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国31省份平均工资和社保基数标准(11月最新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5-03
2021年,我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达到106837元,首次突破10万元大关,比2020年的97379元增长了9458元,相比2012年的46769元,增长了一倍以上。
非私营单位工资统计涵盖了国有单位、城镇集体单位、股份合作单位、联营单位、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港澳台投资单位、外商投资单位等。
在31个省份中,北京以194651元的平均工资位居榜首,上海以191844元紧随其后,西藏、天津、浙江、广东、江苏、青海、宁夏和重庆的平均工资也超过了10万元。这些省份包括了一线城市、经济大省以及部分西部地区。
北京和上海作为我国总部经济最为突出的两个城市,金融机构众多,研发创新活跃,因此高薪岗位较多,平均工资也较高。
在19个行业大类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以201506元的年平均工资位居第一,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以151776元,金融业以150843元紧随其后,这三个行业的平均工资分别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89倍、1.42倍和1.41倍。
相比之下,中部和东北地区的工资水平较低,有10个省份的平均工资低于9万元,包括河南、黑龙江、山西、河北、吉林、江西、甘肃、湖南、辽宁和广西。
2021年,全国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62884元,比2020年的57727元增加了5157元,相比2012年的28752元,增加了34132元。
在城镇私营单位中,北京以100011元的平均工资领先,上海以96011元排名第二,广东、浙江、江苏紧随其后。
有8个省份的平均工资低于5万元,分别是黑龙江、山西、甘肃、吉林、河南、河北、广西和云南。
此外,各省域内各地的平均工资差异也较大,特别是中西部、东北地区的省份,中心城市、省会城市的收入水平明显高于省内中小城市。
在城镇私营单位中,仅有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平均工资超过10万元,为114618元。金融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的平均工资分别为95416元和77708元。
全国31个省份的社保新缴费基数如下(市级的社保基数标准请以当地人社公布为准):
- 北京:2022年度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含生育)月缴费基数上限为31884元,下限为5869元。
- 天津:职工基本养老、城镇职工基本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费基数最低和最高标准分别为4400元和22434元。
- 河北:省本级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含生育保险)个人缴费基数按照2021年全省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69465元核定,低于该工资的以69465元为基数,高于该工资的以实际工资为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