挫折商|面对挫折,你是应付?还是应战?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2
“挫折商”就是一个人应对挫折的能力,简称AQ(Adversity Quotient),是由美国培训大师保罗•斯托茨提出的。

一、挫折于你是动力还是阻碍?

面对挫折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反应,有的人在遭受挫折时,会自我否定,认为自己什么都干不好,能力差;有的人则会把错误归咎与外在,怨天尤人,觉得自己运气不好,老天对他不公平;而有人则会客观的分析失败的原因,寻找自己内在的不足,从自身找原因,但却不会否定自己,而是想办法提升自己不足的部分。

你希望自己应对挫折时是哪一种反应呢?想想自己每次面对挫折时又是怎样的反应?

二,提高你的挫折商

我想大部分人都希望自己的挫折商高一些,那又应该如何提升自己的挫折商呢?

01归因时,对事不对人

看了武志红老师自己在书中的事例很是感慨,武老师在高考前夕自己非常努力,却没有得到他理想中的成绩。

看到成绩不如意,他也非常沮丧、郁闷,但他没有因此完全的否定自己。而是,分析原因,肯定自己做出的努力。在分析出原因后,毅然决定改变学习方向:终止重复性学习,研究考试方法。

武老师在这方面就能从挫败中找不足,转化成动力,这是挫折商高的表现。

如果这种情形发生在我身上,我又会怎样做呢?当自己万分努力,没有得到预期的回报的时候,我就会深深的陷入自我否定之中。我会不断的攻击和批评自己,觉得自己不如他人,让自己活在深深的自卑之中。

记得自己曾经做过一份销售工作,那时的自己看了很多励志的书籍,虽然自己不善交际 ,但还是想挑战一下。

当年主要是销售健身卡,我是团队中努力程度靠前的,但我的业绩确是倒数的。那一段时间的自己简直糟糕透了。

当时的自己就这样想:你看吧,你本来就不擅长与人交往,不适合销售工作,非要自找麻烦,自取其辱。你看他人聊天的时候轻松自在,而自己紧张害怕。这个是很难改变,的,不如放弃。然后,自己就随便找了个借口灰溜溜的逃走了。

而我自己当时在这方面的挫折商就很低。

那现在的自己会怎样看待这一段过往的经历?当时的自己把结果看的太重,而且自己努力程度还是不够的,在方法上自己更是没怎么下功夫。只是一味的陷入自己不好的苦恼中,而自己在与他人交往中确实存在着很大的问题,这是事实,是自己的弱点。但如果是现在,我不会揪着这一点不放,而从其他方法中找出口。

所以,在遇到挫折时,如果我们总是向外找归因,为自己开脱,便无法让自己在挫折中得到历练与成长;如果我们向内找归因,并把原因归结为自己的性格等自己很难改变的自身特质。这是一种“归罪”,认为一切都是自己的不好,这也是不利于自身成长的。只有当我们在做内归因的时候,找出自己在这件事情上做的不足的地方,而不是盲目的“归罪”于自己。让自己努力把眼前的事情做好,做到对事不对人,自己才能在做事中得到提升。

02不要全盘否定自己

低挫折商的人在遇到挫折时,会用一次的挫败、某一方面的挫败全面的否定自己。他们会将这种挫败感笼罩在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这方面我自己深有体会,因为我就是这样一个人。上学时,考不好时就认为自己比别人笨,很自卑。工作中,更是爱和他人攀比,当自己干活不如他人快时不然他人好时,就又开始挖苦自己:上学学不好,干活不如他人,你还能干点啥?

我很少真正开心过,因为,自己总是很卑微的活着。我受够了这样的自己,受够了这种日子。所以,我要改变。努力不把自己和他人比较,不随意的贬低自己。

03实现梦想是需要耐力的

我们往往会有一个梦想中的自己,这个梦想中的自己往往和现实中的自己有很大的差距。

而这个梦想中的自己好像永远遥不可及,为什么?因为那个梦太远,我们根本不相信这是可以实现的,从未去计划实现她。

或者说很多人会想要么马上实现,要么就永远是个梦,我只要结果。

任何事情都是要有过程的,我们要忍耐,要在不确定中,在未知的路上坚守着自己的梦想,一步一步的去靠近她。

尤其,这一路上我们会遇到各种挫折,内在的、外在的,这就需要我们坚守自己梦想,耐的住煎熬,不能轻言放弃。

说了这么多,来总结一下。

我们把事情搞砸了没关系,找到失败的原因是关键,在事情中提升自己。

对事不对人,“我”不是固定不变的,我们要忽略自己对自己固有的看法,想办法把事情做完美了。我们要接受那个不完美的自己,让自己一步步走向你认为的“完美的我”。

我好像突然明白了武志红老师所说的“放下自恋”,是什么意思?就是在做事情的时候不要总想着我是怎样怎样的,我要怎样怎样的。把目光集中在事情本身,而不是自己本身。事情做好了,你自己自然会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