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轻谁重》教学反思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2
《谁轻谁重》是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第二课。在第1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并实践了一些观察、描述物体的方法、积累了一些关于物体特征的科学词汇。比如轻重、粗糙、光滑等。但还没有对这些特征进行深入的研究。在接下来的两课中。学生将会逐步认识物体的轻重和形状。

对一年级学生来说、在第1课的观察活动中,他们可能已经注意到不同物体的轻重不同。可以用掂的方式来比较。因此本课通过复习引入,提出问题:“上节课中的乒乓球和玻璃珠谁轻谁重呢?你是用什么方法知道的呢?”随后追问五个物体的轻重要怎么才能知道呢?从而引出本课探究活动。

首先猜一猜,预测物体的轻重并排序,并指导学生完成了活动手册的填写。然后发放材料,指导学生分组完成掂一掂并记录的任务。最后是本课最主要的任务,称一称。

活动过程中,我先引导学生思考用什么作为标准物来称量,得出来需要小而轻的物体,最后选用了我们非常熟悉的回形针。在使用简易天平方面、我先进行了示范,用回形针的数量比较小塑料块的轻重,然后组织学生分组称量不同的物品,最后组织学生汇报结果并说一说哪种称量方法更准确。

本课活动丰富有趣,学生对于使用天平有很浓厚的兴趣,但是操作时出现了很多不标准的动作,比如说没有调平就开始使用、把天平放在不平的地方使用等。而由于学生两个活动操作起来需要的时间比较长,也导致本课的时间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