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人的名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17
苗族常见的名字有什么??? 苗族姓氏主要是指清改土归流后的主要汉姓。
湘西除了吴、龙、麻、石、廖这几大姓,还有符、滕、陈、尹等不少杂姓。
黔东南苗族汉姓:吴、罗、李、杨、潘、王、雷;
广西融水苗族汉姓贾、韦、梁;
滇东北和川南苗族汉姓熊、陶、王、马、古;
滇东南和滇南苗族汉姓张、吴、李等均为大姓。
这些汉姓,都是随着与汉文化联系的加强,特别是通过清代改土归流,苗民“编户”、“入籍”,才改用和移植汉姓。 苗在 ,中国不是蔑称 。 苗族 是与汉族血缘关系 最近的一个民族 , 因为两个民族共认一个祖先 , 虽然汉族人可能对苗族人有点轻视 , 但相比于其他民族却是最看重的呢 , 因为 “汉苗是一家”。
知名人物
东丹甘 苗族芦笙演奏家,作曲家
宋祖英 当代著名歌唱家

苗族人的名字 东部方言苗族是 名+姓 ,例如:龙中华 苗语名字是“中华*芈”,介绍姓的时候是 族称+姓,例如:“熊芈龙姓苗族 自称 熊芈 (XONGB MIEL)石姓苗族 自称 熊灌 (XONGB GHUEAS)田姓苗族 自称 熊莱 (XONGB LEL)吴姓苗族 自称 熊箫 (XONGB XOD)麻姓苗族 自称 熊卡 (XONGB KHAD)唐姓苗族 自称 熊卞 (XONGB BIANT)中部苗族的苗名一般采用子父连名和子父祖连名,绝大部分是子父连名。西部苗族的姓,有苗姓与汉姓,汉姓是后来为了利于官府统治、登记人口之类产生的。我们这儿没有父子连名,苗姓与汉姓并用、汉姓主要用在人口登记和读书等大于本民族事务的公性事上。苗族习惯称呼是名+姓,比如汉姓熊,小名冲,就叫冲熊,登记时是熊冲;熊氏的苗姓是“夸猫”或“夸芈”--------熊氏这是少有的苗姓与汉姓相通的姓氏,多数苗姓用的汉姓、其意思毫无关联。你可以去 百度贴吧 苗族吧里看看 会有帮助滴~

苗族历史名人介绍,苗族名人有哪些 项崇周(1856年―?)又称项四,苗名称年四,云南麻栗坡人,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抗击法国殖民者入侵的民族英雄。项崇周出生于贫苦的苗族雇农家庭,世世代代定居于云南边境麻栗坡猛洞野猪塘。 沈从文(1902―1988)中国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原名沈岳焕,笔名还有小兵、懋琳、炯之、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湖南凤凰人。苗族。
陶新春(1825―1867)原名陶正春,又名陶虎,贵州威宁人,太平天国革命时期黔西北苗族人民起义的著名首领。

苗族人一般的姓氏是什么? 苗族有十二个宗支,即十二大苗姓。
据石宗仁先生整理翻译本,为“仡濮”、“仡楼”、“仡慷”、“仡芈”、“仡灌”、“仡卡”,“仡削”、“仡徕”、“仡侃”、“仡宿”、“仡劳”、“仡雄吾”①。龙炳文先生的整理翻译本有“仡莱”、“仡恺”、“仡卢”、“仡弄”、“仡辽”、“仡芈”等②。二者基本相同,只是所用的一些记音的汉字有别。“仡”为语气词,有时又可汉译为“果”、“禾”,加在姓的前面带有尊重的意思。平常也可加“代”,而不用“仡”。
又据20世纪三、四十年代湘西苗族文人石启贵记载,乾城(今吉首)、凤凰,永绥(今花垣)等地的苗族,传说有十二个系别(即苗语姓氏),当时尚保留的有七个。即禾孝、禾篾、禾瓜、禾卡,禾枷、禾列。“禾”,即为“仡”(“果”)的不同汉字的记音③。与《古老话》对照,“禾孝”即“仡削”,“禾篾”即“仡芈”,“禾瓜”即“仡灌”,“禾卡”即“仡侃”,“禾列”即“仡徕”,相互可对应,仅汉字记音不同而已。可见,东部方言的几大苗姓,一直在苗族内部世代相传。
在黔东方言(中部方言)苗族地区,苗族内部流传的苗姓至今亦大多可考。如福泉县流传的苗姓,有“喀编给”、“喀乾打”、“喀编打”、“喀香卡”、“喀往觉”、“喀卯”等。前面所加的苗语“喀”相当于汉语的“人”或“客”,也有尊称的意思,可直译为“编给人”、“乾打人”、“香卡人”等④。台江县境内有“寨方”、“寨黎”、“寨向”、“寨勾”、“寨柳”、“寨嗄闹”等苗姓⑤。苗语“寨”相当于汉语的“家”,意为“方家”、“黎家”、“向家”等。实际是方、黎、向、勾、柳、嗄闹等姓,这也就是黔东南地区苗族内部至今仍存在的一些不同支系和宗支。
川黔滇方言(西部方言)苗族地区,次方言和不同土语特别多,所以苗姓比较复杂。
据黔西北赫章县调查,其境内西部方言滇东北次方言苗族,有“卯简”、“卯档”、“卯漏”、“卯蚩”、“卯远”、“卯懒”、“卯鲁”、“卯让”等苗姓;川黔滇次方言苗族内部,有“姆叽”、“姆赤”、“姆吾”、“姆扒”、“姆绕”、“姆陇”、“姆尤”、“姆髦”、“姆低”、“姆举”等姓⑥。
据威宁县调查,在其境内泊东北次方言苗族中,至今仍流行的有八大苗姓。即“卯展”、“卯荡”、“卯娄”、“卯蚩”、“卯简”、“卯鲁”胆“卯绕”、“卯日”;川黔滇次方言第二土语苗族,有“蒙优”、“蒙儿”、“蒙蚩”、“蒙荡”、“蒙鲁”、“蒙嚷”、“给蒙”、“格支”、“格宾浪”、“喀居”、“蒙汪”、“格芈”等,共12苗姓⑦。
1987年10月笔者在滇东比昭通地区考察时,彝良苗族代表人士张荣等人介绍,他们属“大花苗”(西部方言苗族的一个主要支系),内部有八大姓(宗支),即“蒙周”、“蒙当”、“蒙阶”、“蒙雌”、“蒙绕”、“蒙扎”、“蒙耶”、“蒙竹”。
又据川南珙县调查资料记载,当地苗族(届“白苗”支系),内部有28姓。即“夸叶”、“夸卯”、“夸洛”、“夸让”、“夸挡”、“夸虑”、“夸皆”、“夸杠”、“夸众”、“夸乃”、“夸两”、“夸这”、“夸路”、“夸抓”、“夸告”、“夸巴”、“夸暂”、“夸合”、“夸查”、“夸那”、“夸插”、“夸故”、“夸勒”、“夸耸”、“夸干”、“夸拿”、“夸捏”、“夸策”⑧。
从上引资料看,“卯”、“姆”、“蒙”,应是西部方言的大多数苗族的自称“Hmong”的不同汉字记音和谐音。加在姓氏的前面,其意即为“苗族展”、“苗族蚩”、“苗族绕”等。“夸”,相当于东部方言的”仡”,“代”,为语气词,同样有尊重的意思。西部方言地区各次方言和土语的苗族姓氏,各有差异,但相互参照起来看,依然有不少姓氏是共同的。如“蚩”(“雌......>>

苗族如何称呼男女 男孩管 女孩子 叫 答啤 (苗语)
女孩子管 男孩子 叫 答减 (苗语)
父母管子女叫 赖 (苗语)

苗族人姓什么? 中国最古老姓氏为“风”姓,也就是“凤”,凤凰崇拜起源地在湘西一带。后来凤凰成为楚国图腾。而商代也有“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说法。秦是秦族的族称,它由“玄鸟殒卵““双手供奉”和”禾苗”三部分组成。汉朝崇凤,也有人说“汉朝的图腾是玄鸟或金乌”。汉高祖刘邦斩白蛇。只是到了汉朝中后期,华夏图腾才转化为龙。

古代名人中有几人是苗族 沈从文 中国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
项崇 又称项四,苗名称年四,云南麻栗坡人,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抗
击法国殖民者入侵的民族英雄。
陶新春 原名陶正春,又名陶虎,贵州威宁人,太平天国革命时期黔西北
苗族人民起义的著名首领。
张秀眉 贵州台拱(今台江县)人,清朝咸丰同治年间黔东南苗族农民起
义领袖。
东丹甘 又名杨万选,贵州黄平人。苗族芦笙演奏家,作曲家,贵州省黄平
县重兴乡人。
屈原 中国古代著名的爱国诗人、文化名人,楚国政治家。在政治上,力主改革、联齐抗秦,为馋言所害,郁郁不得志,其主张不为朝廷所纳,反屡遭贬谪和放逐。楚都郢城被秦国攻破之后,投江殉国。其创造的文化艺术成就享誉世界、千年不衰。有学者论证屈原是苗族先民,但仍有争议。
杨完者 湖南绥宁人。元代农民起义将领,后受招为官,初授千户,官
至元帅。后矜骄日肆,被同僚围困而自缢。
沐英,明初大将。安徽定远人,籍贯湖南城步。元末参加朱元璋起义
军,任大将军,讨西番、征云南,屡立战功。授西平侯,卒,假追封黔宁王。或以为 ***
吴鹤 明代苗族儒士、教育家。湖南吉首(镇溪)人。曾随大思想家王阳
明游学江西,为其著名弟子。耿直不阿,不乐仕途,拒官不就,坚持在乡里设馆办学。
为唐宋以来苗族第一代汉文化知识分子。后人为其建祠立碑,开设源溪书院”以示纪念。
满朝荐 湖南麻阳人。是苗族中迄今所知最早的科举文人,明神宗万
历三十二年(1604年)进士。曾任陕西西安府咸宁知县、明朝廷刑部郎中、尚宝寺正
卿、太仆寺正卿等职
吴八月 湖南凤凰人。清乾嘉苗民起义领袖。在反抗清朝战斗中,战果累累,被公推为“苗王”。起义军在他的统一指挥下,多次重创清军。因叛徒出卖被俘被清廷处以极刑

本人苗族姑娘,想去个苗名,有懂苗语的可以帮忙取一下吗 我是苗族姑娘,
你可以叫。 阿满 苗语意思宝贝

苗族在五十六个民族里人口数量排第几名? 1 、阿昌族:分布在云南,人口2.7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也很发达,尤其以善于打制长刀而闻名于世。有自己的语言。――采茶
2 、 白族:分布在云南、贵族、四川等地,人口159万余人,关于经营农业,有自己的语言。――盐渍杜鹃花,三道茶,大理三塔
3 、保安族:分布在云南、青海等地,人口1.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以打刀为主“保安刀”十分著名,有自己的语言。――羊皮袄、保安刀
4 、布朗族:分布在云南,人口8.2万余,主要从事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弹唱
5 、布依族:分布在贵族、云南等地,人口254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享有“水稻民族”之称。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石板屋、绣花、雕刻面具
6 、朝鲜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人口19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以善种水稻闻名,有自己的语言。――跳板、长鼓舞
7 、达斡族:分布在内蒙古、黑龙江、新疆等地,人口1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兼营畜牧业,有自己的语言。――剪纸,打曲棍球
8 、傣 族:分布在云南,人口10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寺塔、竹楼和竹桥显示出了别具一格的建筑艺术,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孔雀舞、夹箩饭,泼水节
9 、德昂族:分布在云南,人口1.5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以善于种茶闻名,有自己的语言。――象脚鼓舞
10、侗 族: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文本等地,人口251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兼营林业,鼓楼、风雨桥、风雨亭是侗乡的主要标志,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浸泡芦笙,拦路迎宾
11、东乡族:主要分布甘肃、宁夏、新疆等地,人口37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善种瓜果。有自己的语言。
12、独龙族:分布在云南,人口0.5万余人,他们保持着“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良好社会首先风尚。绝少发生盗窃现象。有自己的语言。――织独龙毯,烤烙饼
13、鄂伦春族:分布在内蒙古、黑龙江等地,人口中0.6万余人,主要从事狩猎和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制作毛皮服饰,篝火节
14、俄罗斯族:分布在内蒙古、黑龙江等地,人口中1.3万余人,从事各种修理业、运输业和手工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拉手风琴,烤面包
15、鄂温克族:分布在内蒙古、和黑龙江,人口2.6万人,主要从事畜牧业,有自己的语言。――驯鹿、爬犁
16、高山族:主要分布在台湾省,其余少数分散居住在福建等东南沿海地区,人口约40人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和渔猎业,有自己的语言。――竿球,龙舟,编织
17、仡佬族:分布在贵州、广西、云南等地,人口约43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制作糯米团,地戏
18、哈尼族:分布在云南,人口125万人,主要从事农业,善于梯田,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19、哈萨克族:分布在新疆,人口约1万余人,主要从事畜牧业,善刺绣,绣品已出口到日本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剪羊毛,弹唱,刺绣
20、汉 族:分布在全国各地,人口10.4亿余人,经济、文化发达,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庙会,舞龙
21、赫哲族:分布在黑龙江省,人口0.4万余人,是中国北方一以捕鱼为生的民族,有自己的语言。――制作鱼皮衣服,渔乡,善食生鱼
22、回 族:主要聚居在宁夏、甘肃、新疆等地,其余散居全国各地,人口860万余人。――摔牛,炸油香
23、基诺族:分布在云南省,人口1.8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善于种茶,有自己的语言。――乐器迪他,跳鼓舞
24、京 族:分布广西,人口1.8万余人,主要从事沿海渔业,兼营农业和盐业,有自己的语言。――哈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