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支笔都不给我买,要你这个妈妈有什么用?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02
有一位母亲分享了一件令她心痛的事:

7岁儿子近期特别喜欢跟她要东西:买铅笔、尺子、饮料······她很少答应,因为儿子要的,家里都有,都用不过来了,为什么还要买?

可是她越拒绝,儿子越念念不忘。几乎天天放学都要买东西。有时候,她能明显感觉到,儿子并不是特别想要那个东西,就是想让自己买给他。她其实很担心这样,这么小就这么要东西,长大了会不会更加“过分”?可是,打也打了,骂也骂了,孩子为此哭了好多回,当时算了,没几天,又开始新的套路让她买东西。

有一次,儿子看中一支笔,她也照例坚决不会买给他,还批评了他。儿子大哭:“连支笔都不给我买,要你这个妈妈有什么用?”

她说当时她的脑子一懵,紧接着就是痛心:辛辛苦苦养这么大的儿子,自己的价值就是给他买一支笔。然后她那天也哭了,哭的很伤心。

妈妈对孩子的价值而言,到底是什么?

让孩子吃饱穿暖,给孩子洗衣做饭?事辅导功课,培养孩子才艺?还是教他是非对错,懂得各种道理?

好像是,又不全是。

一个妈妈真正的、独一无二的价值,是让孩子在和妈妈的关系中,体会到爱。也就是说,让孩子在生命最初、最重要的关系中感受到的东西。

孩子小的时候,妈妈就是他的全世界,妈妈怎么对他,就意味着世界是怎么对他的。 他从妈妈这里感受到,世界是冷的还是暖的,是严厉的还是温柔的,他是值得被爱的,还是不够好的······慢慢的,他和妈妈的关系就成了他和世界的关系。妈妈对他说的话,变成了他头脑中的声音。

妈妈怎么对待孩子,孩子长大后,就会怎样对待这个世界。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由此逐渐形成。

我们总是执着于是非对错,把各种条条框框,“应该” “必须”灌输到孩子头脑中,以为这就是教育。为了让孩子明白,我们讲道理、批评、指责、打骂、惩罚。我们会想:这是为你好,我不爱你,我才不这么做。

但是,我们忽略了一点:我们说的、做的,在抵达孩子意识层面的同时,我们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也抵达了孩子的内心感受。

表面上,孩子认错了,知道了什么是对。实际上,内心里,孩子体验的是自己不被爱,不值得爱——他做的不好,就不值得爱。然后,学会了这种简单粗暴的处理方式。

比教给孩子对错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在关系中感受到爱和接纳。

你学会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