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检测初一下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17

1. 七年级下册文言文测试姓名

1、《夸父逐日》选自《 史记》,是一篇神话故事 ;《共工怒触不周山》选自《淮南字》,是一篇民间传说.2、《木兰诗》是 (南北朝) (叙事诗).它与《孔雀东南飞 》合称古代叙事诗的“双璧”.3、《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 》,这部书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 ,司马光,字君实 ,北宋,政治家,史学家.4、《伤仲永》的作者是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时期),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5、《口技》节选自《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这部书是 清代 张潮编选的 .作者林嗣环 ,字铁崖 ,清 代人.6、《狼》选自 集《聊斋志异 》,作者蒲松龄 ,字留仙 ,世称“聊斋先生”,清代 家.二、字词整理(10分) 1、通假字 对镜帖花黄 帖 通 贴,粘贴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扳 通 攀,牵,引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邪 通 耶,语气词满坐寂然 坐 通 座,座位 止有剩骨 止 通 只,只有不好意思!尽力了,后面的都不太会~。

2. 初一年级下语文古文练习题

枭逢鸠, 鸠曰:“子将安之? ”

枭曰:“我将东徙。”

鸠曰:“何故? ”

枭曰:“乡人皆恶我鸣,以故东徙。”

鸠曰:“子能更鸣,可矣。不能更鸣,东徙犹恶子之声。”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词句注释:

1、好事者:喜欢多事的人。

2、船载以入:用船载运(驴)进黔。

3、以为神:把它当作神。

4、蔽林间窥之:藏在树林里偷偷看它。蔽,隐蔽,躲藏。窥,偷看。

狼(1

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欻(xū,忽然)一狼来,瞰担上肉,似甚垂涎,随尾行数里。屠惧,示之以刃,(狼)少却;及走,(狼)又从之。屠思狼所欲肉者,不如悬诸树而(明)早取之。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空担。狼乃止。屠归。昧爽(拂晓)往取肉,遥望树上悬巨物,似人缢死状,大骇。逡巡(疑虑徘徊)近视,则死狼也。仰首细审,见狼口中含肉,钩刺狼腭,如鱼吞饵。时狼皮价昂,直(价值)十余金,屠小裕焉。

缘木求鱼,狼则罹(遭遇)之,是可笑也。

狼(2)

一屠暮行,为狼所逼。道傍有夜耕所遗行室,奔入伏焉。狼自苫中探爪入。屠急捉之,令不可去。顾无计可以死之。惟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极力吹移时,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出视,则狼胀如牛,股直流不能屈,口张不得合。遂负之以归。

非屠,乌能作此谋也!

狼(3)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浪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苏子夜坐,有鼠方啮。拊床而止之,既止复作。使童子烛之,有橐中空,嘐嘐聱聱,声在橐中。曰:“嘻!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发而视之,寂无所有,举烛而索,中有死鼠。童子惊曰:“是方啮也,而遽死耶?向为何声,岂其鬼耶?”覆而出之,堕地乃走,虽有敏者,莫措其手。

苏子叹曰:“异哉!是鼠之黠也。闭于橐中,橐坚而不可穴也。故不啮而啮,以声致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脱也。吾闻有生,莫智于人。扰龙伐蛟,登龟狩麟,役万物而君之,卒见使于一鼠;堕此虫之计中,惊脱兔于处女,乌在其为智也。”

坐而假寐,私念其故。若有告余者曰:“汝惟多学而识之,望道而未见也。不一于汝,而二于物,故一鼠之啮而为之变也。人能碎千金之璧,不能无失声于破釜;能搏猛虎,不能无变色于蜂虿:此不一之患也。言出于汝,而忘之耶?”余俯而笑,仰而觉。使童子执笔,记余之作。

楚人有患狐者,多方以捕之,弗获。或教之曰:“虎,山兽之雄也。天下之兽见之,咸詟而亡其神,伏而俟命。”乃使作象虎,取虎皮蒙之,出于牖下。狐入,遇焉,啼而踣。

他日,豕暴于其田,乃使伏象虎,而使其子以戈掎诸衢。田者呼,豕逸于莽,遇象虎而反奔衢,获焉。楚人大喜,以象虎为可以皆服天下之兽矣。

于是,野有如马,被象虎以趋之。人或止之曰:“是驳也,真虎且不哗畅糕堆蕹瞪革缺宫画能当,往且败。”弗听。马雷呴而前,攫而噬之,颅磔而死。

3. 初一下册语文测试题答案

第一单元检测题参考答案一、基础知识及运用1.qíng shùn chuò qiú2.憩 嶙 仃 辜3.①忍不住笑。

②由于受感动而产生恭敬和钦佩之情。4.①震动 ②迸溅5.比喻。

“海''比喻理想境界(说是比喻“奋斗目标”、“未被认识的世界”等也应该算正确)。二、古诗文阅读理解6.①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②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7.①通“僵”,僵硬。

②慢慢地。③鸟鸣。

④安适、愉快的样子。8.①所以不时会享受到超出事物本身的乐趣。

②有一天,我看到两只小虫在草丛中争斗。9.此刻,童年的作者把眼前的空间想像为蓝天,把自己喷的烟想像为飘浮空中的白云,把蚊子想像为白鹤。

这些想像,都超出了他眼前的事物本身,似乎在观赏“鹤唳云天”的景象,享受到了物外之趣。一个富有生活情趣的人,应该富有观察力和想像力,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

三、现代文阅读理解(一)10.父亲鼓励(指导、引导、教)我一步一步爬下悬崖。11.没有解除恐惧心理。

“似乎”、“小心翼翼”、“探”几个词语都能表现这一点。“似乎”,表现了“我''对迈出第一步信心不足;“小心翼翼”和“探”,则表现了“我”依然恐惧的心理。

12.“我”成功迈出第一步,“顿时有了信心”;成功迈出第二步,则“信心大增”;完全爬下悬崖之后,“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他的心理状态是在获得成功的行动中变化的。

13.(这是一个开放的题目,言之有据的答案都应认可。最好是答下面一点。)

他具体指导儿子第一步应踏在哪块石头上,引导儿子成功地迈出第一步。理由:这使儿子产生了自己战胜困难的自信心,激励儿子独立走向完全成功。

14.字要一个一个地认,书要一段一段地背。只要克服一个一个小困难,学习任务总是会完成的。

(二)15.阿曼达的父亲在地震后怀着坚定的信念成功地抢救出儿子。(此题亦可从阿曼达的角度总结。)

16.划线句子用了排比手法,渲染时间延续过程又长又慢,突出强调父亲以坚韧不拔的毅力不停地行动,顽强地救出儿子。深刻表现了他对儿子的挚爱之情。

(这是一个开放型题目,可以从不同角度回答问题,能答出一个方面即可,不必求全。)17.这句话是“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18.父亲信守承诺、挚爱儿子、不怕艰险的表现都了不起;阿曼达信任和热爱父亲、临危不惧、先人后己的表现也都了不起。19.这是一个开放型题目,言之成理即可。

重要的是要写出孩子最初的惊慌以及想到父亲的话之后那种坚定、镇静。四、作文(略)一、基础知识及运用1.为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擎 天撼地 一瞬 间啜 泣 盘虬 卧龙2.依据下列词语中的拼音写出汉字:小qì lín 峋 伶dīng gū 负3.解释下列词语在课文中的含义:①忍俊不禁:②肃然起敬:4,在下面四个词语中选择合乎句子语义要求的词语填空震撼 迸溅 稀零 震动①那一声声沉稳而有规律的跳动,给我极大的一②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 的水花5.《在山的那边》第二部分开头句“在山的那边是海”,句中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海”的真正含义是什么?二、古诗文阅读理解6.依据上下文提示默写①夏蚊成雷, 。

② , ,盖一癞虾蟆7,解释下列文言语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①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②徐( )喷以烟。

③果如鹤唳( )云端。④神游其中,怡然( )自得。

8,翻译下列文言语句:① 故时有物外之趣。②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

4. 初一下期中语文试卷

七年级语文期中能力检测题(2008.4)一.基础知识(26分)1.古诗词填空(8分)○1此夜曲中闻折柳, 。

《春夜洛城闻笛》② ,影入平羌江水流。《峨眉山月歌》③深林人不知, 。

《竹里馆》④ ,云从窗里出。《山中杂诗》⑤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其原句是 , 。

⑥古代吟咏黄河的古诗词很多,请写出一句完整的有关黄河的诗词: , 。2.字词积累题(2+2分) (1)拼音写汉字1.( )tǐng而走险 2.义愤填yīng( )3. shàn ( )笑 4.坚如pán( )石(2).在下面空格处填上动物名称,组成成语。

(2分)气冲斗 关门打 革裹尸 守株待 3.对下面的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2分) ○1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②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③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A.①互文.对偶 ②顶真 ③ 拟人 B.①比喻 ②对偶 ③夸张C.①互文.排比 ②对偶 ③ 反问 D.①拟人 ②比喻 ③夸张4.仔细观察下面表格,想想其中数字的排列有何特点(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3分)4 3 89 5 12 7 65.两辆自行车相向而来,眼看即将相撞,两个骑车的人和路边行人同时大叫“不好了!”,但已经无法躲避。

骑车的人和路边行人这时又叫“这下好了!”(3分)这个情景中“不好了”的言下之意是 “这下好了!”的 言下之意是: 6.相传苏轼之妹与其门人秦观结婚之日,苏小妹出了一上联难之。上联是 “闭门推出窗前月”。

秦观百思不得其解,苏轼看到窗外水塘中映着一轮明月,灵机一动,投石于池塘中 ,激起浪花。秦观遂大悟,吟出了下联: (3分)7.在2006年全国最具有发展潜力的100县推选中,我们永嘉县排名43位,县 *** 决定今后将着力打造永嘉新形象,强力打造具有永嘉民俗特色的人文环境,并将永嘉的特产推向全国。

请你仿照画线句子写一段话,介绍永嘉的特色。(3分)例句:来到北京,你会领略到天安门的雄伟壮丽,品尝烤鸭的香嫩甜美,一定会不虚此行。

仿句:来到永嘉,你会领略到 , ,一定会不虚此行。二.现代文阅读(14+13分)(一)最后一课(节选)14分我一纵身跨过板凳就坐下。

我的心稍微平静了一点儿,我才注意到,我们的老师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这套衣帽,他只在督学来视察或者发奖的日子才穿戴。

而且整个教室有一种不平常的严肃的气氛。最使我吃惊的是,后边几排一向空着的板凳上坐着好些镇上的人,他们也跟我们一样肃静。

其中有郝叟老头儿,戴着他那顶三角帽,有从前的镇长,从前的邮递员,还有些旁的人。个个看来都很忧愁。

郝叟还带着一本书边破了的初级读本,他把书翻开,摊在膝头上,书上横放着他那副大眼镜。•••••••他穿上那套漂亮的礼服,原来是为了纪念这最后一课!现在我明白了,镇上那些老年人为什么来坐在教室里。

这好像告诉我,他们也懊悔当初没常到学校里来。他们像是用这种方式来感谢我们老师四十年来忠诚的服务,来表示对就要失去的国土的敬意。

••••••• 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

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

8.选文的第二段加点的“这种方式”指什么?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中的“忽然”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10.韩麦尔先生使出全身的力量,在黑板上写了“法兰西万岁!”这表现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选文的最后一段用了_____ _、____ __、神态描写,其中神态描写表现了韩麦尔先生怎样的心情?(4分)12.爱国永远是一种最崇高的思想品格。

纵观国内外,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爱国精英,仁人志士。请在中国历史上选择两位你最崇拜的爱国志士。

(2分)有一种爱叫放手(13分)那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我独自漫步在幽静的花园里。美丽的花丛中,有许多自由自在的彩蝶尽情飞舞,那轻盈和翩跹的姿态,如天使般点缀着盛开的花朵。

我是那么喜欢花丛中的彩蝶,于是忍不住走上前去,企盼着能够捕捉到一只。不久,在我战胜了彩蝶的灵敏与机智之后,终于如愿以偿。

看着自己手中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得来的彩蝶,我的心里就像有一股清凉的泉水缓缓注入,那是一种何等的兴奋与惬意啊!离开花丛,我小心翼翼地用食指和拇指捏住彩蝶,但它拼命地扑闪翅膀,纤细的腿到处乱抓,以至于我根本无法它双翼的花纹,更谈不上欣赏,心中不免有些怅然若失。即使是这样,固执的我仍然不甘心,便一直不肯放手。

我天真地以为,它微薄的力量支撑不了多久,用不了几分钟,便会乖乖地休战,供我观赏。可是我错了,时间一分一。

5. 适合初一学生做的文言文练习

1、黄琬巧对

黄琬幼而慧。祖父琼,为魏郡太守。建和元年正月日食。京师不见而琼以状闻。太后诏问所食多少。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琬年七岁,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琼大惊,

即以其言应诏,而深奇爱之。

【注释】①建和:汉桓帝年号。建和元年为公元147年。②京师不见:京城里看不到那次

日食的情况。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诏 ②奇

2、翻译:①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 ;②即以其言应诏

3、选择:“琼以状闻”有以下理解,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①黄琼因此听说了这情况;②黄琼把这情况报告皇上;③黄琼把这情况让皇上听到。

4、理解:黄琬说的日食后的样子到底是怎样的?

2、神童庄有恭

粤中庄有恭,幼有神童之誉。家邻镇粤将军署,时为放风筝之戏,适落于将军署之内宅,庄直入索取。诸役以其神格非凡,遽诘之曰:“童子何来?”庄以实对。将军曰:“汝曾读书否?曾属对否?”庄曰:“对,小事耳,何难之有!”将军曰:“能对几字?”庄曰:“一字能字,一百字亦能之。”将军以其方之大而夸也,因指厅事所张画幅而命之对曰“旧画一堂,龙不吟,虎不啸,花不闻香鸟不叫,见此小子可笑可笑。”庄曰:“即此间一局棋,便可对矣。”应声云:“残棋半局,车无轮,马无鞍,炮无烟火卒无粮,喝声将军提防提防。”

【注释】①粤中:今广东番禺市。②庄有恭:清朝人,官至刑部尚书。③神格:神条与气质。④曾属对否:曾经学过对对子吗?⑤厅事:指大堂。⑥火卒:军中伙夫。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署 ②适 ③弈 ④对 ⑤夸

2、翻译:①诸役以其幼而忽之 ;②遽诘之曰 ;③庄以实对 ;④何难之有!

6. 急需初一古文练习题

《童趣》 例题:文言词的解释,有的可用加字的办法,如“必细(仔细)察(观察)其文理”;有的要用换字的办法,如“昂(抬)首(头)观之”。

试选用其中一种方法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 明( )察( )秋毫 必( )细( )察其纹理 故( )时有物外之趣( ) 私( )拟作群鹤舞( )于空中 则或( )千或百 昂( )首观( )之 果( )如鹤唳( )云端 参考答案: 清楚 观察 一定 细心 所以 乐趣 私下 飞舞 有的 抬起 观看 果然 鸣叫 [课时训练] 训练一 一、填空。

课文《童趣》选自《 》,作者是 代文学家 。课文详细叙述了两件自以为有“物外之趣”的事情:一是“戏蚊于帐中”看到“ ”的景象;二是“观虫斗草间”遇到“ ”的经过。

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童稚( ) (2)鹤唳( ) (3)土砾( ) (4)丘壑( ) (5)癞蛤蟆( ) (6)藐小( ) 三、解释下列句子加点的字词: (1)余忆童稚时( ) (2)项为之强( ) ( ) (3)果如鹤唳云端( )( ) (4)以丛草为林( ) ( ) (5)方出神( ) (6)兴正浓( ) (7)驱之别院( ) (8)则或千或百( ) 四、古诗文中有很多表意精练的语句,被当作成语保存到现代汉语中来。

试从文中摘录这样的语句,并解释其大意。 1、( ) ---------------------------------------------------------- 2、( ) ---------------------------------------------------------- 3、( ) ---------------------------------------------------------- 4、( ) ---------------------------------------------------------- 五、翻译下列句子。

5、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6、故时有物外之趣。

7、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 8、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

9、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训练二 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

以丛草为林( ) 心之所向( ) 二虫尽为所吞( ) 昂首观之( ) 项为之强( ) 物外之趣( ) 常蹲其身( ) 怡然称快( ) 必细察其纹理( ) 果然鹤也( ) 二、将下列句中省略的内容补写在相应的括号中。 5、( )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6、一日,见二( )虫斗( )草间。 7、常蹲其身,使( )与台齐。

三、请用课文原句填空。 8、作者童稚时,时有物外之趣,关键原因是: 9、第三段中的“林”“兽”“丘”“壑”俱全一妙境完全源于作者敏锐的童心,它们分别指的是: 10、四段中的“庞然大物”指的是: 所拔的“山”指的是: ,所倒之“树”指的是: 童趣》检测题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读音写汉字。

1、项为之强。( ) 2、童稚( ) 3、鹤lì( )云端 4、土lì ( ) 5、怡然( ) 6、hè( ) 7、lài虾蟆 8、明察秋háo( ) 9、藐小( ) 10、拟zuò( ) 二.用加字的方法解释加点的词语。

1、必细察其纹理( ) 2、兴正浓( ) 3、果如鹤唳云端( ) 4、以丛草为林( ) 三、用换字的方法解释加点的词语。 1、昂首观之( ) 2、项为之强( ) 3、方出神( ) 4、驱之别院( ) 四、用解释大意的方法解释下列词语。

1、怡然称快: 2、明察秋毫: 3、怡然自得: 4、庞然大物: 5、夏蚊成雷: 五、填空题。 1、《童趣》作者是 代文学家 ,选自 。

2、余忆童稚时,能 , ,见 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 。 3、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 , ,凹者为壑, , 。

4、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 , 。 六、解释下列加点字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

能张目对日( ) 余忆童稚时( ) 1、日 一日 ( ) 2、时 故时有物外之趣( ) 昂首观之 ( ) 徐喷以烟( ) 3、观 作青云白鹤观( ) 4、以 以丛草为林( ) 故时有物外之趣( ) 项为之强( ) 5、之 项为之强( ) 6、为 以丛草为林( ) 驱之别院( )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 必细察其纹理( ) 7、其 蹲其身 ( ) 七、运用。指出加点字的意思。

1、通假字:项为之强 2、词类活用:鞭数十 八、翻译句子。 1、状语后置:又留蚊于素帐中。

2、省略句:蹲其身,使与台齐。 3、被字句;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4、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5、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 九、根据所给意思,选择课文中恰当的词语,填入括号内。

1、形容安适愉快而满足的样子。( ) 2、超出事物的本身。

( ) 3、比喻最细微的事物。( ) 4、未染色的帐子。

( ) 十、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①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蚊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②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6.选文第①段中“私拟”的自然景物有哪些? 7.选文第②段,表现作者的情绪变化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第①②段间有什么关系? 9.作者为什么“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而不将它打死? 10.生活中,你有过作者描述的类似的经历吗?写下来。

附加题:你能根据下面句子中数词的使用情况,总结一下这几个句子使用数词的规律吗? ①见二虫斗草间。 ②盖一癞虾蟆。

③鞭数十,驱之别。

7. 人教版初一语文全部文言文练习题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鼷田者,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会稽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遂为通儒。

译文:王冕是诸暨县人。七八岁时,父亲叫他在田埂上放牛,他偷偷地跑进学堂,去听学生念书。听完以后,总是默默地记住。傍晚回家,他把放牧的牛都忘记了。王冕的父亲大怒,打了王冕一顿。过后,他仍是这样。他的母亲说:“这孩子想读书这样入迷,何不由着他呢?”王冕从此以后就地离开家,寄住在寺庙里。一到夜里,他就暗暗地走出来,坐在佛像的膝盖上,手里拿着书就着佛像前长明灯的灯光诵读,书声琅琅一直读到天亮。佛像多是泥塑的,一个个面目狰狞凶恶,令人害怕。王冕虽是小孩,却神色安然,好像没有看见似的。安阳的韩性听说,觉得他与众不同,将他收作学生,(王冕)于是学成了博学多能的儒生。

题目:

1、给下列的字注音

辄( ) 琅( ) 恬( ) 儒( )

2、选择解释下列词语正确的一项

1)窃入学舍( )

A偷窃 B偷偷的 C声音细小

2)听已( )

A完毕 B已经 C停止

3)冕因去依僧寺( )

A因为 B于是 C凭借

4)录为弟子( )

A收 B成 C做

3、写出下面句子的大意

或牵牛来责鼷田者,父怒,挞之。

4、阅读本文后,你获得什么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