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化雨什么意思?有什么历史典故?反义词和近义词是什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28
编号 601 成语 春风化雨 注音 ㄔㄨㄣ ㄈㄥ ㄏㄨㄚˋ ㄩˇ 汉语拼音 chūn fēng huà yǔ 释义 「春风」,春风吹拂,化育万物。
语出汉.刘向《说苑.卷五.贵德》。
「化雨」,雨水灌育草木。
语本《孟子.尽心上》。
「春风化雨」指适合草木生长的和风及雨水,亦用于比喻师长和蔼亲切的教导。
「春风风人」、「夏雨雨人」 典源 1、「春风」:汉.刘向《说苑.卷五.贵德》孟简子相梁并卫,有罪而走齐,筦仲迎而问之,曰:「吾子相梁并卫之时,门下使者几何人矣?」孟简子曰:「门下使者有三千余人。」
筦仲曰:「今与几何人来?」对曰:「臣与三人俱。」
仲曰:「是何也?」对曰:「其一人父死无以葬,我为葬之;一人母死无以葬,亦为葬之;一人兄有狱,我为出之。
是以得三人来。」
筦仲1>上车曰:「嗟兹乎!我穷必矣!吾不能以春风风人2>,吾不能以夏雨雨人3>,吾穷必矣!」〔注解〕(1)筦仲:管夷吾(西元前?∼前644),字仲,春秋齐国颍上人。
初事公子纠,后事齐桓公为相。
通货积财,富国强兵,尊周室,攘戎狄,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桓公尊为「仲父」,为法家之祖。
筦,音ㄍㄨㄢˇ。
亦作「管仲」。
(2)春风风人:比喻教育给人的感化和恩泽。
第二个「风」字,音ㄈㄥˋ,吹风。
见「春风风人」。
(3)夏雨雨人:比喻及时加惠于民。
第二个「雨」字,音ㄩˋ,滋润。
见「夏雨雨人」。
2、「化雨」:《孟子.尽心上》孟子曰:「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1>化之者,有成德2>者,有达财3>者,有答问4>者,有私淑艾5>者。
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注解〕(1)时雨:比喻教化的实行。
(2)成德:成就德行。
(3)达财:通达才能。
财,通「才」。
(4)答问:应答问题。
(5)私淑艾:未及门下受业,私自以君子言行为榜样,来培养自身。
艾,音ㄞˋ。
典故说明 「春风化雨」系由「春风」及「化雨」二语词组合而成。
「春风」是出自汉.刘向《说苑.卷五.贵德》,根据记载,孟简子曾经在梁和卫当过宰相,获罪后逃亡齐国,管仲前来迎接并且问在梁和卫时门下有多少人?至今还跟随在身边的有几人?孟简子回答说从前门下有三千使者,现在只剩三人跟在我身边。
其中两个是因为在没钱时,我出钱帮他们埋葬父亲和母亲,另一个是因兄长被关,我代为出力营救。
管仲听了之后,上车时感叹说:「如果我不能像春风给人感化和恩泽,也不能像夏雨一样及时加惠于民,我必定会失败。」
「化雨」则是出自《孟子.尽心上》,内容是写君子有种教人的方法,分别是像及时雨一样及时的润育教化、成就他的德行、通达他的才能、应答他的问题以及没有在门下受业,但私自以君子的言行为榜样,来培养自身这五种。
后来这两个典源被合用成「春风化雨」,用来指适合草木生长的和风及雨水;亦用于比喻师长和蔼亲切的教导。
书证 01.清.尹会一〈上孙静轩先生书〉:「侧闻视学京畿,以大儒经世之业,普春风化雨之施。」
02.《儿女英雄传》第三七回:「骥儿承老夫子的春风化雨,遂令小子成名,不惟身受者心感终身,即愚夫妇也铭佩无既。」
03.《品花宝鉴》第四九回:「老师春风化雨之中,岂生莠草?」 用法说明 一、【语义说明】指适合草木生长的和风及雨水。
【使用类别】用在「和风润雨」的表述上。
【例  句】<01>这片山林虽遭火灾浩劫,但经过春风化雨后,大地逐渐复苏了!<02>这几座山头在大地震之后,变成光秃秃的,如今竟是一片翠绿,这正是大自然的春风化雨之功。
二、【语义说明】比喻师长和蔼亲切的教导。
【使用类别】用在「教育感化」的表述上。
【例  句】<01>王老师春风化雨数十年,桃李满天下。
<02>三年来老师们殷勤的教诲,有如春风化雨般薰陶了我们。
<03>班上的「顽劣分子」,在王老师的春风化雨下,都已改过向上了。
<04>导师对我们的爱就像春风化雨般,相信班上每位同学都能感受得到。
<05>你既然立志为人师,希望你能像春风化雨那样,培育出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近义词: 化雨均沾,春风风人,春风夏雨
反义词: 误人子弟 辨识 参考语词 时雨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