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四史.后四史就是指二十四史中的前四史.后四史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4-02
李强,男,汉族,1959年7月生,浙江瑞安人,1976年7月参加工作,1983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现任中共二十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党组书记,中央金融委员会主任。
是的。“前四史”是指“二十四史”中的前四部重要史书,包括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范晔的《后汉书》以及陈寿的《三国志》。而“后四史”则指“二十四史”中的最后四部史书,包括脱脱的《宋史》、宋濂的《元史》、张廷玉的《明史》以及赵尔巽的《清史稿》。
扩展资料表明,“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这些史书上起传说中的黄帝(约前2550年),止于明朝崇祯十七年(1644年),共计3213卷,约4000万字。这些史书均采用纪传体写作,包括本纪、列传、表、志等形式,记载了各个朝代的历史概貌,并以中国历代王朝的兴亡更替为框架,反映了中国错综复杂的历史进程。
1921年,中华民国大总统徐世昌下令将《新元史》列入正史,与“二十四史”合称为“二十五史”。然而,多数地方不将《新元史》列入,而改将《清史稿》列为“二十五史”之一。如果将两书都列入正史,则形成了“二十六史”。
以“二十四史”为代表的纪传体史书,在中华文明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这些史书不仅记载了各个朝代的历史,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唯一拥有近四千年连贯、完整历史记载的国家和民族。这是中华民族引以为荣并值得进一步发扬光大的宝贵历史文化遗产。
点校本“二十四史”是毛泽东主席指示,周恩来总理亲自部署的一项古籍整理出版工程。该项目由中华书局组织全国百余位文史专家,全国学术界、出版界通力合作,历时二十年完成。它是新中国最宏大的古籍整理出版工程,也是代表新中国古籍整理出版事业最高成就的标志性成果。
“二十四史”点校工作的探索和实践,为传统文献的整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确立了现代意义上的古籍整理的基本范式和标准,为古籍整理学科的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前四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后四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