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第三章:故乡的房子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8
   

      从蒙华铁路薛吉站西行一公里,就是我的故乡。站在故乡的土地上,面东望去是隐约可见的孤山,面西而看几里之外就是黄河与汾河。我小时七八月间深夜的时候,常常可以听到涨河的河啸声音。初中时,我曾写过一篇赞美家乡的作文。里面有这么一句话:我可爱的家乡位于波涛滚滚的黄河东面,郁郁葱葱的孤山西麓……。

      沿着宽阔的水泥公路进村之后,便是在美丽乡村项目实施过程中,刚翻新铺设的柏油巷道。巷道两旁花卉盛开,枝叶葱茏。一家挨一家的琉璃瓦封顶的二层楼拔地而起,气势宏伟,美观大方。当年仍在现在这个位置上的瓦房土厦荡然无存。那种每到雨后太阳一晒就散发着泥土清香的味道,如今已经被混凝土灼热的感觉所代替。

      楼房虽好,住宅虽美,但是我还是忘不了当年那虽然低矮简陋,却充盈着温馨而亲切的瓦房小厦。在贫穷的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故乡的房屋都是继承着传统的,贫民窟的盖法。院子首先是土墙。房子是土木瓦结构。盖房子之前先是夯地基。几个小伙子抬着一个几十斤重的石夯,一边齐声吆喝着号子,一边便打点便挪窝。地基打好之后,先是垒上几排青砖。垒青砖是防潮防雨水,减少对屋基的浸湿。青砖出了地平面几排之后,就在房子的四角各竖起一根木头,这木头叫着柱角。柱角的用途是为随后支撑房子的檩条所准备。柱角竖起来之后,就在房子的四面用土坯垒墙,并在正面安装好门窗的框架。垒好墙安装好门窗之后,就到了立木的时候。立木是整个盖房子过程的关键环节。就是四周的墙砌齐之后,将檩条、大梁送上去。檩条的下面与柱角的立面用之前凿好的“公母卯”对合起来套牢靠。然后在上面把大梁放好安装实在。最后用八寸长的巴钉,将檩条和大梁再次固定结实。这就是所谓的立木。立木这天是盖房子的大喜日子,主家要招待工匠和近亲戚,会炸油饼、做拌菜、买烟酒。立木时还得鸣放鞭炮,预示着大吉大利。周围的人听到鞭炮声会赶过来帮助撑大梁。立木完了之后,大家欢聚一堂开始喝酒吃菜,就像过喜事一样热闹。立木之后,很快就到了贯椽封顶。我们那儿称封顶为瓦厦。钉好椽子,摆好箥子,摊好泥巴,再青瓦封顶,垒好屋脊,房子就算盖成了。

    当年的土墙土厦,是优劣兼顾的。它的优点是冬暖夏凉,而且透气程度好。特别是冬天生炉子很少出现煤气中毒的现象。那时候土炕一烧,隔墙的门帘一吊,炕屋里十分暖和,睡在被窝里真是一种难得的享受。但是它的缺点是空间小,窄窝小厦,房间不漂亮。特别是老鼠经常打洞,墙角经常有脏土。夏天里有跳蚤、蝎子出现。现在人们住上了高楼大厦,空间大,布局好,窗明几净,干干净净。但是缺点是不耐热。特别是平房一到夏天就像火炉子一般,热的人难以入眠。平房还有一个缺点,就是上头屋面做不好,天长日久一下雨房子就漏的像筛子一样。许多人的平房盖起来没几年,不得不再做一次防水处理呢。我在2006年盖的房子就是这样,后来不得不又盖了一层琉璃瓦,方才解决了漏水的问题。

      农村的平房和二层小楼早已是发展局势。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故乡每年都有十几家在拆了旧瓦房盖起新平房。那些挣了大钱的人则盖起了二层甚至三层的小洋楼。三十多年过去了,我儿时的旧瓦房已经寥寥无几,偶然看到一家残缺不全,残壁断垣,摇摇欲坠的老房子,那它的主人必定是在外定居,基本上不回老家了。

      我的同龄人,都经历了瓦房到平房的转变。我们是生长在瓦房里,后又搬迁到了平房里。往往是住在宽敞明亮的平房里,却经常在追忆那温馨和谐的老房屋。故乡当年那常常冒着袅袅炊烟;那瓦沟里长着绿色的青苔;那不时的从里面飘溢出欢乐的童声;那院子里种着辣椒茄子西红柿的小菜园;那从下到上由土砖木瓦结构而成的老房子 ,这些的这些,如今已经变成了历史的遗迹。