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第20章解读,“我”与世俗的不同?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3
【 原文 】

绝学无忧。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荒兮,其未央哉!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

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

累累兮,若无所归。

众人皆有馀,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

俗人昭昭,我独昏昏。

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

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

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 注释 】

绝学无忧:谓弃绝异化之学可无搅扰。“无忧”,即无扰。

唯之与阿: “唯”,恭敬的应答,这是晚辈回应长辈的声音。“阿”,怠慢的应答,这是长辈回应晚辈的声音。“唯”、“阿”都是回应的声音,“阿”的声音高,“唯”的声音低,在这里用以表示上下或贵贱的区别。

荒兮,其未央哉:精神包含广远而没有边际。“荒兮”,广漠的样子。“未央”,即无尽的意思。

熙熙:纵情奔放,兴高采烈的样子。

享太牢:参加丰盛的筵席。“享”,作飨([xiǎng],意思是用酒食招待客人,泛指请人受用。)“太牢”,指牛、羊、豕(本义猪)三牲。

我:这里老子以第一人称的方式,表达他的心境和精神意境。  泊:淡泊、恬静。

未兆:没有迹象,形容不炫耀自己。  孩:与“咳”同,即婴儿的笑。

累累兮:累累即磥磥、磊磊、珞珞、落落,皆双声近义词。“磊磊兮”,谓落落不群,无所依傍。

遗:不足的意思。

愚人:“愚”是一种淳朴、真质的状态。老子自己以“愚人”为最高修养的生活境界。

昭昭:光耀自炫的样子。  昏昏:暗昧的样子。

察察:严苛的样子。  闷闷:淳朴的样子。

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澹”,淡泊、沉静。“飂”,高风,形容行迹飘逸。

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以”,用。皆欲有所施用(王弼注)。  顽且鄙:形容愚陋、笨拙。

贵食母:以守道为贵。“母”,喻道。“食母”,资养万物的“道”。

【 今译 】

弃绝异化之学可无搅扰。应诺和呵声,相差好多?美好与丑恶相差好多?众人所畏惧的,我也不能不有所畏惧。

精神领域开阔啊,好像没有尽头的样子!

众人都兴高采烈,好像参加丰盛的筵席,又像春天登台眺望景色。

我却独个儿淡泊宁静啊,没有行迹,好像不知嬉笑的婴儿;

落落不群啊,好像无家可归。

众人都有多余,唯独我好像不足的样子。我真是“愚人”的心肠啊!浑浑沌沌啊!

世人都光耀自炫,唯独我暗暗昧昧的样子。

世人都精明灵巧,唯独我无所识别的样子。

沉静的样子,好像湛深的大海;飘逸的样子,好像无有止境。

众人都有所施展,唯独我愚顽而拙讷。

我和世人不同,而重视进道的生活。

【 引述 】

在老子看来,贵贱善恶、是非美丑,种种价值判断都是相对形成的。人们对于价值判断,经常随着时代的不同而变换,随着环境的差异而更改。世俗价值的判断,如风飘荡。所以老子感慨的说:“相去几何!”世俗的价值判断固然如此混淆,但岂可任意而行?不然。众人所戒忌的,也不可不警惕,不必特意去触犯!

接着,老子说明他在生活态度上,和世俗价值取向的不同:世俗的人,熙熙攘攘,纵情于声色货利;老子则甘守淡泊,淡然无系,但求精神的提升。在这里,老子还显示出和人群的疏离感。

从本章的内容,你的感受是什么?欢迎发表评论!

文章说明:内容参照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