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过的申论话题仍然是我们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为什么?怎么样研究历年省考联考申论真题?

2009年到2013年下半年的多省联考真题对于2014年春季命题组的出题人的出题方向
和命题侧重点有什么借鉴和指导意义呢?有什么复习价值呢?
怎么样高效利用2009年到2013年下半年的多省联考真题呢?
2010年到2014年广西公务员考试公告的解读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第1个回答  2014-01-02
您好, 中政行测 和 中政申论 备考平台为您解答!
一般而言,申论对热点的考察都不会是连续的,也就是说这次考过了,紧接着下次就不会考,但对非连续的申论热点还是有可能会考的,因为申论热点大致也就是政治、经济、文化、生态、民生等这几个方向,只是考察的形式会有所不同。  中政申论在线备考平台通过对近年来国考、联考的分析,结合历年考试大纲,基本把握了哪些热点是公务员考试中不会考的,排除这些不会考的方向,那么对申论考试热点的备考将更有导向性。不考的热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涉及外交、台海、国防等相关问题的主题,即使再热门也不会考。申论考查的是考生处理公务的能力,对于更广泛的公职人员来讲,这些问题是不需要他们思考的。因此,这类问题不会考。  在实践工作中并没有形成较成熟解决方案的社会问题不会考。这类问题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正处在摸索阶段,经验尚不成熟,如果拿来做申论主题,对出题、判卷标准设置都会造成一定的困难。因此这样的问题也不可能考。  被考滥了的主题,肯定不会再考了。在近年,国考、省考中出现过,甚至反复出现过的申论主题,一般也不能作为申论考试的主题了。 需要赞扬的是,你已经充分认识到了申论历年真题的重要性。是的,申论历年真题其实是申论复习备考最好的模拟试卷,如何有效利用好历年真题,对于自身行政能力的提高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申论真题卷就相当于我们每天要吃的米饭,除了需要天天不断练习之外,在吃的时候,也要细嚼慢咽,把握好材料主题,挖掘每种题型的出题思路,熟悉每种题型的作答技巧等等。申论历年真题是学习和了解申论的一扇重要窗口,从真题中我们能够读到很多的内容,比如说考试的形式、题型、趋势、重点等,这些能为申论的备考提供了重要参考。  比如说从近年来申论真题看,应用文这块对格式的要求偏于弱化,而且考察的形式也不拘谨在规范的行政应用文上,2013年的国考真题就考了讲解稿和短文写作,所以我们知道申论应用文这一块考察的灵活度会更强,提前有个心理准备。  同时,真题也能够为我们申论备考和学习提供导向,综合近年来真题会发现,前面的小题中归纳概括题、综合分析题属于必考题型,归纳概括题的考察形式也多样,有要归纳问题的,有要归纳原因的,有要归纳意义的,有要归纳做法和启示的,这就打破了我们认为归纳概括题一般都是归纳问题的常规思维,而综合分析题在申论中也算是拉开分数差距的难题,所以我们就要加强对该题型的练习,把握此类题型的作答规律。如仍有疑问,欢迎向"中政行测在线备考平台"和"中政申论在线备考平台"提问,我们会及时解答。追问

2009年到2013年下半年的多省联考真题对于2014年春季命题组的出题人的出题方向
和命题侧重点有什么借鉴和指导意义呢?有什么复习价值呢?
怎么样高效利用2009年到2013年下半年的多省联考真题呢?
2010年到2014年广西公务员考试公告的解读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第2个回答  2013-12-29
作答的时候你要注意以下几点,才能的高分。

一、内容充实
  内容充实,是指文章要论点全面、分析充分。
  一是论点全面。要求考生在提出中心论点(即总论点)的基础上要对中心论点进行深化和细分,提出分论点,以丰富中心论点的内涵。
  二是分析充分。这要求文章不能仅仅停留在提出观点阶段,还要对观点进行分析阐释,比如分析观点提出的依据、现实的意义、面临的问题、问题可能造成的影响、具体的措施等。
  三是有理有据。既有给定资料提供的内容,又有自身积累的素材(名人名言、理论政策),有理有据,言之有物。
  二、观点明确、正确
  观点明确,就是要求考生要明确地表达出肯定什么、否定什么,赞成什么、反对什么。我们认为对某件事情、某种现象发表议论,必须态度明朗,观点明确,要让阅卷老师直观的看出文章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观点正确,要做到三点,一是,观点符合命题人的命题意图,没有偏题。二是,观点符合客观实际,符合普遍认识规律。三是,观点符合官方看法,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
  三、文体准确
  申论文章必须写成议论文。申论考试中,给出的题目并没有明确限定文体,但是,在题目的“要求”部分会写上“观点明确”、“内容充实”,这正和议论文中要求中心论点明确、观点突出相契合。此外,申论考试阅卷时间短,在短时间内要使得阅卷老师快速抓住文章观点、明确文章结构,议论文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四、结构完整
  首先,要求文章要有题目、开头、主题内容和结尾。一篇文章,开头和结尾最好是各自成段,不可与主题内容混在一起。其次,文章的开头部分就能提出中心论点,主体部分重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最后,结尾部分在得出结论的基础上,能做到反扣主题,深化主题的话,这样的文章一定是上乘之作。
  文章在结构完整的基础上,还要做到条理清晰。我们认为申论文章要想有清晰的文章脉络,就要做到以下两点:一是要按照正确逻辑顺序组织安排文章的段落,如: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顺序书写文章。二是,文章层次划分不宜过多。在字数限定下,申论文章一般较短,1000字左右的文章分为五至七段较为合适。
  五、语言丰富
  随着申论考试形势的发展,为了在用词以及句式上更加丰富,申论文章已经摒弃了以往单一的用词造句方式。举例如下:
  1.对策宾语前加修饰词,以体现专业性。如“加强网络监管法律法规”、“加大网络过滤技术的研发”等等,体现针对性,而非一味的套用模板。
  2.表示意义词语的多样化。除了“前提”、“基础”、“保障”、“关键”之外,还可以使用更多的词语,以避免重复。如“核心”、“抓手”;“助推器”、“着力点”、;“主攻方向”、“力量源泉”等。
  3.句式回环复沓美。“回环”句式是指运用相同的词语或句子形成的循环往复的语言形式。如:“政治越能改进,抗战越能坚持;抗争越能坚持,政治越能改进。”这句话构成了一种封闭式的圆环式,使韵律旋转回环,给人一种新鲜、奇巧的复沓美。

你可以找些资料来看下,多注意下时事热点。买点资料训练下,航帆网上也有相关训练资料你可以下载来看看。。
第3个回答  2013-12-30
关注社会热点,甚至是很深刻的热点反思,这就是申论科目的特点。但是申论要考好,和热点本身并不是简单的对等关系,也就是说,这个热点考生很熟悉——这与考生考多少分关系不大。我的建议是:除了关注社会热点,还要掌握申论的答题技巧。
申论的答题技巧,并不是投机取巧的对付考试的应试把戏,而是申论科目本身的规范性要求。一方面,你自己练练字。一方面,有机会了听一下申论课(好老师的)。朗清智库的许老师,你可以问问
第4个回答  2013-12-29
多做真题,关注社会热点。最好报个辅导班,系统的锻炼一下自己的文笔。
第5个回答  2014-01-03
您好,中公教育为您服务。 申论热点大致是政治、经济、文化、生态、民生等几个方面,因此有些公务员考过的申论话题仍然会是我们关注的热点话题。申论包括归纳概括、综合分析、提出对策、贯彻执行、文章写作。

一、掐准时间做模拟套题。由于很多岗位竞争压力大,很多考生在备考时,为了减轻自己的心理负担,每当有人问起自己准备的如何,总是自嘲的说自己是来打酱油的。其实,这一方面释放了自己的压力,但另一方面却减少了自己复习的动力,对自己放松了要求。很多人在网上买了模拟题,却并未发挥这些题目的真正作用。在临考阶段,其实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做题的感觉以及学会如何在考场上合理的分配时间。为了适应考试,将自己考试的状态调试到最好,中公教育专家建议大家每天下午按照考试时间坚持一周做模拟题,晚上的时间则主要用来参照答案寻找自己的不足。这样,查漏补缺,在考试之前尽量不要间断。
二、历年真题反复做。很多时候,跟一些想要考试的人交流心得,都会问及他们的真题情况。很多人都会很自豪的说自己已经做过了。但实际上,做了和做会了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真题几乎备考的同学都会做,但让真题真正发挥价值,为自己的国考加分的却很少。申论真题由于考试命题越来越规范,其可参考价值也越来越高。如果认真做过的同学会发现,每一年的真题虽然不会雷同,但是很多题目的出题思想和命题方式却很相近。比如考到的热点,虽然每年都不一样,但是那些热点一定都是大家耳熟能详,但未必认真分析过的。所以这就提示我们在关注热点的时候必须要有针对性,并且学会按照申论考试的思维对其进行认真分析。每一个社会热点出现的时候,都要认真分析其产生的社会背景,与其类似的热点及其产生的原因、影响等,但最为重要的还是我们从政府角度应该如何去破解这些问题。
如有疑问,欢迎向中公教育企业知道提问。追问

2009年到2013年下半年的多省联考真题对于2014年春季命题组的出题人的出题方向
和命题侧重点有什么借鉴和指导意义呢?有什么复习价值呢?
怎么样高效利用2009年到2013年下半年的多省联考真题呢?
2010年到2014年广西公务员考试公告的解读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追答

历年的多省联考真题 对于2014年春季命题组的出题人的出题方向和命题侧重点有哪些方面的借鉴和指导意义,我们无从考量。
申论主要通过报考者对给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炼、加工,测查报考者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历年真题反复做,我们在关注热点的时候必须要有针对性,并且学会按照申论考试的思维对其进行认真分析。每一个社会热点出现的时候,都要认真分析其产生的社会背景,与其类似的热点及其产生的原因、影响等,但最为重要的还是我们从政府角度应该如何去破解这些问题。
至于2010年到2014年广西公务员考试变化,建议你可查询中公教育广西分校网,了解历年广西公务员考试公告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