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的疾病跟心理因素有关
许多人都会认为,大病是饮食不好,吃出来的,但其实未必,许多疾病都跟心理因素有关。80%的疾病跟心理因素有关是我为大家准备的,希望能帮到大家。
心身疾病的产生每个人一生中都会生病,究其原因时总会用“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生病的”这句老话来安慰自己。其实,很多疾病都跟心理因素有关,而跟饮食无关。这是为什么呢?
从发病原因来看,大多数疾病的发病都跟心理有关系,包括艾滋病;如果病人心理有一些压力,那么他的病情会恶化得更快。有研究表明,80%的疾病都跟心理有关系,心理因素在疾病发展和痊愈过程当中也起重大作用。特别值得说明的是心理问题在一些疾病当中还是起主要作用的,这些疾病包括溃疡病、结肠炎、甲状腺机能亢进、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以及高血压和支气管哮喘等。
何为心身疾病?
产生心身疾病的最主要原因是人类特有的心理问题,如道德、尊严、社会规范和价值观等,这些其实是跟文化有关系的。我们从小生下来的时候都被很多框框限制,我们每天上学、工作也会有很多框框存在。很多时候我们只能让自己更好的适应这些框框,并且有所突破;如果没有突破,我们自身可能就会产生很大的问题。
例如,现在讲课给我带来的压力只是两个小时,两小时结束以后我很快就可以恢复。如果一个人始终处在高度反应状态,就可能就会产生心身障碍。例如,谈判时会有呼吸、心跳、血压升高的情况,这叫应激状态。如果这种刺激过强,持续一个月、两个月甚至三年五年,这种情况就会慢慢转化为心身障碍阶段,再严重些就发展为心身疾病。
躯体化
接下来提出躯体化这个很重要的概念。平时当我们感觉不舒服的时候,第一反应可能是身体的什么地方出问题了,有人也许会上网找一些资料看一下;过一段时间如果还是不好,我们会去吃药;如果再不好,我们可能会去医院检查。这是一个非常惯性的思路,身体出现任何问题时我们都从生理问题的角度来思考,很少联系到我们的心理因素。
案例1
1997年我在天津跟导师学习时碰到这样一个病例,一个17岁的女孩准备高考,她妈妈带她来看病。她已经病了七个月,休学三个月。母女俩来的时候,我感到母亲非常紧张,女孩也非常紧张,还有些萎靡不振。他们带来很多检查报告,我们看这个检查报告之后就知道她经历了怎样的过程。开始她因为压力比较大有点睡不好觉和心慌。这个女孩子的性格特点比较内向,不太爱说话和运动,朋友也不是很多。她妈妈是一个控制力很强或者说过度控制的人,主观意识很强,而且她妈妈的焦虑可能有好多年了。
当女孩子开始出现不舒服时,妈妈开始急了,就带孩子去做了简单的心电图,结果心电图没有什么问题,医生给开一些药吃两个礼拜,建议有问题再复查。两个礼拜以后女孩子的病情没有缓解,她又去看,医生建议她到当地市医院做超声心动。做了以后主任医师认为她的心脏没有问题,又建议她到天津市胸科医院做检查。这时候她们已经开始害怕了,去胸科医院医生检查还没有问题,专家会诊后猜测可能是一种很罕见的先天心脏畸形,目前高精尖的检查方法是用一根内窥镜从大腿静脉插入患者的心脏来检查。
这个时候妈妈和孩子更害怕了,后来她们就找到了我们这里,当时我们叫做心身内科。女孩子看起来很焦虑的状态,于是我们给她做焦虑量表。检查以后我们告诉她,不按身体方面治疗,先按照功能性神经衰弱的状态来治疗。治了两个多月后女孩子痊愈了。在我们临床当中大概40%的病人都是这样的情况。
案例2
年前我刚到上海时,有个排名上海前几名的夜总会的老板生意做得特别好,他也来看病。他心脏不舒服,心慌得不得了。在某个医院花了两万多块做检查,治疗两个月没有好转,过来后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治好了。其实我也没有给他长期吃药,就告诉他不要喝酒,把电话关掉,去公园散步。最重要的是,我告诉他:“你已经做过所有的检查,不要当做心脏病治疗,而是要让你的紧张状态放松下来。”
当我们在精神有很严重的压力的时候,身体和头脑之间有个机制会把压力转移到身体上,这一现象我们称之为躯体化。最常见的是找不到原因的疼痛,如偏头痛、痛经和胃肠道疼痛,很多都是心理因素造成的,很多胸痛以及心慌也是这个原因。
从心理学上来看,如果一个人心理有压力,实际上是在生活中有压力,是他和整个社会的适应出现了问题,他要处理的是怎么更好适应生活这一问题。如果我们花太多精力来治疗身体症状,就走入了误区。最大的问题就是浪费了很多资源,既消耗了社会资源,也消耗了自己的精力和时间。
管理方面我是外行,不过我却知道,如果有一个问题没有从内部调整,没有从市场和客户需要来调整,而耗费太多精力做培训、做管理、做规范,最后只是在浪费大家的资源,而且把整个企业的工作带向一个错误的方向。同样,先找清楚是身体的问题还是心理的问题,这是第一因素。
心身疾病的典型病例
心脏病
2005年9月,我在景康健康管理中心遇到一位病人,他来的时候整个身体有点沉重,身材稍微偏胖一点,而且比较疲劳,小便有些问题,血压忽高忽低,但心电图基本正常。他的性格非常强势,个子很高,我坐在他面前觉得有压力。他事业很成功,自己有好几个公司,还做酒店管理,跟各界都有很好的关系。他的性格有些江湖义气,喜欢帮忙,但却因为帮忙而卷进了一个官司。他也是非常努力的一个人,当时找我看病时说是亚健康调理。
过了一个月,我有一次给他看病时觉得他不对,建议他做个心电图。检查结果表明有些心肌缺血,某些T段有变化。结果得知他卷入了一场官司。
随后三个月当中我还是给他治疗针灸,但是我感觉属于失败的治疗。因为我当时每个月要回一趟北京,在我回北京的一个星期中,他因为很严重的心脏病住院了,他非常害怕。其实在他发病之前,我就向他说明过他的情况很严重,但是他因为工作太忙实在没有办法休息。
他住院后不得不停下工作,把手机关掉。在病情稳定以后,他去外地生活了一段时间,后来就恢复正常了。这是一个典型的应激性冠心病的例子,类似的病人特别多。
胃溃疡
一般而言,瘦一点、清秀一点的人敏感性都比较高,敏感性很高的人受到压力的反应大一些。很多女孩子在压力大的时候会胃痛不想吃饭,其实这是一个心理性的问题。如果不知道,很可能当胃病去做个胃镜或者做治疗,这就是一个错误的方向。
有一位女士做了一个胃溃疡的手术,她女儿非常焦虑。因为她女儿在年轻的时候在精神病院住过一段时间,一直没有完全恢复。她跟女儿住在一起受到影响,就有胃痛的感觉,后来去医院检查发现有胃溃疡。这也是一个心理性的发病。有了胃溃疡以后,她又得到了错误的治疗,那个医生居然说把溃疡部分切掉吧。她也不懂,糊里糊涂地就把胃切掉了三分之一。切掉以后的七个月当中胃一直没有愈合,这七个月当中还复查了五次。
她找到我们时的状态是:不能睡觉和进食,非常消瘦,觉得没有希望,所以她还伴有神经衰弱的问题。这种治疗就比较复杂。首先要消除她的应激源。她的应激源是她的女儿,我们建议她女儿过来一起治疗,做针灸(针灸有很好的放松作用),吃一些中药以便修复胃黏膜。她女儿的问题主要是孩子的问题,孩子的问题又与老师有关。老师是个焦虑的老师,把压力放在学生身上,孩子回来以后把压力传给妈妈,妈妈把压力传给外婆。我们社会是息息相关的人际关系循环链,中间没有人打断这个链。
在这个病例当中,最重要的是给他们两个人做心理治疗;其次是让妈妈每天打太极拳(太极拳有很好的放松和镇静作用),刚开始一天打一次,每次15分钟;后来每天两次,一次半个小时;最好的时候一天三次。两个月以后,妈妈可以吃东西了,我建议她从喝米汤开始。四个月以后,她有点活力了,想出去走走,其实这是生命恢复的标志。我们考察以后建议她出去玩,回来后她恢复信心了。医疗过程当中病人的信心是非常重要的,适当的给予信心,把那些迷惑不清的东西去掉,告诉她/他真实的情况,这对治疗是很重要的。
这位女士在今年4月份的时候做了一个胃镜的检查,结果显示她的胃黏膜都恢复了。治疗的过程当中要考虑心理问题,发病的时候更要考虑心理问题。
我们有两种医疗过程,第一种医疗过程是越看越害怕,越看越糊涂,建议越来越多,诊断越来越多,检查越来越多,药用的也越来越多,但病人的心里越来越慌,这种治疗的过程是有问题的;第二种是碰到的每一个医生都能告诉清楚地告诉病人现在的情况、需要马上处理的危险以及远期的危险。这样处理使病人的心能够定下来,心定下来对整体康复比较重要。
另外,病人的朋友和家属一定要注意帮助病人稳定情绪。例如上文提到的不良心理传递链,其实我们对于这个不良传递链是有责任的。我们能否让她振荡很厉害的情况慢慢地稳定下来?这一棒到了你这里能够转化得好一点?不要这棒过来再这样出去,能否转化一下再出去?这很重要,每个人息息相关。
胃、肠道功能紊乱
我的另一个病人便秘、腰痛,在一年半时间里花了6万块钱做检查,仍然找不到发病的原因。当时他在景康做了一个功能医学的检查,血液里肾上腺素的代谢值精确显示出他的压力水平非常高,功能医学的医生就建议他来看心理医生和中医。那次检查当中他才意识到他的病跟心理压力有关系。在此之前他先是在上海看病,后来每个礼拜开车去苏州看医生,南京也看过,还做过一个大肠镜检查,也没有找到问题。
当一个病人做了各种检查找不到原因又比较害怕的时候,往往会朝坏处想。这时需要告诉他应该考虑一下心理问题。如果他很紧张,首先要让他慢慢放松,这是很重要的一点。不要让他无休止地追求最高精尖的检查,找名医、找专家、找进口药,这是一个错误方向。一个错误方向在疾病刚开始的第一个月第二个月内是最麻烦的。
进入错误的方向以后,病人会越治越糟。本来可能只是一些心慌,治了一两年以后就真的变成冠心病了。本来只是有一些暂时性的血糖升高或血压升高,结果有可能真的治成了糖尿病和高血压。
这位病人当时是第一次来找我看病,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的时候坐在我面前的时候,他的手都是抖的,脸红红的,一直在冒汗。我需要先把他的心安下来,告诉他:这么多检查结果证明他的肠子没有问题,其他方面也没有癌症的可能性,但他的压力指数很高,这是心因性疾病。我给他开了一些降低压力的药品,然后给他用针灸,并建议他做运动。
运动很重要,遇到跟心理有关的身体问题一定要运动,运动使我们从不良的'状态当中解脱出来。状态很重要,肌体的运作状态决定疾病的状态。这就像是管理工作方面出了问题,要从这个问题找到它运作的状态,运动是改变不良状态最好的方法之一。
这位病人后来痊愈了,他本身就没什么病,如果他下定决心一个月休息一下,可能自然会好的。这种情况下医生只是起指导方向的辅助作用。医学的作用不是多检查、多开药,而是调动人体本身已有的资源使身体运作得更好,这才是医学应该起的作用。
糖尿病
该病人在一家国营企业工作,做了二十几年科级干部,很稳定。后来企业转制,他的干部岗位没有了,每个月只发基本的生活费。他是相貌堂堂的男子汉,平时性格也很和善,比较好面子,不爱倾诉,进入这么一个不良状态,一个月内血糖就高了。他觉得不舒服,不能睡觉,没有力气,心慌,不想吃东西。去医院检查血常规、尿常规、B超,结果是血糖高,诊断为糖尿病。他住院治疗一个半月,输液吃药,但是血糖没有降下来,他觉得不对劲,就到我们这里来看病。
我在了解了他的情况后建议他尝试一下其他的治疗方法,否则按目前的方法治疗下去他肯定是糖尿病。他现在的状态只是暂时性的血糖升高,就像美国911应急状态,那时候也很厉害,现在慢慢稳定下来了。如果反恐过度国家肯定会出问题,人也是这样。我建议他继续服药,然后每天跑步40分钟,坚持打拳,每天泡脚。病人十天以后回来捡查血糖降了一点,他很高兴,我建议他继续跑步,继续吃药,晚上少看电视,十点半睡觉,每天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又过了一个礼拜,他的血糖又降了一些,我建议他稍微减一点西药,每隔三天量次血糖和尿糖。一个月后他的西药基本减得差不多了,三个月后他的中药和西药全部停掉,只是跑步。现在四年过去了,他的状态很好,没有糖尿病。
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这三种病最重要的治疗就是运动——运动、早睡觉、放松精神,最错的方向就是吃药、吃药、吃药!这就好比企业资金出问题时,要最大可能调动内部可能的潜力,而不是马上去找贷款,去找一个神效的东西解决问题。
甲亢
甲亢也是很常见的一种心身疾病。甲亢一般有几个检查,让病人把手平伸,平伸以后放一张纸,如果那个手怦怦的跳,说明身体很紧张。有些甲亢病人眼睛会突出来,脸通通红,出汗,心跳得很快,吃得也很多,不能睡觉,一般来说刚开始很瘦。刚才描述的就好比是高速发展经济过热的状态:高投入、高产出,但是没有积累。
我碰到好几位甲亢病人,印象比较深的是一位就职于通用公司的女性。陪她来看病的那位女士说了一句话令我印象深刻,她说能够在通用公司待下来的人都是战士。还有一个病人是钓鱼台国宾馆的一个主任,当时她患甲亢已两年,去美国和英国看过,中国的医生也给她看过。我认为她的病可能只有离开这个岗位才能好,因为那里太紧张了,在领导来之前,他们各方面都要安排妥当。她要打电话,亲自巡查,每个点要落实,不能有丝毫差错。如果领导呆到半夜才走,她也要呆到半夜;领导走了,确定没有问题了,她才敢睡觉,睡觉的时候手机都要开着,一直处在应激的状态。这种情况下她的甲亢是不可能好的。这个病人从性格上来说首先是高敏感度,非常非常的敏感。
前几年,我们称现在的很多病为“现代病”。现代病主要是生活方式病、压力病,还有就是精神心理医学病,我们称之为疾病谱的变化。过去人生病,要么是从马车上掉了下来,要么被什么动物咬一口,或者是营养不良、意外伤害,还有鼠疫、天花、感染等等。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医学也发展了,这部分疾病已不再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问题。
打个比方,心理结构其实是我们的系统,是我们的程序,生活方式其实就是我们的运作方式。如果我们的内在程序不良,运作方式又不好,那这样的运作肯定会出问题,只是时间早晚而已。这是我们真正要注意的问题,而不仅仅是我们看到了一种病,然后给这种病定下一个指标,给病人做完检查,然后下个结论,在认知学上这叫标签化。标签化是没有意义的。
如何应对
压力
传统方法
我推荐的都是传统的方法如静坐、太极、站桩、瑜珈等,它们能够使我们进入更深的层次。一般的东西是在表层也就是所谓的行为和言语层面,深层是情感和觉知的感受层面。
例如我问你这件事情你怎么想的,那件事情怎么做的,这个时候我们这只是一般的关系;如果你告诉我那天你很难过,那么我们的关系就进了一层,这也许可以形容表层和深层的区别。我们可以自我观察一下每天多少时间在表层,多少时间在深层。
就我个人而言,我主要是用打坐的方式增加自己的稳定性。
打坐是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太极拳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或者练习书法。美的东西能增加我们的稳定性。
帮助别人、开放自己
最近几年,我经常会出去做一些跟工作没有关系的事情,慢慢去尝试跟人交流,去做一些对别人有用的事情。在这个过程当中,我好像会慢慢地打开自己了。
去年我碰到一位老师,他对我的帮助比较大。有一次我们聊天,我说我自己也是“病人”,可是每天还在为别的病人看病,真是有意思。他当时告诉我帮助别人的过程就是在帮助自己,如果用“打开”的状态跟别人交流,就会真正治愈你自己。那个老师也经常给人讲课,他说过一句很经典的话:你疗愈别人的时候其实是在疗愈自己。
那种长期跟家人或同事过不去的朋友如果能够带着帮助和疗愈的方法去做事,那么解开那个结其实也是解开自己的结。
一般来说,自我比较强、框框比较多的人,需要尝试打开。
运动
我在诊所如果碰到那种很愤怒的人,一般采取的方法就是先建议他去学习瑜珈或者太极拳。在他稳定下来以后,我会带他打坐。对于精神力弱的人,我建议做一些强的运动。
在座的各位如果有小孩子,或者朋友有小孩子,如果这个小孩子胆怯、敏感、易哭,可以建议他做很好的运动或者练武术,比较好的运动或者武术能够加强人的精神力。
稳定性强的人很简单,无论情绪的天平怎么晃,只要把他放在一个稳定的地方,不要碰他,他自己会稳定下来,这也是静坐的原理。稳定性不高的人打坐时,手机、电话最好都不要开,安静的坐坐30分钟,过一段时间就会好很多。
一个人不稳定的话,最好去学太极拳、打坐或者瑜珈,或者用任何合适的方式让自己稳定下来。五个纬度当中其他指标高高低低都不会是大问题,如果不稳定就是大问题。党中央提出“稳定第一,发展是硬道理”,这是真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