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道好风景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3
        经常和一线的班主任打交道,也就习惯了他们对于班级管理的唠叨,也是习惯了他们对那些“坏孩子”的数落,但值得我佩服的还是那些将问题学生教出名堂的老铁们。

        很多时候,老师们都在抱怨:这孩子智力差,怎么教都教不会;那个孩子又天生好动,调皮捣蛋,好事干不来,坏事干不完;还有......

        A君是某学校治理乱班的高手,再难治的班级到了他的手里,孩子们都会皈依佛法,像是老鼠见了猫一样,班级管理井井有条,教学成绩也刷刷刷的往上窜。谈到管理经验,他表现出来的是满腹经纶的教育哲理。他与学生的约法三章起到了敲山震虎的作用。他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是他治班的法宝,更是让班级管理从规范走向深入的关键;铁的纪律更是民主管理班级的保障。经过他调教出来的学生,没有一个不是讲规矩,懂礼仪的阳光达人。用他的话说:“我眼中的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块发光的试金石,都是我班级管理的重要角色,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找到适合他的工作。他们心中有愿景,眼里就有了光芒。他们怎么不主动成长呢?”

        B君是某学校潜力班的班主任,他的治班能力可谓是一流,三年的带班工作,让潜力班与尖子班平起平坐。你听他谈“经验”,完全就是“教科书”式的分享。原本潜力班的孩子基础薄弱,也有着很多的不良嗜好,到了这样的班级,学生的前景基本上就已经到头了。因此,潜力班的大多数孩子都抱着一种破罐子破摔的态度混日子。可在B君看来,这群孩子活力十足,除了基础相对较差外,更多的是他们的潜力没有上限。他首要工作就是转变孩子们的思想认识,帮助他们找到学习的自信,找到生活的快乐。其次是给孩子们一起“补”功课,填补知识缺位。再次是陪孩子一起搞社团,培养读书兴趣,鼓足干劲,培养生活自信。在他看来,暂时的差距来源于是否自我的自信,极度的自律。相信自己,相信时间,相信努力的力量,就可以改变一切。

        C君是某学校尖子班的班主任,他的轻松与惬意就甭提了。谈班级管理经验,他更是满满的成就感:这类学生本就是“天之骄子”,根本不需要老师的约束和监督,只需要在他们思想有偏差时,做到适时的提醒,班级管理就ok。

        班主任与“问题”孩子的相遇,其根本任务就在于“治愈”。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殊不知,教育是一场慢功细活,做好班主任工作还要用心去经营,用情去琢磨,用爱去感化,做到润物无声的浸润......

        在人的灵魂深处,我们都期望自己被发现,被认可,被得到重视。可在我们一路向前的期许中,就因为有了一路的磕磕绊绊,却换来了来自于老师的惩罚,同学的打击和被排挤,父母的责骂,把那一点点仅有的意志力消耗殆尽,从而放弃所有努力。

      在我国五千年的文明中,也不乏有“差生”逆袭的典型。像幼年时期的孟子,就是一个不务正业的坏孩子,他的不争气逼得其母亲只有通过三迁其住所,最终成就了一代大儒。晚清第一名臣曾国藩,从小天资并不聪颖,曾因背诵一篇文章背了几十遍都记不住而气走前来偷盗的贼的故事。他的科举仕途非常不顺,光秀才就考了六次未通过。可最后还成长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名臣,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英国前首相丘吉尔,从小就有口吃的毛病,且读书也在行的他,在老师眼中完完全全就是一个“差生”,可通过他后期的努力和发展,实现了人生的大逆转,成为世界上最顶尖级的演说家,也是英国历史上最伟大的首相。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摆脱不了世俗的眼光,总习惯性的带着有色眼镜去审视孩子,听其言,观其行,然后就片面的给他们下定义。更有甚者,还给他们戴上一顶“问题孩子”帽子,体罚,排挤,打击。终其一生,一蹶不振。

        我始终相信,“只要是一粒树的种子,它都可以长成一棵参天的大树。”即便是一株无名的小草,随着四季更替,它依然有新绿,还有扑鼻的花香。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处独特的风景,每一个孩子都会花开,只是花期不同。很多时候,就因为我们太急于求成。才开始长叶,就已经在期待花开。然后,就掐断了他继续成长的枝叶。可谁又知道,那个孕育花果的季节,还需要经历寒冬漫长的潜伏。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换一种心境,或许到处都可以阳光明媚,随处都有春暖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