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为何容易跌倒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28
跌倒是老人事故伤害的第二大原因。

「五老有一跌,十跌有三伤」,天寒更是老人跌倒的环境因素,老人跌倒可能导致失能及死亡,才刚提醒,却已在媒体见到不幸事件。

媒体报导患有帕金森氏症的78岁老翁,2月11日在外佣协助下,灌食早餐后,在房内甩手运动,疑因重心不稳,跌倒后头部撞向前方的玻璃柜,碎玻璃刺穿老翁颈部,当场血流满地,吓坏全程目击的老翁妻子,老翁事后送往医院急救仍不治。

这是照护上对疾病及环境因素的认识不足所形成的疏失,产生令人遗憾的事。

危机预防是要先找出危机源,才能有效控制危机发生。

跌倒是老人事故伤害的第二大原因

先看跌倒与老人间的关系,跌倒是造成台湾65岁以上老人事故伤害的第二大原因,进而了解那些生理原因会使得老人容易跌倒,而失智症长者的智能及视觉退化、动作障碍等会影响判断力,在加上脑神经萎缩,影响到前庭功能及本体感觉等功能,进而影响平衡的维持。

如果从心理层面来看,曾经跌倒的老年人多少会心怀恐惧而不敢出门,降低走路意愿,变得更加孤僻、忧郁及害怕走路,减少对社交活动的参与,影响生活品质,增加更多的医疗成本支出,或者家人也因为担心而过度保护,种种因素反而形成肌肉萎缩,更加提高跌倒及失能的风险,造成恶性循环。

台湾的跌倒发生率,不同研究的盛行率从10.7%~32%,据估计,亚洲国家每100名长者过去1年中有10~20人会跌倒、跌伤,台湾有27人,美国则有20~30人。65岁以上老人的事故伤害死因中,第一位是交通事故,其次即是跌倒,如何预防老人跌倒,也伴随国内人口老化问题,引发各界的重视。

老人跌倒后严重伤害第一位是髋关节骨折

研究指出,长者跌倒会造成许多部位受伤,严重伤害第一位是髋关节骨折,必须开刀住院;据台湾健保统计资料,每年约有1万2千以上老人髋关节骨折;国内外的研究也发现,老人髋关节骨折有高达96%以上是因为跌倒所引起,再根据研究显示,因长者往往同时患有多重共病(orbidites),因卧床及行动不便所衍生的并发症,1年死亡率高达3成。

此外,人体肌肉力量1天不动就会消失1~5%,髋关节骨折后如果长时间卧床或没有意愿做复健、走路,都可能使肌肉功能退化至完全无法运作,形成失能及退化的可能。

神经系统疾病与老人跌倒间的关系

老年人行走失去平衡、步态异常不仅受到年龄的增长的影响,也会受到生理的影响,其中较为常见的包括有神经系统疾病如失智症(Dementia disease)、帕金森氏病(Parkinson’s disease)、脑中风(stroke) 、额叶萎缩(frontal atrophy)、脑部小动脉病变所造成的隐性腔隙性脑梗塞(lacunar infarction)、正常压力脑积水(normal pressure hydrocephalus)、慢性硬脑膜血肿(chronic subdura hematoma)、小脑性共济失调(cerebellar ataxia)、脊髓疾病(diseases of the spine cord)、大脑白质病变(subcortical white matter lesions)以及周围神经疾病(peripheral nervous disease),尤其是糖尿病,精神状况如忧郁症(depression)及其它内分泌疾病:甲状腺功能低下性骨关节病(arthropathy of hypothyroidi ***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以及肌少症(Sarcopenia)等,都可事先加以评估来预防跌倒。

前庭功能及本体感觉与老人跌倒间的关系

再者,长者,尤其是失智症长者的视觉、听觉、触觉、前庭功能及本体感觉(proprioception)等功能都可能退化,影响到平衡或行动功能,造成跌倒的原因。

老年人的视觉功能如视敏度减退(visual acuity decreased)、暗适应减弱(weakening of dark adaptation)、视野减缩(reduced vision-field),对比敏感性(contrast sensitivity)以及调节能力亦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退,甚至衍生视力的异常如白内障、黄斑部退化(macular degeneration)以及青光眼,导致长者因视觉异常及视力不佳,障碍物认知不清而导致跌倒的意外。

前庭功能主要是对人的个体由静止至身体移动时,用以维持其体定向(stereotactic)的功能,以协调视力来维持运动的稳定性。因此,老年人在变换 *** 及在不平的地面上行进的稳定性,与本体感受系统(proprioceptive system)及维持 *** 平衡的功能有着重要的关系。

药物与老人跌倒间的关系

此外,药物也可能是导致老人跌倒的原因。这包括:药物的副作用、多重用药后,发生药物交互作用所致。

老人有多重共病,在慢性病中,高血压、糖尿病、失智症等占有极高比例,安眠药、抗忧郁药物、利尿剂、降血压药物、镇静剂、降血糖药物、酒精等「易引起头晕、目眩、低血压、四肢无力的药物」,均会增加跌倒的可能。

失智症患者因其精神行为症状(BPSD)会影响家庭正常生活,增加照护者的压力,往往会请医师开立药物,这些药物包括:乙酰胆酯酶抑制剂、抗郁剂、情绪安定剂、及抗精神药物等,这些药物或许可适度改善症状,但均有副作用,就包括:肢体无力、晕眩等。

根据研究,台湾地区56%的老人罹患慢性疾病,80%的老人有一种以上的疾病,40%的老人有兩种以上的疾病,每位老人平均罹患1.4种疾病;因为罹病的种類多,所以用药的机率与与种類也随之增加,多重用药就容易发生药物交互作用。

多重用药的研究来看,每位老人平均每天服用4种药物与6.4颗药。吃兩种药物产生副作用的机会是6%,吃5种药物产生副作用的机会是50%,吃8种药物产生副作用的机会是100%。

这些仅是从生理层面来看老人跌倒,还有心理及环境面向来预防。

<本专栏反映专家意见,不代表本社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