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三省长官都是宰相,那么还有左右丞相吗?如果有哪个大?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08-12-12
宰相这个名词其实到后来逐渐就失去其意义了.左右丞相要远远小于三省的长官
第2个回答  2008-12-13
没有左右丞相
第3个回答  2008-12-13
你问的太含糊了,首先朝代不明确,每个朝代虽有相同官名,但是又不一样,有实衔有虚衔,等等不一而足。
第4个回答  2008-12-15
隋朝之前,中央最高政务机构掌握在丞相(相国)、太尉、御史大夫三人手中。丞相是最高行政长官主掌。
隋文帝即位后。对兵役制度作了重要改革,以加强对军事的控制。同时,也对行政机构进行了一些改革。开皇元年(公元581年),杨坚登位不久,立即采纳了大臣崔仲方的建议,废除北周模仿《周礼》在中央设立的“六官”制度,“依汉魏之旧”建立中央机构。《隋书·百官志》说:

高祖践极,百度伊始,复废周官,还依汉魏。唯以中书为内史、侍中为纳言、自余庶僚,颇有损益。隋朝皇帝是最高的主宰,握有军政的绝对大权。辅佐皇帝处理全国军政机要的主要有三省,即尚书省、内史省、门下省。三省长官都是宰相。隋代的尚书省地位很高,管理全国政务。门下省在隋初是侍奉谏议机关,掌审查政令及封驳诸事。内史省后来改为内书省,为中枢的制令机关,专司起草皇帝诏令。
唐代的官制基本是沿袭隋制。唐代初年,以中书省长官中书令、门下省长官门下侍中、尚书省长官尚书令共议国政,都是宰相。宰相是辅佐皇帝总领天下大政的官员。《新唐书·百官志》说:“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后来,因为唐太宗即位前虽曾任过尚书令,臣下避而不敢居其职,便以仆射为尚书省长官,与门下侍中、中书令号称宰相。据《册府元龟·宰相总序》说,自隋代以来,就有“或以他官参掌机事及专掌朝政者,并为辅弼”。唐代也因宰相品位尊崇,人主不肯轻易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职,并假借他官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