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陵县名人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3-10-01
宁陵县名人
古代名人
古老的宁陵,人文荟萃,名人辈出。有音乐鼻祖葛天氏,战国四君子之首信陵君,三国曹操部将典韦,宋末思想家程迥, 明朝文学家、思想家、朴素的唯物主义者吕坤等。
葛天氏
葛天氏,是中国上古传说中一位贤能的首领,在位时人民安定,被后人尊为乐神。其部落先后驻地在今河南省宁陵县和长葛市,后世将他的统治视为理想社会。
《路史》的记载:
葛天氏,葛天者,权天也。爰拟旋穹,作权象。故以葛天为号。其为治也,不言而自信,不化而自行。汤汤乎无能名之,其及乐也,八士捉扴投足、掭尾叩首,角乱之而歌八终。块柎瓦缶,武喿从之,是谓广乐。于是封泰山,兴货币,以制数会,故沈滞通、而天下泰矣。
信陵君
魏无忌(?-前243),魏昭王少子,安釐王的异母弟,战国时期魏国著名的军事家。因安厘王元年(公元前276年)被封于信陵(今河南宁陵县),所以后世皆称其为信陵君,与春申君黄歇、孟尝君田文、平原君赵胜并称战国四公子。243年因伤于酒色而死,十八年后魏国被秦所灭。

连环画《信陵君》封面
典韦
典韦(?-197)是宁陵县陈留己吾人。他形貌魁梧,膂力过人,有大志气节,性格任侠。东汉末年曹操部将,建安2年(197年),张绣背叛曹操,典韦为保护曹操而独当叛军,击杀多人,因寡不敌众而战死。
典韦是陈留己吾人。他形貌魁梧,膂力过人,有大志气节,性格任侠。其时同乡刘氏与睢阳人李永为仇敌,典韦便为刘氏报怨。李永曾任富春长,家中备卫甚为严谨。典韦驾车,载着鸡酒,伪装正在等候别人的闲人;当李永府前开门,李永亲自出府时,典韦便怀匕首向前截杀李永,并杀李永妻,再慢慢走出来,取出车上刀戟,步行离去。由于李永的居所邻近市,此事发生后全市惊。从后而追者虽有数百,但却无人敢近。典韦行了四五里,遇上李永伴众,双方转战不久,典韦脱身而去,自此为豪杰之士所赏识。
初平年间(190-193),张邈举义兵时,征典韦为士,隶属于司马赵宠。军中的牙门旗既长且大,人们都不能把它举起,而典韦竟以一手便将其执而竖起,司马赵宠惊异其怪能巨力。后来典韦转属夏侯惇,数次斩首有功,拜为司马。

典韦
194年,曹操讨吕布于濮阳。吕布别置军屯于濮阳西四五十里,曹操前往夜袭其屯,翌日清晨破之。曹军尚未及时回还,而吕布救兵已至,双方三面会战。当时吕布亲身搏战,自早上至日落双方鏖战数十合,互持甚急。曹操临时招募破陷敌阵的人选,典韦先占应募,另外带领其余应募者约数十人,尽皆重装两件盔铠,不执盾牌,一律只持长矛撩戟。同时西面战情告急,典韦突进挡敌,贼军弓弩乱发,矢箭如雨,典韦尽然无视,向随从说:“贼军来到十步之内,便告诉我。”不久随从说:“十步了。”典韦又说:“五步之内再告诉我。”随从畏惧,立即便说:“贼军来到了!”典韦手持十余支小戟,大呼而起,以戟掷敌,所投者无不应手而倒。战了多时,吕布军众撤退。此时刚好是日暮之时,曹操才得以引军而去。曹操拜典韦为都尉,引置于左右,让他带领亲兵数百人,常在军中大帐巡绕。典韦人既壮武,其所带领的亲兵都是严格挑选的战卒,每次战斗,典韦部队都常先登陷阵。典韦后来又迁为校尉。他的性格忠诚谨重,常于早上侍立终日,夜晚便宿于帐左右,甚少归府私寝。其人甚好酒食,饮食份量兼人,每有赐食于前,便大饮长喝,左右相属之人,都为典韦供给自己的酒食,曹操大壮其为人。典韦又喜欢携着大双戟与长刀等,军中有谚曰:“帐下壮士有典君,提一双戟八十斤。”
197年,曹操征荆州,来到宛城,张绣迎降。曹操甚为欢悦,便邀请张绣及其将帅,一同置酒高会。曹操行酒时,典韦持大斧立于其后,斧刃径有尺余,曹操所至之人前,典韦都举斧迫视。酒宴至终,张绣及其将帅均不敢仰视。十余日后,张绣因曹操纳其婶,颇感耻辱,于是接受贾诩建议,突然造反,奇袭曹操之营,曹操被杀的措手不及,出战不利,轻骑遁去。典韦在门前奋战,贼军不能得入。贼兵于是分散从其它门进营。其时典韦部下兵校尚有十余人,皆殊死恶战,无不以一当十。但贼军前后兼至益多,典韦以长戟左右击之,一戟击去,便将贼兵十余支矛摧断。后典韦左右死伤者略尽,典韦本身亦被数十创,双方短兵接战,贼兵往前搏斗。典韦便徒手挟着两人击杀之,其余贼众不敢近前。典韦复前冲突贼众,又杀数人,然而伤创重发,典韦就此怒目大骂而死。贼军方才敢于向前,取典韦之头,互传而观,覆军就看视其躯骸。曹操退住舞阴,闻典韦已死,为之痛哭,招募间谍取回他的尸体,亲自临哭,遣其归葬襄邑,拜其子典满为郎中。车驾每次经过,常祠以中牢。曹操追思典韦,拜典满为司马,引为近侍。曹丕即王位后,以典满为都尉,赐爵关内侯。
程迥
程迥(约公元一一七三年前后在世),字可久,应天府宁陵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孝宗干道末前后在世。少失怙恃。年二十余岁,始知读书。隆兴元年,(公元一一六三年)第进士。历宰泰兴、德兴、进贤、上饶诸县,政宽令简,颇有异绩。官终朝奉郎。他曾受学于王葆闻人茂德、喻樗,学者称沙随先生。迥有古易考、古易章句、古占法、易传外编、春秋传显微例目、淳熙杂志、南斋小集等著述,传于世。南宋大哲学家朱熹曾称誉程迥:“博闻至行,追配古人,释经订史,开悟后学,当世之务又所通该,非独章句之儒而已。”“著书满家,足以传世,亦足以不朽。”
吕坤
吕坤(1536年10月24日-1618年7月24日),字叔简,一字心吾、新吾,自号抱独居土,河南宁陵人。明朝文学家、思想家,吕坤刚正不阿,为政清廉,他与沈鲤、郭正域被誉为明万历年间天下“三大贤”,主要作品有《实政录》《夜气铭》《招良心诗》等。除《呻吟语》、《实政录》外,还有《去伪斋集》等十余种,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刑法、军事、水利、教育、音韵、医学等各个方面。吕坤思想对后世有很大影响,其代表作《吕坤全集》是文化典籍整理中的原创性之作。宁陵有吕坤篆盖于慎行的墓志铭,吕坤墓位于阳驿乡吕坟村,是宁陵主要景点之一,也是商丘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呻吟语--吕坤著
现代名人
在现代宁陵,涌现出很多杰出人才,如辛亥革命志士李心梅,被誉为“豫东四才子”之一的吕宜园,当代著名兽医学家侯从远,山东快书艺术一代宗师高元均,空军少将张世杰、李秀兴,中央研究室农村局局长李天资,中国企业发展研究中心会长吕世杰,为张弓酒作出过突出贡献的全国人大代表、劳模吕信贻等,祖籍宁陵县的全国美展获奖者著名油画家刘晓光等。
11
部分现代名人照片
李心梅(1874-1951),字藏修,乔楼乡李新庙人。出身于读书世家,清末秀才,中国同盟会会员。
1911年4月,李心梅到广州,在黄兴的指挥下参加了同盟会的第十次武装起义——广州黄花岗起义。 1923年,李心梅任安阳县县长。 1937年,李心梅当选为河南省参议员。1938-1942年任孟津县和阌乡县(今灵宝市)契税局局长。又因看不惯官场舞弊之风,而学古人陶潜,辞职隐居开封寓所。虽然“悠然见南山”,无官一身轻,但他还是以国事为重,对时局非常关心。1951年,李心梅在开封逝世,终年77岁。
吕宜园(1907.3—2001.11),当代著名的教育家、书法家、革命先行者。是宁陵县第一位共产党员,曾随齐白石学习绘画并被收为弟子;著有《听雨斋诗草》,世人称之“豫东才子”。《河南百年》收录商丘文艺界著名人士仅三名,其为之一。
侯从远(1915~1985),畜牧兽医学家。曾任西北农学院副院长,陕西省畜牧兽医学术研究会会长。
高元均(1916-1993) ,中国最负盛名的山东快书表演艺术家,山东快书创始人,原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
张世杰(1933-)少将,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后勤部副部长。
李天资(1937-2010),中国西部时报社社长,历任原国务院副总理纪登奎秘书,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农村局局长等
李秀兴,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营房部主任,武汉空军雷达学院副院长,空军后勤部少将。
申振君,男,汉族,1955年3月生,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在职研究生学历,管理学博士。现任河南省国资委党委书记、副主任、省委组织部副部长(正厅局级)。
吕世杰(1963-)经济学教授,现任中国企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生科学学会副会长、中国国情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中国国情与决策研究所所长、时代周刊杂志社社长、华夏吕氏文化研究会会长兼吕坤思想研究会会长。
吕信贻(1949年10月-),历任张弓酒厂厂长、宁陵县委副书记宁陵县常务副县长、县人大主任,全国劳模,九届全国人大代表。
侯君舒(1963,6-),历任北京市海淀区副区长,中共北京市延庆县县长、县委委书记,中共北京市昌平区区委书记。
訾红旗(1964年-),新华社河南分社著名记者,农村办主任。
王师程 (1931年-)历任湖北大学副校长,中共郑州大学党委书记。
鲍常勇(1966年-),河南省计划生育委员会党委副书记。
刘晓光(1963.10—),著名油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油画作品《俺们那旮旯一条街》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展并入选中国美术奖获奖提名。油画作品《小城正月里》入选“油画艺术与当代社会”中国油画展。
刘连玉(1964-)国电集团计划部副主任、核电办主任。
邓天志(1962-)北京富饶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道乾(1965-)河南电力公司商丘供电公司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