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化思维篇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3
“思维地基”之结构化思维篇

全面提升你的思维能力

“思维地基”之结构化思维篇

20 人赞同了文章

为你朗读

8 分钟

要建构、先解构

我的结构化思维之路的起点要追溯到读大学的时候,记得当时第一次读到雅克·德里达(Jacques Derrida, 1930-2004)的某本书里的一句话:

我的作品只有一个主题,那就是社会如何迫使那些心智敏感又不想循规蹈矩的人走向毁灭。

整个人都被深深震撼了。

雅克·德里达是后现代解构主义的代表人物。通俗的说后现代解构主义的核心就是对不容置疑的传统观念发起挑战,将固有逻辑和结构系统进行拆散和重新组合,破除所有形式规则。

爱因斯坦发表狭义和广义相对论之前,人类社会一直都认为牛顿的物理学定律既适用于地球上的所有物体,也适用于整个宇宙。人类对于任何现象、事物的解释更倾向于进行全面的、统一的解释,以证明这种解释的正确性。与此同时,社会对于大众的要求也是要有统一的着装、统一的行为、统一的信仰。某些大师的思想上升到了“主义”的高度后,变成了不容置疑的绝对真理。

后来爱因斯坦发现了宇宙物理学的探索方法,打破了牛顿物理学的绝对权威,同时开启了数学等其它科学领域快速发展的时代。人们开始反思绝对权威、绝对真理是否存在。因此尼采提出“上帝已死”,拉开了后现代解构主义思潮的序幕。

虽然这股思潮没能在人类的政治、经济、军事领域产生多大影响,它影响的主要是艺术领域,如建筑后现代设计大师弗兰·克盖里(Frank Gehry)、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解构音乐创始人约翰·凯奇(John Cage),解构主义的电影作品如周星驰的《大话西游》等。但是这股思潮让我深刻地意识到在过去十二年的义务教育过程中所学习到的知识,尤其是人文和社会科学部分的缺陷与缺失,让我萌发了前往异国深造的念头,也奠定了我重新构建自己知识体系的精神基础。

站在今天的视角回头看,当年的解构主义思潮现在有了一个新名字叫做“去中心化”。

随着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互联网彻底改变了人们的沟通方式、消费方式、出行方式甚至学习方式,以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科技公司正在颠覆和重做所有的行业。为了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并促进创新,互联网公司将他们的组织结构由原先的“金字塔”型变成了扁平的“蜂窝状”,让更接近市场的一线团队担负起了服务客户与创新的重任。这就是“去中心化”在商业组织领域的渗透。

其实不仅大众的消费需求变得个性化,人们的审美观、行为模式甚至意识形态都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速分化,而以“区块链”为代表的新技术就是这些个性化背后的根本动力。

尽管“去中心化”和当年的后现代结构主义一样,都会遭到“中心”既得利益者的反对和抵制,尤其在采用金字塔型结构进行政治、经济和军事治理的国家中,这将使得“去中心化”之路呈现出“螺旋形”上升的态势,但是支撑“去中心化”背后的科学精神、批判性思维和人文关怀是帮助人类挣脱枷锁,不断进步的底层素养,这个是不会改变的。

我们说学习一门学科有三个层面,学科知识只是学科思想的表层形式。如果你光学习这门学科的知识,那么这门学科对你来说就是一种技能或技术。但大部分学科其实是一种过程和方法,比如科学的研究过程是“问题-->假设-->求证”,我们通过掌握这种研究过程掌握实证与定量的方法,学会用数据说话。

更深层去看,我们学习一门学科最终还是要学习这门学科的精神和态度。比如科学的精神和态度包含了理性的思考(追问到底的精神)和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的态度,而人文学科则包含了更多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人类终将去向何方的终极思考。

所以在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之前,首先要理清我们过去所学的知识中到底有哪些属于表层知识,哪些属于过程和方法,哪些构成了我们的精神和态度。

正所谓“不破不立”,先解构,才能建构。

建构的核心法门

结构化思维的本质是系统、全面地思考和解决问题。

普通人的结构化思维分两重境界:

第一重的典型输出是能够对某个问题进行结构化的拆解,并精准的找到解决方案。第二重境界表现为能够针对某个议题自行建模 --> 解释 --> 场景化应用。

第二重境界与第一重境界的区别在于有没有一套属于自己的“结构”,结构化思维的最终目标也是形成自己的“结构”,所以我把这个形成自己的“结构”的过程简称为“建构”。

两重境界的修炼过程可以概括为:学习 --> 提炼 --> 应用 --> 再学习 --> 再提炼 --> 再应用。

由于学习与提炼在建构中扮演了比较核心的角色,大多数人往往是因为迈不开这两步,所以到不了总结出自己结构的境界,所以本篇先介绍学习与提炼的核心法门。

1. 学习:先系统、再碎片。

20世纪30年代,美国高等学府里对经济学感兴趣的学生越来越多,但当时的经济学系并没有统一的教材,本科生们学的都是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凯恩斯的《就业、信息和货币通论》、马克思的《资本论》等等。

出生于经济学世家的保罗·萨缪尔森(Paul A. Samuelson,1915—2009)在他30岁的时候(为了养家糊口),用3年时间把过去100多年的点状的经济学理论整合重构,写成了一本《经济学》教材。这本教材把经济学理论分成7部分:基础概念、微观经济学、要素市场、应用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全球经济和经济政策。

他的这本教材至今仍然是全世界最畅销的经济学教科书,以四十多种语言在全球销售超过四百万册。虽然后来另外两位杰出的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 Eugene Stiglitz)和格里高利·曼昆(N. Gregory Mankiw)也写过两本比较畅销的经济学教科书,但书的结构都没有跳出萨缪尔森的框架。

萨缪尔森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美国人,但是经济学高地从欧洲转到美国却不是自萨缪尔森开始。美国学者有一个最大的优势就是喜欢建立学科结构(建构),这使他们更容易从一个更系统、更全面的维度思考这门学科,并找到这门学科固有的不足和痛点加以提升。

这种建构思维后来被麦肯锡(始创于美国的咨询公司鼻祖)总结在《金字塔原理》中,被世界以“结构化思维”的名字所认知,成为了一种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

所以我们学习一门学科、读一本书、看一个人,都应该从整体结构而不是某一部分开始。先在脑海中形成一个整体的框架,然后再填充内容。这里就引出两个关键点:

结构要向大师学习、系统化地学习;内容可以降维学习、碎片化地学习。什么意思?

真正的经典作品并不好找,但是理解了大师的“思想结构”,胜过向普通人学习10年。所以我会花更多的时间在寻找经典,而不是阅读普通作品或与普通人交流上。

理解大师的“思想结构”是指在读大师的著作时,不要过分追求每一章的内容,而要去想章与章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为什么要这么编排,如果那样编排可不可以。理解经典作品的内容可能只要2、3个月,但是理解经典作品的结构可能需要2、3年。当你真正体会到大师所设结构之精妙的那一刻,很可能就是你思维层次跃迁的时刻。

至于内容,现在流行知识付费,大量的知识付费节目为了让更多人愿意来看或听,都选择了形式大于内容的呈现方式,知识被割裂成小块的“面包”,涂上“果酱”或“黄油”进行“投喂”。这种类型的知识获取方式适合已经长了“尖牙”的物种,既已经对这块知识有整体框架的人群,否则你的“牙齿”将在反复咀嚼“面包”的过程中变成“幼齿”,从此丧失“猎食”的能力。

所以,内容用碎片化的方式学习是可以的,但还是要谨慎选择输入渠道。

2. 提炼:知其同,而不是求其异。

请在30秒内熟读并牢记以下这些名词:

卡车、大象、老虎、苹果、菠萝、出租车、公交车、哈密瓜、猴子。

可能大多数人在30秒之后闭上眼,记得的只有一团乱麻。

但如果用结构化的方式对它们进行梳理:

交通工具:卡车、出租车、公交车

水果:苹果、菠萝、哈密瓜

动物:大象、老虎、猴子

这样看起来就有条理多了,记起来也更容易了。

人脑喜欢结构化的信息,用逻辑把信息进行归类整理,能够使信息更容易记忆。这个就是提炼结构的第一步。

不断地发现学科、著作、他人行为的相同之处,将这些相同之处归类整理,当这样的“类目”积累到临界点,就能够形成你自己的结构。

这部分的范例可以参考尤瓦尔·赫拉利(Yuval Noah Harari)的《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

这本书的第一章作者就清晰地指明了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历史学的本质与发展脉络:

物理学:研究宇宙的基本特征。

化学:研究原子和分子的故事。

生物学:研究有机体的故事。

历史学:研究人类文化的发展。

他将人类的历史分成三个阶段:

认知革命(大约7万年前)

农业革命(大约12000年前)

科学革命(大约500年前)

并指出推动人类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人类创造出了由想象构建的秩序、发明了文字,以这两者补足了基因中的不足。

“想象秩序”是历史发展的偶然,但是为了维持“想象秩序”,人类将其包装成必然,然后恶性循环加固了这些秩序。

他认为历史的大方向是全球融合。目前全球文化的内核是亚非世界的文化。但全球文化虽然单一,却非同质。

公元前的1000年间,出现了三种有可能达到全球一家概念的秩序:

第一种是经济上的货币秩序,第二种是政治上的帝国秩序,第三种是宗教上的全球性宗教,如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

然后他详细论述了货币、帝国、宗教的演化过程和对人类历史的影响。

《人类简史》是前无古人之作,真正的上帝视角。因为它写的是人类从智人到现代的整个历史,把人类作为一个整体来写,同时书中有很多听上去惊世骇俗,但细品后觉得很有道理的观点。

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感觉自己在看一本百科全书。震撼我的不仅是他那些惊世骇俗的观点,还有他对物理、化学、生物学、历史学及其它学科融汇贯通的程度以及自身建构能力之强大。

我想,这就是结构化思维的最高境界。大多数人可以通过反复阅读赫拉利的著作领悟出很多提炼自己结构的方法。

总结一下

结构化思维是一种系统、全面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来自我们对科学的不懈探索、对权威观点的批判精神和人文关怀。

要想掌握结构化思维的精髓,学会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与思考套路,我们必须系统化的向大师们学习如何思考与建构,同时不断找出知识中的相同点,归类整理成我们自己的小类目。当这些小类目积累到临界点时,就能够形成我们自己的结构。再经过场景化的应用与修正,我们的结构化思维能力一定能够获得显著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