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是破坏人际关系的罪魁祸首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9
“人是名副其实的社会动物”(马克思语) 。每个人除了生命赋予的自然属性之外,还有社会属性。所谓社会属性,就是在社会生活中结识的各种各样的人,进而形成了各式各样关系,包括亲属之间的血缘关系、同学关系、配偶的亲密关系、朋友关系以及法律意义上的各种关系等,从某种意义上讲, 一个人的存在,本质上就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他在这些关系中建立了“自我”角色。 可以说,正是这些关系组成了一张大网,构筑了每个人的生活, 也正是这张网,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我们的社会地位和生存状态,掌控着我们的日常生活。

这些关系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标志,也是社会分工不断细化的必然结果和产物。关系最基本的作用是为了让人类更好的协作和互助,让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高效,同时,在关系中让我们看清自我,认识自我。但不知从何时起,我们却习惯于给各种关系贴上标签,有自带褒义体现亲近感的,诸如知己、战友、老乡、挚友、发小儿、铁杆儿、闺蜜.....也有自带贬义的,如情敌、竞争对手等。 关系一旦被标签锁定,起到的就不再是单纯的指代作用,而是其背后代表的远近亲疏。

关系一旦被我们内心定义和命名,就会被各种观念赋予丰富的内涵,在心理上形成各式各样的“标准”和“应当如何”, 例如,“发小儿”的关系,认识这么多年,应该可以无话不谈;“知己”,就应该充分理解和包容,做任何事情都不该被责难;“患难之交”,意味着当朋友遇到困难,就必须两肋插刀,不惜一切代价;夫妻之间就更是被赋予了无限的责任和义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些“应该如何”既有对别人的要求,也有对自己的要求,当这些要求内化成自己的观点甚至信念的时候,我们就不由自主的带着这些臆想和对方进行互动。

关系一旦被标签化,就相当于我们会产生各种联想和期待,而这些完全由头脑臆想出来的这些“应该如何”,它是固定的、刻板的、僵死的, 就势必会出现和变化莫测的现实不一致的情况,当对方的行为举止与我们的期待不符,就会直接导致各种失落和不平,甚至是矛盾和冲突。 这种冲突有的激烈一些,有的缓和一点,那只不过是形式上有所差别,但本质没有区别。比如,很多家长在辅导孩子学习的时候,会变得极其暴躁,歇斯底里,甚至有肢体上责罚;而很多成年人,从青梅竹马到不相往来,其过程大多是悄无声息、不知不觉的。其实,所有关系的疏远和破裂,在 我们给它贴上标签的那一刻开始就埋下了伏笔,最终成为破坏关系的元凶。

我们仔细观察不难发现,这些代表着亲疏关系的标签, 都是不自觉地以我为中心的角度去定义的 ,有些是为了情感需要,有些是名利驱使,也有些是为了实现自己存在感和优越感,总之, 这些关系最终也都不同程度地沦为我们达成某种目的的工具 。有些是近期的,有些远期的,有物质的,有精神的,有些是可以觉察到的,有些却讳莫如深。但不管怎样,“ 以自我为中心”和“达成不同的目标”成为这些关系的底色。 在这个纷繁复杂变化多端的世界里,每个人的内心都会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历史的潮流起伏进退,在这个过程中,自我的诉求会变,欲望会变,价值观也会变,这些改变都在无时无刻不影响着彼此的关系。我们通常把聚散归结为“缘分”, 而真正能够左右缘分的,不是别人,也不是什么外在的神秘力量,恰恰是与我们日夜相伴、形影不离的“自我”,维系缘份的就是彼此的心态 。

去掉自我,就是撕掉所有关系的标签,根据当下的发生的情形,平等地对待所有的关系, 就像看待四季轮回一样,既能看清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也能保持平常心去看待,遇到了珍惜,失去了淡然 。既不抱有偏见,也不抱有期待;对方处于危难主动伸出援助之手,不计回报;自己遇到困难也懂得坦诚求助。只有真实、简单,撕掉对所有人的关系标签,才能体会到什么是真正的关系; 只有在彼此实实在在互动的那一刻,彼此相互理解、相互帮助的那一瞬间才能体会到关系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