了我们从小就应该培养孩子的倾听能力。倾听,不只是简单的听,还要会听,知道话中的重点意思,同时还能准确的转达。看完故事之后,我们也可以和孩子一起玩一玩这个“传话”的游戏,看看我们听到了多少,记住了多少,能传达出去多少。通过这样的游戏,可以帮助孩子锻炼倾听的能力,但是他们是否真的能学会倾听,更重要的是要看我们家长是否能够以身作则。

        就像绘本故事里告诉我们的,不仅要听见孩子说话,也要尝试听懂他们的意思。在我们以身作则的慢慢引导中,孩子也会慢慢学会倾听别人。当他们能具备同理心,懂得倾听别人,就更加容易准确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当然我们也可以通过一些小方法来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

三,巧用绘本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

      有时会听到一些家长抱怨孩子总是一点小事就发脾气,不愿意沟通;还有的孩子不会跟家长表达自己的想法,尽管妈妈们并没有批评孩子,可孩子就是什么也不说。那么,除了跟孩子直接讲道理之外,我们还可以利用绘本来引导孩子学会表达和沟通。

      绘本《我要大蜥蜴》讲述了小男孩阿力和他的妈妈用写信的方式完美解决了“饲养宠物”这一沟通问题。阿力突发奇想要养一只大蜥蜴,天啊!在父母眼中,对一只一点也不可爱甚至有点可怕的大蜥蜴,最直接的反应肯定是”No,不可以!书中的妈妈非常不一样,是一个既开明又有耐心的母亲,不断地用纸条与阿力沟通,提醒他养蜥蜴会面临的问题,但儿子的意志还是十分坚定并且承诺会负责任照顾,老妈终于答应了。阿力的妈妈带着同理心和尊重的态度,倾听孩子的渴望并耐心地指点阿力养宠物,是亲子间解决问题的绝佳示范。

这本绘本给了我们这样一个启示:对于不爱说的孩子,我们除了语言沟通,也可以借助一些工具。比如,和绘本中的妈妈一样,写信,写小纸条,也可以给孩子准备一些表示表情的小粘贴,供孩子使用。除此之外,我们还发现,想要有良好的亲子沟通,父母必须学习运用“我的信息”。所谓“我的信息”是指父母说话时多用“我”为主词来表达感受,例如,阿力的妈妈表明“我怎么知道你已准备好养宠物了呢?”她不是用“你根本不可能做到。”的不信任语气,和孩子进行沟通。

        绘本不仅可以代替讲道理,帮助我们走入孩子的内心,也同样让我们学会真正去理解孩子。绘本大师松居直说:和孩子一起阅读绘本,就是在孩子的心田里播下了一颗幸福的种子。这颗种子里,有着父母对人生的理解和对孩子的期待。相信,这颗爱的种子终能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为一株参天大树。只要我们用心去了解孩子,尊重他们,生活中善用绘本工具,就可以掌握和孩子沟通的方法,建立起和谐亲密的亲子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