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农民工”现象对城市化发展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2-26
积极方面
1. 农民工是中国工业化进程的重要推动力量。他们在传统体制之外,开辟了工农之间、城乡之间的生产要素流动新通道,为城市二、三产业发展提供了大量低成本劳动力,满足了快速工业化对劳动力的需求。农民工的大量涌入,填补了制造业、建筑业、餐饮服务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岗位空缺,提升了城市,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的整体竞争力。这不仅为东部地区城市吸引外资和发展出口贸易创造了条件,也为其把握机遇,承接国际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创造了条件。中国成为“世界加工厂”,农民工功不可没。
2. 农民工是城市建设与繁荣的生力军。农民工不仅是城市化要吸纳的主要群体,也是城市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今天中国城市的快速发展,凝结着农民工辛勤劳动的汗水。城市中苦、累、脏、险的岗位一般都是农民工在干,他们为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和工作环境而奉献。城市环卫、家政、餐饮服务的从业人员主体是农民工。当今中国城市离开农民工就要瘫痪。
3. 农民工现象是促进中国城市改革的推动力之一。农民工跨地区流动就业蕴含着深刻的体制变革因素,是推动改革和体制创新的重要力量。农民工浪潮冲破了劳动力市场的城乡界限、地区界限和部门界限,使市场导向、自主择业的机制成为现实,促进了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发育和劳动用工制度的变革,推动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机制的形成。同时,由于农民工的存在也推动了城市政府职能和管理方式的转变。
消极方面
1. 资源的整合。农民工进城会对城市原居民就业带来冲击。农民工进城,一方面降低企业成本,导致生产规模扩大和规模效应,增加城市的就业机会,从而水涨船高地增加城市居民就业机会。另一方面,尤其是短期,在同一个劳动力市场上,一部分人就业的增加,会压挤另一部分人的就业空间。农民工在城市务工经商,对城市居民就业形成替代效应。
2. 社会的融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有利于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但由于路径依赖和偏重于对现有利益分配格局的维护,城乡体制改革没有及时跟进,城乡壁垒依然森严。农民进城就业门槛过高,城市的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难以向农村辐射,反而在城市内部又产生了新的二元社会结构。
3. 管理的调适。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按城乡分割的方式实施管理,城市政府管理体系主要按城市户籍人口的规模和分布进行设置。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口特别是劳动力跨地区、跨城乡流动的规模不断扩大,东部发达地区一些城市劳动力和居民的构成发生了重大变化,有的流入农民工人数甚至超过了原户籍人口。进城农民工与城市户籍人口同样为城市创造了大量财富、提供了大量税收,却因不具备城市户口而不能享受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市民待遇”,出现“一城两制”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