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班主任暗示你,该意思意思了,作为家长该怎么办?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5-28
如果你是家长,孩子的班主任暗示你,该意思意思了,你会怎么办?

答案无非有这么几种:第一,从了班主任的意思,满足其要求;第二,不予理会,做好班主任给孩子“穿小鞋”的准备;第三,履行举报权利,向班主任所在的学校或者当地教育部门反映情况。

我相信,每一位家长都是希望与班主任建立良好关系的。别说班主任在暗示家长,就是没有暗示之举,很多家长也会积极衔接,主动拉近、密切与班主任的关系。毕竟,在家长眼里,班主任之于孩子的教育成长,那可不是一般的重要。

基于这样的想法,面对班主任的主动暗示,估计家长大多会以实际行动满足其要求,至少针对班主任的首次暗示,家长会予以满足吧。如果我是家长,我就会这样干。

河北沧州的汪妈妈(化名)就遇到了孩子班主任的暗示,并且这个班主任还是汪妈妈曾经的班主任,实在是无巧不成书啊。一起来看看汪妈妈回忆的遭遇班主任曹老师1个月内的4次暗示:

第一次:2017年秋季刚开学,汪妈妈的孩子上小学一年级。在一次校运动会上,曹老师把自己的车钥匙塞给她。懂事的汪妈妈将米面粮油等装上了车,买了上千元的茶叶,还放了1000元现金在车上,请第三人将车钥匙转交给曹老师。

第二次:中秋节前夕,曹老师通过微信向汪妈妈抱怨学校过节只发了油和米,问汪妈妈单位还发不发螃蟹。醒悟过来的汪妈妈又跑到市场上,花了几大百买螃蟹送过去。

第三次:送上了一大箱生蚝;第四次:再送两箱苹果梨。

要说吧,家长在短短的一个月之内,就“孝敬”班主任四千多人民币,这已经很是让人吃惊了,可曹老师接连在班级群里点名孩子,弄得汪妈妈很是难受。事后,曹老师还撤了汪妈妈儿子的班级纪律委员职务。

汪妈妈与曹老师的关系也就此闹僵,并且她通过微信向曹老师表明:“你要什么我都给,既然这样的话,你再要什么,对不起,我都不给了。”面对曹老师“我把钱退给你吧”的意思表示,汪妈妈选择了拒绝。

自那以后,按照汪妈妈的说法,曹老师持续针对她家孩子,几乎快要把孩子逼到绝境。所幸的是,孩子非常争气,学习成绩一直比较好,位列年级数一数二。

今年中秋节前,曹老师又来新动作了,要在班里选8名“二道杠”,并且明确专门选英语、 体育 、纪律好的学生,就是不能选学习好的。

听了儿子关于班上选“二道杠”的要求,汪妈妈认为是曹老师再次报复她和孩子。出离愤怒之下,汪妈妈选择了向教育主管部门电话举报。

遭遇了汪妈妈这样的情形,任何一个有点正义感的家长,都会这样做吧,毕竟自己并没有做错什么,并且还在尽量满足班主任的“胃口”。关键的关键,这个班主任,也曾是汪妈妈自己的班主任呢。为什么要这样对待她们母子呢?

可能汪妈妈自己也没有想到,原本履行举报权利的行为,教育部门调查结果还没有出来,却成了她走向悲催的开始。

不知道问题出在哪个环节,汪妈妈举报曹老师的行为被班级其他学生的家长知悉了。有好事的家长专门建群,集结了班级部分家长在校门口和操场,向汪妈妈施压,扬言不撤销举报,就不让整个班级的同学上课。校长出面协调之际,不知是哪个学生的家长,端起热水给汪妈妈当头浇下来,弄得汪妈妈很是狼狈。

然而事情并没有就此完结,仍然朝着悲催的一面继续发展,后续还引发了汪妈妈及家人,与其他学生家长之间的纠纷,汪妈妈还被行政拘留20 天。

都闹到这一步了,关于曹老师的举报,有关部门却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

说真的,看到汪妈妈如此之遭遇,同是学生的家长,心里有股莫名的悲凉。如此明了的事情,为何会演变成如今的态势?关于举报者的个人信息,到底是谁泄漏出去的?曹老师的行为即使不是索贿,难道还不算是收受学生家长礼金、物品吗?

汪妈妈的悲催遭遇,有三点值得家长朋友警醒:

作为陪伴孩子走完K12教育的家长,我很能理解家长与老师建立融洽关系的迫切心情。现实中也有很多家长向老师送购物卡、礼金什么的,这是公开的秘密。站在家长的角度,似乎这样与老师的关系就密切了,老师就会优先自家孩子。可事实呢?当这样的风气形成之后,家长们依葫芦画瓢,大家都一样了,老师又去优先照顾谁呢?

汪妈妈的遭遇有力地证明,有些老师是喂不饱的。与其这样乱了与老师交往的风气,倒不如从一开始就清清爽爽地交往,把握好与老师交往的尺度,在构建积极的家校关系同时,不卑不亢,有礼有节。

不管是孩子的班主任,还是任课老师,出现了索要财物的情形时,家长一定要果断,视自己的情况妥善处理。对于老师的索财暗示,家长可以选择装不懂;对于老师的索财明示,家长要敢于表明态度,必要时可留下聊天记录、音频资料等作证。

明确拒绝老师索要财物的要求后,孩子遭到老师故意刁难、排挤和针对的,家长要果断地、坚决地举报,不要怕孩子受到报复。对于没有师德的老师,要敢于坚决斗争到底。否则,如此秉性的老师,只会带坏一届又一届学生的品德。

举报维权过程中,家长还要注意依法依规,注意方式方法,要保护好自己和孩子。举报后可能招致被举报人的报复,这些都有思想准备,以理性对之,切记不可感情用事,像汪妈妈一样,举报未果自己反而选被拘留20天。

汪妈妈的悲催遭遇中,有一个情节,就是孩子班级的其他一些家长,居然向汪妈妈发难,集结到校声讨施压,还浇人家一头热水。实在不敢想象,这会是同一班级学生的家长所能做出来的事情。

有家长举报班主任,不管举报内容属实与否,与班级其他家长何干?举报查证属实,校方自会处理;举报查证不实,还班主任以清白,丝毫没有什么影响。其他学生的家长,急什么呀?如此集体向汪妈妈施压,无非是表明自己与班主任站在一边,向班主任示好,以期得到班主任对自家孩子更多的优待。

举报属实的话,那样缺失师德的老师,会记得大家声援的那份情吗?举报不属实,一个有着良好师德的老师,没有声援他,就会专门针对你家孩子吗?

要是老师真正有问题,班级其他家长联合向举报者施压,其结果只会放任那个有问题的老师,让其有恃无恐、变本加厉,最终害的还是学生。任何时候,家长都不应该指望一个师德有问题的老师,去把你的孩子变得优秀起来。

家长要是真的认为被举报的老师被冤枉了,那也要以正确的恰当的方式加以声援,而不是以极端方式向被举报者施加压力,让其撤回举报。

总之,河北沧州那个汪妈妈,举报班主任的遭遇,很是悲催,令人愤慨,值得我们每一个家长去认真总结和反思。

友友们,面对孩子老师索要财物的暗示,你会怎么办?欢迎关注、留言评论。

(图片源于网络,若有不妥,联系速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